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0:56:15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隻有一條。”

每年這個時候,都有數億中國人,為了回家,竭盡所能。

春運的窘迫,明星也難以“幸免”。

吳京在微博曬出了兩張照片。

他自帶小闆凳,坐在火車車門前,内心滿足:“隻要能回家,坐哪都成。”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2

吳京曬出自己回家的照片 / @吳京

有人質疑吳京“裝”、“擺拍”、“炒作”,但我卻有點感動。

隻因為那句道出無數遊子心聲的“能回家,哪都成”。

1

生活不易

回家萬歲

中國人,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每到年關,最能體會到中國人回家過年的情結。

2019年,為期40天的春運,将有29.9億人次奔波在路上。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3

将有29.9億人次踏上春運回家路 / CCTV《朝聞天下》

隻要有票能回家,辛勞疲憊都不在話下。

太原工作的姚先生,早上五點就提着帶給家人的禮物、特産鑽進了火車站。

十幾個小時的硬座,也擋不住他滿臉喜悅。

安徽的王女士一家,憑借多年經驗,早早備好了海綿墊,窩在車廂交界處的一個小拐角休息。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4

2019年1月18日晚11點,從上海開往阜陽的列車上,來自安徽的王女士一家三口,占據着車廂交界處的一個拐角入睡。多年的回家經驗,他們特意準備了海綿墊子,鋪好被褥,伴随着列車滾滾車輪,搖晃着進入夢鄉 / 視覺中國

沒有機票就火車,沒有卧鋪就硬座,哪怕是站着回家,也心甘情願。

有網友買票時,遇見了一位不太會用自助購票機的大叔,他幫大叔選了動車票,大叔卻問有沒有綠皮火車票。

得知綠皮火車隻有無座票時,大叔隻說了句“隻要能回家,站着也沒事。”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5

“隻要能回家,站着都行”,這樣的心思,很多人都一樣 / 微博

在廣東,每年都有一群“摩托車大軍”。

他們的家鄉大多在廣西、雲南、貴州一帶,距離廣東最近的也有四百多公裡。

但他們還是會帶着妻子孩子、年貨禮品,風雨無阻地騎車回家。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6

奔波在回家路上的摩托車騎手 / BBC《中國新年》

“回家過年”四個字,對講究團圓的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

身在異鄉,一年到頭回家的機會,或許隻有這一次。

“隻要有一種方式可行,就必須回去。”

董卿曾感歎:“故鄉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輪月,是春運時的那張車票。”

日新月異,時代變化讓離家的人走得更遠,離開得更久。

但對家鄉、親人的牽挂,始終不變。

2

肩上背的手裡拿的

全是沉甸甸的愛

“春運,坐來坐去的是人,運來運去的是情”。

帶回家的大包小包,滿滿都是愛和牽挂。

在北京務工的張先生回家前,特地給在家操持家務的妻子買了一枚藍寶石戒指,要“帶回家讓妻子高興高興”。

又給外甥買了一台無人機作為禮物:

“過年過節,都得上親戚家轉一轉。”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7

張先生為妻子和外甥買了禮物 / 梨視頻

48歲的王先生是東北人,在北京打拼15年。

今年回家,他帶了100多公斤的玉石,給親朋好友當禮物:

“不覺得心疼,帶回家的就是一份心情。

父親身體不好,春節不回家就會很遺憾。”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8

王先生說帶禮物回家主要是一份心情 / 梨視頻

比買來的禮物更特殊的,是一幅繡了一年多的十字繡。

綿陽火車站,一位四十多歲的大叔一邊繡一邊說:“準備過年回家挂在新房。”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9

大叔在候車時娴熟地秀十字繡 / 梨視頻

其實,無論禮物輕重、多少,歸根結底,都是想把最好的帶給家人。

這份牽挂,才最是珍貴。

3

萬家燈火時

一群人有家不能回

“沒有誰可以阻擋我們回家的路,除非我們不想回家。”

但對一部分人來說,回家,有時隻能是奢望。

薛峰是一名列車長,丈夫也工作特殊,兩人在家的時間都不多。

盡管夫妻倆一直都在努力找時間陪孩子,多數時候,還是隻能在大家與“小家”之間無奈“辜負”孩子。

每次年節假期無法回家的時候,薛峰就會給兒子寫一張請假條。

兒子壯壯很懂事,每次都會簽下“同YI”,然後把請假條依次貼在牆上。

從這個習慣開始到現在,壯壯已經收到了21張請假條。

今年春運,壯壯說,他知道自己還會收到請假條,但他已經是是男子漢了,不可以哭。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0

壯壯收到的請假條 / 新華社圖片

吳瑜是在重點旅客候車區工作,平時的工作是在站内接送出行有困難的旅客。

春運期間,他每天大概要推40多趟輪椅,來來回回走路2.5萬步。

從工作到現在,他已經有5年沒回家過年了。

去年,好不容易有了假期。

他考慮到新員工剛來不适應,而自己早就“習慣了”,就把假期讓給了新員工。

聽着被幫助過的人一聲聲道謝,吳瑜說:“我感覺他們能回家的話,我就很滿意,我就很高興。”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1

