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管有多忙,不管在何處,都應該擠出一點時間來讀一本好書,以便有所領悟。當然,生命裡最寶貴的一課,還是從經驗中學習得來的。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他認為閱讀不僅為了得到樂趣,還應該憑借閱讀來提升、完善自己,養成讀好書、認真地從中汲取精華的習慣。
下班後,稻盛先生總是騰出一定的時間來讀書,或是為客戶朗讀一段精彩的文字,即使是下班很晚的時候也保持着這一習慣。稻盛在卧室裡擺放着許多古典文學和哲學書籍,甚至在洗澡時也讀書。每逢周末,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用讀書來消磨時間。
他經常對身邊的人說,一個人無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應該保持"受教者"的姿态。每個人學到的知識都是有限的,通過自身的經驗和學習得來的他人經驗,可使我們建立起走向成功的精神橋梁。
一個博士生畢業後憑借優秀的成績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并且成為同事中學曆最高的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隻是微微對他們點了點頭,覺得和這兩個本科生沒什麼可聊的,而且還有失自己博士生的身份。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睜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水上飄?不會吧,怎麼可能?這可是一個池塘啊,但是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從水上飄回來了。怎麼回事?博士心裡十分納悶,但又怕丢面子,沒有開口。過了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面到對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心想: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忽然也想上廁所了,但是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麼辦?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裡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就不能過嗎?
隻聽到咚的一聲,博士栽到水裡去了,兩位所長把他從池塘裡拉了出來,博士不甘心地問道:"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兩位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裡有兩排木樁子,由于這兩天下雨漲水便看不到了,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樁子過去,你怎麼也不問一聲呢?"
知識、經驗、道理、技能這些東西無關學曆。一個初入社會的博士也有理由向門衛老伯讨教人生經驗,關鍵是要放低姿态,有一顆"受教者"的心。人生有涯,知識無涯。一個人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在生活中應該尊重别人的經驗,善于向他人學習,才能少走彎路。自滿自大的人總有一天會吃虧的。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要勤學好問,每個人都不是完人,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任何時候,都應該以"受教者"的心态虛心請教。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個人用十幾年所學習的知識也會很快過時。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如果不再學習和更新,馬上就會進入所謂的知識半衰期。據統計,當今世界90%的知識是近三十年産生的,知識半衰期隻有五至七年。
一塊高能電池的蓄電量是有限的。隻有不斷地進行周期性充電,才能可持續地釋放能量。那種一次性充電即可受用終生的時代,已成為曆史。因此,對每一個人來說,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我們一定要堅持不斷地為自己充電。
人的強大不僅在于提高自身的智慧,凝聚衆智更為重要。我們要抱着一顆坦誠謙虛之心,廣采博納。請牢記稻盛先生的話:"始終以'受教者'的姿态對待自己。這樣一來,你的人生将是另外一片天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