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算法圖解有用嗎

算法圖解有用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20:32:44

網絡沖浪時,你一定曾刷到過這樣的内容,根據輸入習慣來測性格,比如輸入「ysbg」,候選詞是一絲不苟還是一絲不挂,前者證明是個正經人,後者則不是。

測試的原理很簡單,手機輸入法會記住你的輸入偏好,因此候選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算法比你自己更懂你。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1

我勸你别信,這不過是新時代的「電子迷信」罷了,打出「一絲不挂」不一定是不正經,這個鍋應該算法來背。

輸入法的候選詞預測功能,原本是為了提高輸入效率,但在算法的介入下走向了「歧路」。

算法預測,不一定和你有關

經曆過功能機時代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共同回憶,老師在黑闆上揮動粉筆,你在課堂下揣兜,發出輕微的抖動。

嗡嗡嗡,一條短信就這樣發出去了,盲打手機鍵盤是高階手機玩家的專屬技能,也是學校朋友圈的社交門檻之一,這背後就輸入預測功能。

手機輸入法從計算機延伸而來,全鍵盤的輸入效率很高,但要求輸入完整拼音,對于手機這種小巧且經常單手操作的設備而言,并不是非常合适。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2

▲黑莓全鍵盤手機,曾以效率高聞名.

手機出貨量越來越高,輸入麻煩的問題就越發嚴峻,好在永遠有人能從産品體驗中找到賺錢機會,Tegic Communications 公司開發出 T9 輸入法,摩托羅拉為了與之競争推出了 iTab 輸入法。

這兩種輸入法的共同特征是都為手機鍵盤設計,支持 9 鍵,同時帶有輸入預測功能,不僅能根據已經輸入的文字調整候選詞,還能根據人們的輸入習慣調整候選詞順序。

比如按下 7 鍵(wxyz)和 9 鍵(qprs) ,候選詞會出現「我是」,進而候選詞又會優先顯示姓名。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3

根據輸入習慣調整候選詞順序的認知,在功能機時代就已經形成,今天社交平台上的「輸入法測試」,不過是又一次社交輪回,我們還在重複十年前的事。

有趣的是,随着短信被各種互聯網服務取代,讓你打字更快的輸入法,在輸入預測方面進化出了新功能——算法預測和熱詞推薦,且破壞了自功能機時代就形成的認知,輸入候選詞不一定和你的輸入習慣有關。

比如「yyds」的候選詞原本應該是一衣帶水等詞,在網絡文化的影響下,「永遠滴神」在候選詞中排序越來越靠前,這和你的輸入習慣沒有任何關系。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4

熱詞推薦選取的熱詞,往往來自各種網絡流行文化,今天是 YYDS,明天是絕絕子,之後還會有更多。

iPhone 默認輸入法的輸入預測功能,甚至會參考 Safari 浏覽器的浏覽記錄。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5

▲iPhone 鍵盤. 圖片來自:9to5Mac

輸入「ysbg」,候選詞中有一絲不挂,并不是你不正經,可能是陳奕迅的歌太火,又或是作為陳奕迅的粉絲,你聽過這首歌。

為了讓你輸入更快,輸入預測越來越智能,但人們的固有認知并沒有及時更新,導緻不少人替算法背了鍋。

如果不想某天輸入候選框,出現奇奇怪怪的詞,還是到輸入法設置中關閉熱詞推薦等功能比較好。

信息流的誤解

比起輸入法預測,信息流資訊應用和短視頻應用更像是「算法比你更懂你自己」的原教旨信徒,每一款信息流應用都力争将如山如海般的内容,通過算法算法推薦,準确地推送每一個人的手機屏幕上。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6

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是會有距離,你可能有過類似的遭遇,刷着新聞或短視頻,信息流突然出現一條一言難盡的八卦内容,剛好又被朋友看見了。

不出意外,朋友臉上很快會浮現「原來你是這樣的人」的表情,滿是調侃與嬉笑。

又一次,你替算法背了鍋,它并沒有那麼懂你。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7

信息流算法推薦隻是在推測你的喜好,它并不能完全真實反饋出喜好,尤其是初使用期間,當沒有用戶數據參考,算法會如何推薦内容呢?