吳瑜說自己看到旅客回家很滿足 / 梨視頻

新京報的春節采訪裡,一位剛當上店長的年輕女孩低下了頭:

“公司規定第一年不能回家。”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2

公司規定新上任的店長第一年春節不可以回家 / 《新京報》

動物醫院的護士安慰自己:“在醫院有貓貓狗狗陪着我們。”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3

護士說在醫院有動物陪 / 《新京報》

也有想回家,但為了多掙點錢,無奈留下的外賣小哥。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4

外賣小哥說自己不回家是為了多掙錢 / 《新京報》“我們視頻”

為了生活和理想,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向前沖。

許多不能回家的人,早就學會了“自我欺騙”。

跟自己說一句“年味不重了,回家也沒意思”,或許就能不那麼難過。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5

外賣小哥說回家沒意思 / 《新京報》

但萬家燈火的團圓夜,也會偷偷掉幾滴眼淚。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6

酒店服務員說自己忙完後會偷偷哭 / 《新京報》

4

所有不回家的理由

比不上一個想家的瞬間

一些人為了回家不辭辛苦,也有許多年輕人,害怕并抗拒回家。

“回家過年”,不是難得的團圓,而是喋喋不休的七大姑八大姨。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7

“我喜歡春節,但很不喜歡走親戚” / 微博

在外忙碌一年,苦和累都打碎牙往肚子裡咽。

想着回到家能暫時忘記這些心酸舒口氣,結果反而在親戚們審視的目光和詢問中,不得不直面自己的“短處”。

在外面對着甲方爸爸們“卑躬屈膝”,回家還要在親戚們“買房買車了嗎”、“升職加薪了嗎”的靈魂質問中無言羞愧。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8

網友用rap的方式解釋不想回家的理由 / 微博 @狗頭偵探社

比不成功更“罪無可赦”的是沒對象。

廣大單身青年,每次回家都必将迎來一波催婚暴擊。

長輩們恨不得把相親從年三十排到十五,剛回家時被爸媽捧在手裡,沒過幾天爸媽就統一了口徑:

“明年能帶個男/女朋友回來吧?”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19

單身小夥回家過年被花式嫌棄,父親稱“帶個媳婦回來什麼都好說” / 燃新聞

“同學孩子都生了,你快三十還單着;同學都當老闆了,你沒車沒房存款……”

親戚們的質問,每次都讓自己懷疑,當初離開家是不是個錯誤。

更别提一次次的請客“出血”,家庭聚會上盡全力才能維持的笑容,被迫答應親戚們過分的要求……

團圓的溫情在麻煩的現實面前,似乎不值一提。

但回家,真的像洪水猛獸一樣可怕嗎?

吃到爸媽包的最合你口味的餃子;

看着他們一邊責怪你亂花錢一邊把你買的衣服試了一遍又一遍;

一家人仔仔細細把春聯福字貼整齊期盼明年的好運……

“縱然有一百個理由抗拒,但回家,一個理由就夠了。”

一則以過年回家為主題的短片,展現了四個平凡人的生活。

求職屢屢碰壁的應屆大學生,給父母撂下了“找到工作之前我絕不會回家”的“狠話”;

總被親戚催着相親、結婚的女高管,思索良久,給媽媽發微信“今年我不回去了”;

為了給女兒買小提琴拼命賺錢的外賣小哥,為了多賺點錢留在城裡;

生意不景氣,想着春節也許能多掙點的酒店老闆……

每個人都有不想回家的理由。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20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21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22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23

平凡人不回家的理由 / 《10000個不回家的理由》

想證明自己、想不被别人指點、想給孩子最好的、想衣錦還鄉......

不想回家,隻是因為不想讓家人知道,自己活得有多累。

可最親的人,永遠都會理解你的不容易。

那些辛苦和自我懷疑,一句“沒關系,回家吧,大不了爸爸養你一輩子”,就能變成重新出發的勇氣;

再多人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冷嘲熱諷,隻要家人站在你這邊,郁悶就全都消解;

你想要給你珍惜的人最好的,其實對他們而言,最好的是“你回家”;

即使怎麼拼也沒能成功,但依舊是父母心中獨一無二的主角……

吳京這步伐走的好有勁(你這次怎麼這麼慫)24

父親安慰兒子失敗沒關系,大不了重新開始 / 《10000個不回家的理由》

小時候,總在憧憬外面的世界,想要擺脫管束,想要自由。

長大後,才知道“家”是全世界最讓人安心的地方:

它承載你的歡笑,也接納你的淚水;

它在你身後默默給你鼓勵,也在你遇到風浪時給你蔭庇。

有人形容過年回家是給自己“恢複出廠設置”,掃除一年的脆弱、迷茫、疲累,有力氣迎接下一年的挑戰。

況且,家裡有人,一直在等你。

我們能和爸爸媽媽一起過年的日子,每天都在變少,别到了無人等候時,才想起回家和陪伴。

(轉自槽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