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18個原因及解決辦法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18個原因及解決辦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9 05:51:10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18個原因及解決辦法(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18個原因及解決辦法)1

媽媽提問:孩子已經上了半年幼兒園,仍然哭鬧,還不願意上幼兒園怎麼辦?

桐陽媽回複:

首先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采取哭鬧的方式,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說明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系比較好,孩子認為父母比老師好,在家比去幼兒園好。我認為應該有很多小孩都不是特别喜歡上幼兒園,雖然幼兒園有小朋友可以在一起玩耍,但是同樣有許多的規矩限制,孩子都不喜歡受限制,而在家一般比較自由,大人也常常圍着孩子轉,孩子受關注比較多。那為什麼大部分孩子都會每天按時上幼兒園呢?那是因為孩子把上幼兒園也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認為白天上幼兒園,晚上回家,這是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

我家大寶桐桐2歲開始上幼兒園,現在已經上了3年多了,除了生病以外,一直都上幼兒園,也很少說不願意上幼兒園。她很喜歡幼兒園嗎?也不是,主要是孩子知道,上幼兒園和父母上班一樣,所以她經常周一剛開始上,就開始盼周二,我有時忙得忘記了今天是周幾,就會問我女兒,她比我清楚,因為她也盼着快到周末。

孩子如果初次上幼兒園,有些哭鬧很正常。有些孩子适應能力強,可能一周就适應了,有些孩子适應能力差些,因為幼兒園是陌生環境,老師和同學也是陌生人,加上幼兒園的各種規則,可能需要一、兩個月才能适應,如果連續上幼兒園超過3個月,還不願意去,每次去都要哭鬧,我想首先要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找到解決辦法。通過我這幾年的觀察,我總結了一下可能的原因及解決辦法,僅供大家參考。

1. 分離焦慮。

每天大人送孩子上幼兒園時表情痛苦,孩子哭、大人也跟着掉眼淚,結果大人把不良情緒傳遞給孩子,孩子會認為大人很在乎我的哭鬧。我觀察過很多孩子,在哭的時候,他不會自己在那兒光哭,一般是邊哭邊看大人的反應,即便看起來哭的很兇的孩子,也會用餘光觀察大人。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表現出和平時一樣的态度,不要表現出對孩子哭鬧的過多關注,這樣持續幾天,孩子會老老實實上幼兒園。

我想作為媽媽,肯定會擔心孩子,大寶剛2歲上的幼兒園,我被小區裡很多媽媽說是狠心媽媽。我内心其實是很擔心孩子的,畢竟這麼小,但是我表現的和平常一樣,送到幼兒園她在哭,我和孩子說:寶貝,看看幼兒園今天做的啥飯啊?如果小朋友正在吃飯,看到有小米粥,我就說:今天是小米粥 啊,好幾天都沒吃了,好香啊!她雖然還在哭,但是眼睛已經注意到飯上了。看到小朋友吃面包,我就說:面包上還有葡萄幹呢,今天來了幾個小朋友,我們得趕緊進去,要不一會沒飯了。成功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我就和她說再見,然後說下午爺爺來接你。就這樣剛開始哭了2周,後來就再沒有哭過。

還有一種在我家常用的方法,在送幼兒園之前,我不讓孩子選擇是否上幼兒園,而是讓孩子選擇誰送。比如孩子生病剛好,不太舒服,或者外邊風比較大,如果我們夫妻倆都有時間送孩子,那就讓孩子選擇由誰送,她心裡覺得自己能夠選擇,挺高興。我會問孩子,今天是讓爸爸送還是讓媽媽送啊,如果選擇爸爸,我會說再見,她會說“媽媽再說一個好”,然後我說好。原來基本是爺爺接,我們沒法接,所以不讓孩子選擇誰接,就告訴孩子爺爺放學接你回家,但是可以讓孩子選擇是自己走着回家還是讓爺爺推車接你。所以孩子無論做那種選擇,她都得去幼兒園,沒有機會選擇不去。

2. 無法适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及規則。

孩子到幼兒園,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規則,比如吃飯、上廁所都要排隊,想玩的東西也不一定能夠馬上得到。很多孩子在家裡擁有一切、随心所欲,很少受到限制,到了新的環境受到限制則不能适應。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講故事的方式,或者在家裡提前進行一些規則的練習。比如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爸爸、媽媽和寶寶你們輪流來,隻有一個馬桶,所以都要排隊。再比如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玩同一個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大人可以在邊上等,孩子不玩了,大人也玩這個玩具,然後要認真的玩,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受到吸引,還要玩這個玩具,那你就告訴孩子,爸爸或者媽媽正在手裡玩,你需要排隊,等我不玩了,給你玩。順便告訴孩子,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做什麼事都要排隊,幼兒園和家裡一樣都有規則。孩子逐步習慣了這些後,對集體生活就會逐漸适應。

