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别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宋代〕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千古名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賞析:此詞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産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作品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氣貫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開頭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孤獨的心情;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寂寞憂郁的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風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極富藝術感染力。
2.《一剪梅》
李清照〔宋代〕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千古名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賞析: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别愁之苦的詞。這首詞在黃昇《花庵詞選》中題作“别愁”,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記》說:“易安結褵(婚)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别,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3.《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宋代〕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拟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千古名句: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賞析: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後所作,非一般的閨情閨怨詞所能比。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内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全詞一長三歎,語言優美,意境,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這首詞繼承了傳統的詞的作法,采用了類似後來戲曲中的代言體,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郁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孤苦凄涼環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
4.《如夢令》
李清照 〔宋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千古名句: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賞析:這首小令用詞簡練,隻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着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叢蕩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5.《如夢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千古名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李清照這首《如夢令》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隽永。
6.《醉花陰》
李清照〔宋代〕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千古名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賞析: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通過描述作者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情。全詞明白如話,沒有冷澀難懂之處,表達的感情卻十分深沉細膩。
7.《夏日絕句》
李清照 〔宋代〕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千古名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賞析: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通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
8.《點绛唇》
李清照〔宋代〕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千古名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賞析:上片蕩完秋千的精神狀态。詞人不寫蕩秋千時的歡樂,而是剪取了“蹴罷秋千”以後一刹那間的鏡頭。下片寫少女乍見來客的情态。她蕩完秋千,正累得不願動彈,突然花園裡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見客入來”,她感到驚詫,來不及整理衣裝,急忙回避。這首詞寫少女情況心态,雖有所本依,但卻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獲“曲盡情悰”之譽。
9.《浣溪沙·閨情》
李清照〔宋代〕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千古名句: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賞析:此詞寫一位風韻秀徹的女子與心上人幽會,又寫信相約其再會的情景。上阕主要描寫女主人公的美麗的妝飾和容貌,下阕則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為及心理活動。詞中采用了比拟、襯托、細節描寫、側面描寫等方法,語言活潑自然,格調明朗歡快。
10.《鳳凰台上憶吹箫》
李清照〔宋代〕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奁塵滿,日上簾鈎。生怕離懷别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千古名句: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賞析:上片從描摹詞中女主人公的舉止神态寫起,形象地表現了女主人公的複雜心境。想道出離愁,又不忍道出。下片進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難言痛楚,通過刻畫主人公獨倚樓頭,含情凝眸的神情,極有分量地抒寫了伉俪情深和相思之苦。全詞寫得纏綿悱恻,委婉含蓄,餘味無窮。此詞抒寫離愁别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達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細膩的感情。
11.《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宋代〕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千古名句: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賞析:全篇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地表現了年輕詞人天真、愛美情和好勝的脾性。可謂達到了“樂而不淫”的藝術境界,全詞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一首獨特的閨情詞。
12.《攤破浣溪沙》
李清照〔宋代〕
病起蕭蕭兩鬓華,卧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千古名句: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賞析:這首詞創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後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所述多為尋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卻起扣人心弦之效。此詞格調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語言樸素自然,情味深長。
13.《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宋代〕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别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千古名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賞析:這首雙調小令,主要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寫人間的離愁别恨,凄恻動人。此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全詞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牛郎織女的同情,并通過寫牛郎織女的會少離多,抒發了對自已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郁積于内的離愁别恨。
14.《題八詠樓》
李清照 〔宋代〕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千古名句: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賞析:詩中李清照用典精準,借八詠樓、十四州兩個典故。除了對古人沈約和貫休進行歌頌,更是對割地賠款、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庭的諷刺。李清照在詩中極大的抒發了她心憂國事,對收複失地的渴望,哀歎宋室之不振。其中“江山留與後人愁”一句是流傳很廣的名句。
15.《臨江仙》
李清照 〔宋代〕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千古名句: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賞析:詞作上片寫春歸大地,詞人閉門幽居,思念親人,自憐飄零。詞作下片,承上片怕觸景傷懷,進而追憶往昔,對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南渡以後,清照詞風,從清新俊逸,變為蒼涼沉郁,這首《臨江仙》是她南渡以後的第一首能準确編年的詞作。國破家亡,奸人當道,個中愁苦,不能不用含蓄曲折的筆法來表達。少女時代的清純,中年時代的憂郁,一化而為老年時期的沉隐悲怆。
16.《添字醜奴兒》
李清照〔宋代〕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千古名句: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賞析:上阕從視覺入手,生動地寫出芭蕉的樹陰遮滿中庭,葉片舒展,蕉心卷縮的景象;下阕從聽覺入手,寫夜雨打在芭蕉上,聲聲入耳,使本來就輾轉不眠的詞人更加愁傷。全詞篇幅短小,含蓄蘊藉,用語直白,運筆輕靈,情思沉切,體現出漱玉詞語新意隽、頓挫有緻的特點。
17.《漁家傲》
李清照〔宋代〕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千古名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賞析:這首詞,思路開宕,想象豐富,意境遼闊,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它把讀者帶到仙境中去,飽覽豐富多姿的雲濤;大鵬展翅萬裡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輕舟乘風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為之神往。這種借神仙境界來表達自己胸懷的浪漫主義作品,在李詞中是極為罕見的。
18.《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宋代〕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隻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千古名句: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賞析:李清照的這首詠物詞詠物而不滞于物。草間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襯,或評骘古人,從多層次的議論中,形象地展現了她那超塵脫俗的美學觀點和對桂花由衷的贊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衆,色不誘人,但卻“暗淡輕黃”、“情疏迹遠”而又馥香自芳,這正是詞人品格的寫照。這首詞顯示了詞人卓爾不群的審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19.《清平樂》
李清照〔宋代〕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赢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鬓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千古名句: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賞析:此詞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賞梅自歎身世。詞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個不同時期賞梅的典型畫面,深刻地表現了自己早年的歡樂,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淪落,對自己一生的哀樂作了形象的概括與總結。
20.《永遇樂》
李清照〔宋代〕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争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鬓,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千古名句: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賞析:這首詞不僅情感真切動人,語言也很質樸自然。作者在這首詞的下片中,無論是用當年在汴京賞燈過節來作今昔對比也好,還是用今天的遊人的歡樂來反襯自己的處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劃出詩人當前的凄涼心情。真是語似平淡而實沉痛已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