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常用的電源為DC5V或者DC3.3V或者DC1.8V,通常在設計産品時,産品的标稱電壓為DC9V,DC12V,DC24V等,将輸入的标稱電壓轉化為電路所需要的電壓就是電源設計的過程。
我們經常接觸AC/DC和DC/DC。AC/DC就是将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比如說手機充電器,是将AC220V轉換為DC5V;DC/DC就是将直流轉換為直流,比如說将DC24V轉換為DC3.3V。
對于輸出和輸入壓差不大的情況,可以使用LDO的方案來解決,比如将DC12V轉化為DC5V,就可以使用LDO芯片,LDO的優點就是:1)外圍電路簡單,2)文波容易控制。對于壓差較大的情況,可以使用DC/DC芯片的方案。本文主要講DC/DC方案。
DC/DC電源類型分為2種,一種是隔離性,一種是非隔離型。隔離型DC/DC 的輸出的GND和輸入的GND是無關系的,也叫做懸浮電源。常見的DC/DC芯片大都是非隔離型的。首先我們來說下非隔離的DC/DC原理,這類電源又分為boost/buck,即為升壓/降壓模式。首先分析下DC/DC降壓電路:
其基本模型如上圖,經過我們對buck 電路的原理分析,對于BOOST 應該很清楚了,同樣調整PWM的占空比,可以調節輸出,當PWM占空比為50%的時候,輸出電壓為輸入電壓的2倍。
基本原理如下:
開關導通時, 輸入電壓流向電感, 電感電流線性增加,電感儲能增加,電源向電感轉移電能。
開關斷開時, 電感電壓等于輸入電壓減去輸出電容的電壓, 電感電流減少,電感儲能減少, 電感儲能向負載轉移電能。
通過這樣不斷的開關實現了DC/DC升壓,但是這種結構得到的電流比較小,通常在幾百毫安,而且效率不高。
最後我們講解下隔離性DC/DC,這種DC/DC是無升壓/降壓的說法,其實内部可以理解為直流變交流,然後再線圈耦合,後通過整流變成直流。基本原理框圖如下:
通過框圖大家很容易明白的,這裡就不多說了,主要就是調整線圈的匝數,調節輸出的。這種電源的特點就是輸出電流大。
精彩推薦1:
電子産品想做低功耗設計,不得不說的“靜态電流”精彩推薦2:
電子技術設計:原來電源防接反這麼簡單就實現了精彩推薦3:
手機充電器的參數你了解嗎,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