3. 内心需要關注。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往往一個孩子好幾個大人,大人圍着孩子轉。在幼兒園也需要老師和小朋友去關注,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因為新的環境,老師可能關注多一些,等過段時間孩子适應之後,老師就不會過多的關注,畢竟那麼多孩子,老師不可能對某一個孩子特殊照顧,那麼孩子内心可能會有些失落。

這個時候還是通過故事和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逐步适應減少被關注。

4. 平時缺乏安全感。

這種孩子往往表現為特别粘媽媽,媽媽在身邊寸步不能離,孩子的情緒容易波動。

這種情況也是容易被家長和老師忽視的,針對這種情況,平時家長尤其是媽媽要和寶寶多溝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需要,适當的去滿足孩子,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5. 家庭内部的原因影響孩子的焦慮。

比如夫妻吵架、婆媳吵架,不避開孩子,可能影響了孩子。還有父母工作不順、情緒不穩定,孩子觀察捕捉到父母的情緒變化,會認為自己哪兒不對,産生不安全感。孩子會通過哭鬧,引起父母的關注,或者拒絕上幼兒園。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要傳遞這種負面情緒,我們可以有情緒,但是最好避開孩子。當然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緩解孩子的焦慮是最好方式。

6. 孩子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交往受挫折。

有些孩子不願意和同伴交往,時間長了,就會缺乏交往的主動性,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開心,自己卻融入不了環境。

針對這種情況,下班後或者周末讓孩子多和小朋友玩,讓孩子感受到一人玩,不如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7. 孩子表達有障礙,遇到困難不敢向老師和小朋友表達。

有些孩子比較膽小,上幼兒園了,不敢去表達,想上廁所不敢向老師說,吃飯也吃不飽,這樣連最基本的需求都滿足不了,會覺得在幼兒園身心都無法得到滿足。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平時要和孩子多交流,多傾聽孩子,鼓勵孩子多表達、敢于表達。孩子表達允許說錯話,不要批評孩子。

8. 大人對孩子上幼兒園的态度不堅定,上幼兒園無法持續。

看到孩子不想上幼兒園,就在家呆幾天,尤其家裡有老人的情況下,很多老人舍不得讓孩子哭,孩子一哭,行了,别去了,那孩子會認為我隻要哭,就不用上幼兒園了。

針對這種情況,如果不是孩子生病或者确實有事,一定要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

9. 經常出去旅遊的孩子或者長假之後的不适應。

在旅遊中孩子自由自在,再讓孩子重新回到幼兒園,因為幼兒園畢竟有規則和限制,和旅遊相比,孩子肯定會不适應。

針對這種情況,旅遊或者長假完了,提前一兩天讓孩子生活規律,飲食規律,作息規律。

10. 體弱多病的孩子。

如果孩子生病,需要在家休息。孩子生病的時候,往往一家人都在照顧孩子,所以孩子生完病之後,都會比較嬌氣一些。但是幼兒園是集體環境,老師不可能像在家那樣照顧孩子,這個時候需要大人和孩子好好溝通,多說一些幼兒園有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等等的好處,讓孩子感覺在家呆着也沒意思。

11. 過于追求完美的孩子,内心比較要強的孩子。

老師帶孩子玩遊戲、畫畫等,總覺得自己完成的不夠好,如果喜歡和别的小朋友比的話,也會認為别的小朋友比自己完成的好,這樣内心也會有挫折感。

我女兒也是非常追求完美的,這時要多與孩子交流,譬如我女兒畫圓,必須畫的特别圓,不圓心裡就着急,這個時候我也畫一個圓,還不如她的圓,孩子雖然還追求完美,但是看到媽媽也畫不好,慢慢心裡會接受自己的某些不完美。

12. 大人無形中對幼兒園和老師有消極的暗示作用。

我經常聽到的大人說:你再不聽話,我把你送幼兒園,讓老師好好管你;你不聽話,我就不接你,讓你呆在幼兒園。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個可怕的地方,産生抗拒心理。

