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姓氏千千萬快速記憶百家姓17到32

姓氏千千萬快速記憶百家姓17到32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11:08:45

《百家姓》是一部關于中文姓氏的作品。按文獻記載,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内容沒有文理,但對于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姓氏千千萬快速記憶百家姓17到32(百家姓值得收藏)1

201. 荀Xún:荀姓出自姬姓。

202. 羊Yáng:西周有一個種官職叫羊人,擔任這個官職之人的後世子孫,就以此為姓,這樣就有了羊姓。

203. 於Yū:發源于今天的河南省。

204. 惠Huì:遠古時期的部落聯合首領颛顼的後代叫惠連,他的後代子孫就以"惠"作為自己的姓,這樣就有了惠姓。

205. 甄Zhēn:上古部落首領臯陶的次子名仲甄,在夏朝時為卿仕,受封于甄,他的後裔也取姓為甄。

206. 曲Qū:曲本是釀酒的主要原料,西周時成為掌管釀酒業的官名,世襲此職的人便以曲為姓。

207. 家Jiā:源自于姬姓。

208. 封Fēng:炎帝的後代,以地為姓。

209. 芮Ruì: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姬良夫于芮,後人以國為姓。

210. 羿Yì:為夏朝著名弓箭射手後羿的後代。

211. 儲Chǔ:相傳上古時有儲國,儲國人的後代以儲為姓。

212. 靳Jìn:戰國時期靳尚的後代便以靳為姓。

213. 汲Jí:源自于姬姓。春秋時期,衛宣公的公子居住的地方叫汲(今河南汲縣),他的後代以汲為姓。

214. 邴Bǐng:齊大夫邴的封地也叫邴(今山東費縣東南),他的後代以封邑為姓,也稱邴氏,也有去邑成姓,稱丙氏。

215. 糜Mí:最早始于夏代,是以谷物名稱命名的姓。

216. 松Sōng:起源于秦朝。

217. 井Jǐng:源自姜姓。

218. 段Duàn:春秋時,老子李聃的孫子李宗在晉國為官,封于段幹,他的後代一支姓段。

219. 富Fù:周襄王時有姬姓大夫名富辰,直言敢谏,不避貴胄,為人稱道,他的後代有的以其名字為姓,稱富氏。

220. 巫Wū:擔任巫官後人有的以巫字為姓。

221. 烏Wū:出自金天氏。

222. 焦Jiāo:神農氏的後人,以國為姓。

223. 巴Bā:戰國中期,巴國被秦國攻滅,巴人便以國名為姓。

224. 弓Gōng:來源為職官名。

225. 牧Mù:力牧助黃帝治理天下,立有大功,他的後代便以祖上名字為姓,一支姓力,一支姓牧。

226. 隗Kuí和Wěi:湯滅夏桀後,封其後人于隗,建大隗國,春秋時為楚國所滅,其子孫以國名為姓,稱隗氏。春秋時晉國大舉進攻赤狄諸部落,赤狄人後裔漢化後沿用隗姓。

227. 山Shān:周朝掌管山林的官員叫山師,子孫便稱為山氏。

228. 谷Gǔ:源自于嬴姓。

229. 車jū:春秋時,秦國大夫子車仲的後代為車姓 。

230. 侯Hóu:春秋時,晉哀侯和缗侯均為晉武公所殺,哀侯和缗侯的子孫逃難他國後,便以祖上受封爵位為姓,稱侯氏。

231. 宓fú或mì:mì音時是安靜的意思。讀fú,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232. 蓬Péng:源自姬姓。

233. 全Quán:泉府官的後人以職官為姓,便有了泉姓,又因"全"、"泉"同音通用,于是也便有了全姓。

234. 郗Xī:蘇忿生的後代受封于郗(今河南沁陽),其後人便以封邑命姓為郗姓。

235. 班Bān:春秋時,楚國若敖的孫子出生後曾被母親棄于野外,吃虎乳長大。因虎有斑紋,其後代子孫以此事件命姓,為班姓。

236. 仰Yǎng:仰姓一支出自舜帝時大臣仰延之後。

237. 秋Qiū:秋姓為少昊氏之後。

238. 仲Zhòng:商湯王左相仲虺的後代和春秋時宋莊公之子(字子仲)的後代,也以祖上名字為姓。

239. 伊Yī:相傳堯出生在伊祁山,他的後代有的以伊為姓。

240. 宮Gōng:周朝時有專門負責宮廷修繕和清潔事宜的官,名宮人,世襲此職的後人便以宮為姓。

241. 甯Nìng:出自赢姓,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襄公的谥号為"甯",他的後世子孫當中有的人就以先人的谥号作為姓。

242. 仇Qiú:出自九吾氏。

243. 栾Luán:出自姬姓,發源于河北栾城一帶。

244. 暴Bào:最初形成于商朝,發源地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245. 甘Gān:夏朝的諸侯國當中有一個甘國,後代以國為姓。

246. 钭Tǒu:出自姜姓。齊國的君主康公就以酒器名"钭"作為自己的姓,這樣就有了钭姓。

247. 厲Lì:出自姜姓。

248. 戎Róng:出自姜姓。在西周時期,有一個戎國,它是齊國的附庸,後來戎國滅亡了,其公族便以國名作為了姓。

249. 祖Zǔ: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他的後人祖乙、祖辛、祖丁等都先後做了商王,其支庶子孫以"祖"作為姓。