作為日常接觸大量電子設備的編輯,我有一個切身體驗,每次換不同型号的手機,第一次打開 B 站必然會推薦相關機型的内容,有時是評測,有時是産品介紹。

算法推薦内容和平台氛圍、熱門内容也有不小的關系,UC 震驚體、标題黨的認知,很大程度上來自平台部分熱門内容,即便後續有所改善,但印象一旦形成要再改變,可能要付出數十倍的努力。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8

▲某信息流資訊應用裡的标題黨文章

算法推薦,最終還是要平台内容供應。

即便是算法推薦廣為吐槽的問題信息繭房,也有着兩面性。

美國學者凱斯·桑斯坦在《信息烏托邦》一書中提出了信息繭房的概念,即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受個人興趣引導,豐富的内容不一定能擴大認知,反而會讓人持續形成偏見,陷入到「繭房」當中。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9

▲凱斯·桑斯坦. 圖片來自:wiki

人的興趣是不斷變化的,主動訓練算法其實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編輯部就有一位梁姓編輯,将小紅書用成了「插畫靈感」平台。

她有意地不點擊吃喝玩樂類内容,而隻會點贊、關注、進一步浏覽插畫類内容,且保持每日 30 分鐘,很快小紅書信息流主頁就基本都是各式各樣的插畫了,便于學習了解。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10

▲梁編輯的小紅書首頁

在梁編輯看來:純粹依靠算法推薦喂養自己接收到的信息無疑是有風險,極有可能陷入到盲從、偏見當中,主動從興趣出發選擇内容,是擴展信息領域和自我認知的新方法。

算法推薦上瘾,其實比信息繭房更嚴重。

算法黑盒不開,誤解不止

算法就像是一個黑盒,我們隻能遠遠地看見黑盒表面,無法看破其中的奇妙之處,一知半解再加上算法推薦的高效,自然會不斷引發誤解。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11

▲圖片來自:TechTalk

微博被廣泛認為是娛樂八卦中心,吃瓜群衆不亦樂乎時,也有不少人選擇逃離,但其實微博也是社會新聞的集散點,大量社會新聞在微博發出、發酵、影響。

提及小紅書,吃喝玩樂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但正如上文梁編輯的親身經曆一樣,通過持續主動地訓練,小紅書也可以成為一個質量頗高的插畫創作靈感平台。

2018 年,字節跳動曾向公衆揭開了算法黑盒的神秘一角,公布了《今日頭條》的推薦系統原理。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12

▲圖片來自:環球網

算法基于三個維度的數據調整内容分發,比如内容特征指的是系統分析圖文、視頻、微頭條等類型内容的特征;用戶特征則包括興趣标簽、職業、年齡、性别、機型等;而環境特征則包含地點環境,人們的行為(工作、旅遊)等。

點贊、關注、閱讀都會影響算法最後分發到每一個人屏幕上的内容

聽起來似乎很好理解,但這不過是一個定性的介紹,而非定量分析,三大特征影響占比總是在不斷變化,一套算法也不能滿足所有内容的個性化分發。

算法圖解有用嗎(算法比你還了解自己)13

内容推薦算法是一個内容平台的核心,同時也是其商業命脈,技術和原理雙門檻,能攔住不少試圖猜測算法謀利的黑産,做号黨一旦完全了解平台的算法,完全可以通過内容賺取大量流量收益,這并不是平台所想看見的。

即便打開了一角,内容平台的推薦算法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還是一個黑盒,隻能遠觀表面,而不能深入了解,未知帶來的誤解也就不會停止。

但至少,下次你可以甩鍋給算法,一個工具,怎麼可能比你還了解自己呢。

題圖來自:《半澤直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