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互聯網教研方式促教育均衡

互聯網教研方式促教育均衡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3 12:38:26

互聯網教研方式促教育均衡?光明網廣州12月14日電(記者雷愛俠 通訊員粵教研)近日,2017年廣東省小學語文“同一堂課,走進揭陽”專題網絡教研暨廣東省第十四屆青年教師論壇活動,在揭陽普甯市紅領巾實驗學校舉行這是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首次嘗試在粵東欠發達地區舉辦小學語文網絡教研活動,将揭陽因地制宜發展教育的做法全省,對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創下了廣東省級網絡教研活動規模新高,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互聯網教研方式促教育均衡?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互聯網教研方式促教育均衡(教研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插上翅膀)1

互聯網教研方式促教育均衡

光明網廣州12月14日電(記者雷愛俠 通訊員粵教研)近日,2017年廣東省小學語文“同一堂課,走進揭陽”專題網絡教研暨廣東省第十四屆青年教師論壇活動,在揭陽普甯市紅領巾實驗學校舉行。這是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首次嘗試在粵東欠發達地區舉辦小學語文網絡教研活動,将揭陽因地制宜發展教育的做法全省,對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創下了廣東省級網絡教研活動規模新高。

活動由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在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同步直播,700多名來自全省各地市的青年教師代表參加現場觀摩活動。網絡直播平台2萬多名教師對普甯紅領巾實驗學校周密老師的習作指導、習作講評現場課進行了觀摩。全國各地共有4萬多個觀看點通過各種終端收看本場教研直播,覆蓋6萬多名語文老師、教研人員和師範院校語文專業學生、小學生及家長等。其中粵東西北共有31588個收看點,4萬多名老師同步收看學習。參與在線互2495人,留言信息4512條。

在這次“同一堂課”網絡教研活動中,紅領巾實驗學校周密老師展示了一節習作指導示範課。他針對傳統課堂教師講得過多、學生聽得過多、不重視思想方法領悟、少用或不用信息技術等問題。在教學過程運用了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課堂氣氛,創設出有趣、活潑的教學情境,逐步引導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課堂氣氛積極活躍,學生參與面廣,讓習作指導課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現場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的語文素養,更是讓現場和網絡上學習觀摩的教師贊不絕口。

活動開展線上線下“跨時空”互動。特邀專家作為訪談嘉賓,在現場采取對話的方式,圍繞“小學習作教學的得與失”進行點評,展開面對面的深入互動研讨,不斷拓深教研内容;同時,特邀專家通過網絡對現場習作指導、講評課進行精彩點評,并對網絡上提出的教研話題和一線老師習作教學困惑,進行及時有效的回應。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提出,“互聯網 教研”的時代已經來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意識到教育責任的重大,必須深度融合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必須創新教育教學方式,要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擴大語文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和輻射範圍,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互聯網平台,傳播和共享語文優質教育資源。要充分發揮互聯網 教研的作用,拓寬語文教研領域和渠道、增強語文教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揮教研的影響力和輻射作用,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教研質量。他希望青年教師們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運用信息技術不斷變革教研方式,通過搭建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共同開展教研活動的網絡空間平台,來擴寬網絡教研的廣度與深度,使得教師、學生和家長也能借助網絡平台實現線上線下互動交流,有效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和實現教育公平。

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教學資源部副主任楊明歡介紹,廣東省建設的“粵教翔雲”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對接國家平台、整合省本級及各地市資源,打造“廣東特色”品牌優質資源:“微課.廣東”;名師工作室、名教研員工作室;“同一堂課”活動資源。他表示,平台将為信息化教學、教研、管理等方面創新模式服務,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副編審周秋利在現場《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應用》專題講座中表示,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是把現代的信息技術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對教學方式和内容進行改進,使其符合新課标的教學要求,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他提出,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以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智慧與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