250. 武Wǔ:發源于今天廣西省的水淳縣北部。

251. 符Fú:出自姬姓。

252. 劉Liú:遠古堯帝的子孫中,有個叫劉累的,據說他能馴化龍和駕龍飛奔,他就是劉姓始祖。

253. 景Jǐng:在春秋時期景差的後世子孫便以景作為自己的姓,這樣就有了景姓。

254. 詹Zhān:據傳說"五帝"之一的舜,曾經封黃帝後裔中得詹(受尊敬)的人為詹姓,這樣就有了詹姓。

255. 束Shù:戰國時期齊國有一疏姓部族,後改為束姓。

256. 龍Lóng:舜做部落聯合首領,他的手下有一大臣名納,為龍氏,他的後世子孫都姓龍。

257. 葉Yè:發源于今天河南省的葉縣。

258. 幸Xìng:起源據與幸臣有關。

259. 司Sī:部落首領神農氏的屬下當中,有專門負責占蔔的大臣名司怪,他的後世子孫便以"司"作為姓。

260. 韶Sháo:樂官的後世子孫以其祖上所作樂曲的曲名作為自己的姓,這樣就有了韶姓。

261. 郜Gào:出自姬姓。

262. 黎Lí:發源于今天河南省的浚縣。

263. 薊Jì:發源于今天的北京市西南。

264. 薄Bó:薄國君主的族人,便以封國之名作為自己的姓。

265. 印Yìn:源自于姬姓。春秋時期,鄭穆公之子字子印,子印的孫子名段,在鄭國為卿大夫,以其祖父的字中的"印"為姓,稱為印氏。

266. 宿Sù:伏羲氏的後裔被封在宿國(今山東東平),其後人以國名為姓。

267. 白Bái:白阜被尊為白姓始祖。

268. 懷Huái:是無懷氏的後人。

269. 蒲Pú:舜的後代封于蒲(今山西永濟),舜的後代因此以地名為姓。

270. 邰Tái:帝堯任命棄大司農,封于邰(今陝西武功),其子孫以地名"邰"為姓。

271. 從Cóng:從姓源自于姬姓。

272. 鄂È:春秋時,晉國大夫頃父之子嘉父叛晉,奔至鄂,稱為鄂侯,他們的後代以鄂為姓。

273. 索Suǒ:索姓是湯王的後裔。

274. 鹹Xián:帝喾為部落首領時,有個大臣叫鹹邱黑,是鹹姓的始祖。

275. 賴Lài:是炎帝的後裔。

276. 卓Zhuó:是春秋時楚國王族的後裔。

277. 蔺Lìn:是春秋時晉國王族的後裔。

278. 屠Tú:古人有以屠宰為業者,他們的後代以屠為姓。

279. 蒙Méng:颛顼的後裔。

280. 池Chí:池姓源于嬴姓。

281. 喬Qiáo:黃帝後代以山名取為橋姓,後來有的簡化為喬姓。

282. 陰Yīn:周朝有陰邑,其大夫的後裔以食邑為姓,稱陰氏。

283. 郁Yù:相傳大禹的老師叫郁華,他便是郁姓的始祖,其後裔以祖字為姓,稱郁氏。

284. 胥Xū:胥是以祖輩的名字命名的姓,起源于華胥、赫胥二氏。

285. 能Nài:周成王時,大臣熊繹因功受封為男爵,他的後代将熊姓去四點改為能姓。

286. 蒼Cāng: 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個叫蒼林,他的後代以祖輩名字為姓,稱蒼氏。黃帝的孫子颛顼有八個兒子,都是治世能臣,世稱"八恺",其中長子名蒼舒,他的後代也以祖字為姓,形成蒼姓一支。大約漢代以後,蒼姓改為倉姓。

287. 雙Shuāng:雙姓與蒙姓同出一宗,是颛顼的後裔。夏朝建立後,封颛顼之後于蒙雙,有子孫以地名為姓,成為蒙姓和雙姓兩支。

288. 聞Wén:出自複姓聞人氏。

289. 莘Shēn:莘姓一族是古帝祝融的後代。

290. 黨Dǎng:黨姓出自夏朝,居住在黨項的王族多姓黨。

291. 翟Zhái:翟姓出自隗姓。

292. 譚Tán:譚姓是颛顼的後代。

293. 貢Gòng:源于端木氏。

294. 勞Láo:勞姓起源于西漢時期。

295. 逄Páng:逄姓出自姜姓。

296. 姬Jī:相傳黃帝的降生地有一條叫做"姬"的河,于是便以"姬"作為姓。

297. 申Shēn:申姓發源于今天河南省的南陽。

298. 扶Fú:大禹任部落聯盟首領的時候,其屬下有扶登氏,他就是扶姓的始祖。

299. 堵Dǔ:堵姓出自姬姓。

300. 冉Rǎn:帝喾為炎帝部落首領時,屬下的八個部落當中就有冉姓,其後人世代姓冉。

歡迎關注:學習強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