平時要給孩子積極的暗示,譬如說幼兒園來新朋友沒有,你們都玩什麼遊戲了,幼兒園做的飯,在家裡媽媽都不會做啊等等。

13. 對孩子沒有履行的承諾

經常聽大人哄孩子上幼兒園,說:就去一會,一會就接你;你去幼兒園,媽媽給你買好吃等等。結果孩子去幼兒園了,大人卻沒實現自己的諾言,答應下班後第一個接你,結果卻做不到,那麼孩子就會不相信大人。

針對這種情況,不要輕易許諾實現不了的事情。

14. 家長對孩子幼兒園的情況過度關注。

家長經常問孩子:老師對你好不好?小朋友欺負你沒?幼兒園的飯做的比家裡好吃嗎?在幼兒園想爸爸和媽媽了嗎?等等,這種問題會引導孩子把幼兒園和家庭做對比,産生對立情緒。

針對這種情況,大人可以換一種思考方式,孩子之間交往難免磕磕碰碰,隻要不是傷害很大,就不要過多關注。我女兒在幼兒園被小朋友給咬了,我還在上班的時候老師就給我打電話,說沒看到哪個小朋友把孩子胳膊咬了,我說不嚴重就沒事。回到家,我沒有特意問孩子被咬的事情,表現的跟平時一樣,被咬這件事情都沒提。等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才看到紅紅的傷口,仔細觀察看是否對孩子有大的影響。我們要和老師溝通,要注意保護孩子,盡量減少類似的事情發生。

15. 家長缺乏對孩子的信任。

家長過于擔心孩子适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擔心孩子自理能力不夠,與同伴交往受阻,性格軟弱被小朋友欺負等等。

如果家裡有人帶孩子的,大部分孩子3周歲開始上幼兒園,這個年齡是比較科學的,一個正常的孩子,這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大人應該相信孩子能夠适應幼兒園生活。《爸爸去哪兒?》中給我印象很深的一集,林志穎把kimi單獨留下,kimi當時是非常着急的,到處找爸爸,但是發現爸爸真的不在這兒了,他也沒哭,很快适應并進入正常的節目環節,這就是典型的孩子适應環境的能力。

16. 家長缺乏對老師的信任。

我想任何孩子送幼兒園,家長肯定也事先考察過幼兒園的情況,不會對幼兒園一點也不了解吧,但是還是有很多家長受一些網絡上曝光的幼兒園老師負面新聞的影響,總擔心老師對自己的孩子能否照顧的好,孩子能否吃飽啊、是否及時給孩子換尿濕的褲子了、孩子在幼兒園是否受傷等等。

我覺得既然選擇這家幼兒園了,那就應該選擇相信老師,老師畢竟是專業的幼師畢業,應該比家裡老人更了解怎樣科學帶孩子。如果老師對孩子有些疏忽,也應該理解,老師需要照顧那麼多孩子,不可能強求面面俱到。如果出現什麼問題,應該及時和老師溝通,而不是對老師懷疑,如果不認可老師,無形中會有一種對幼兒園的焦慮,孩子會觀察家長的臉色和态度,家長對老師的不信任,老師和孩子都能感覺到,老師與孩子相處起來也會産生隔閡。

17. 有些老師比較嚴厲,不是從孩子需求出發,而是完全按照老師的需求出發。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首先和同班其它家長交流,看看别的家長對老師的反應,如果别的家長反映這個老師還可以,那就和老師多溝通,針對自己家孩子的特點,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如果大家都反映這個老師确實有些問題,我覺得就可以調換老師或者轉到别的班,如果認為這個老師非常不合适,那就應及時轉園。

18. 孩子自身有缺陷,譬如發育稍微欠缺。

這種孩子畢竟少數,如果真有問題,我想家長會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

不管是什麼原因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如果您和孩子還想繼續上幼兒園,我想,隻要父母多關心孩子,尊重和理解孩子,尤其是孩子内心的困難被理解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是最受鼓勵的。父母要堅持接送,經常和老師溝通,家園一緻,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多信任孩子,多鼓勵孩子,對孩子多表揚,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樣一個階段之後,孩子會逐漸的适應幼兒園生活。幼兒園生活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站,家長一定要重視并鼓勵,人是社會化的,孩子也願意跟同齡人一起玩耍,這些快樂和收獲是家庭無法提供的,希望每個孩子都得到完整的社會體驗。

桐陽媽簡介: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大寶桐桐,二寶陽陽,所以叫桐陽媽。喜歡簡單而溫暖的生活。2005開始研究心理學和親子教育,擅長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若需要咨詢請加tongyang20102014。文章沒有特殊說明的,均屬于桐陽媽原創,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