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存款1年利率與5年利率相差多少

存款1年利率與5年利率相差多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4 00:09:30

存款1年利率與5年利率相差多少(存款5年利息不如3年)1

(小塵4x/圖)

錢在銀行存得越久,利息卻越少。如此“反常”現象近日出現在金融市場。這在中國金融市場上非常罕見。

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工、農、中、建在内的四大國有銀行、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均出現了長期存款利率“倒挂”。所謂“倒挂”,是指短期限的存款利率高于長期限存款利率或者持平。

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與中國銀行3年存款利率最高為3.15%,5年存款利率則為2.75%。建設銀行3年期定存達到5萬元人民币可上調至3.15%,但5年期存款利率并不上調,同樣出現明顯利率倒挂。

部分股份銀行與城商行也有類似現象,譬如招商銀行3年期與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顯示為2.75%。

存款本質上是儲戶對銀行的一筆投資,按照“高風險=高收益”的規律,存款期限越長、客戶承擔的流動性風險越高,回報率(利息)也理應更高。

然而利率“倒挂”為何出現?又會産生怎樣的影響?

銀行“用腳投票”

為什麼市場上會出現銀行存款利率倒挂?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主任葉小傑公開指出,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倒挂”是銀行主動控制成本的一種表現。

存、貸息差是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若銀行的存款利率不變,貸款利率越低,息差部分的利潤也就越低。

他解釋,之所以會出現5年期存款利率比3年期還低,是因為銀行預期未來存款利率還會下降,因此現在獲取長期存款不劃算。如果銀行吸收的5年期存款過多,就相當于提前鎖定了這部分資金的成本,不利于在後續随行就市降低成本。

而5年期的存款之所以低于3年期利率,是因為一旦利率會長期下行,如果維持高存款利率水平,就相當于提高了銀行負債的成本。若要維持這部分利潤,銀行隻能降低存款利率。

“倒挂”的一個大背景,是央行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自2015年10月起,央行放開了對存款利率的管制,允許金融機構可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自主确定存款實際執行利率。

2021年6月,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确定”。 調整之後,短期存款利率的上限水平明顯比之前高,長期存款利率的上限水平則大幅下降。

2022年4月,央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中披露,已指導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将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

由于受到俄烏沖突、疫情等多方面影響,監管出台了多項措施,鼓勵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

比如最近一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已經陸續出現下降,且5年期LPR在2022年5月下調15個基點、創下最大降幅。LPR被視為“貸款基準利率”,伴随貸款利率逐步下降,為了調節自身利潤,于是銀行業存款利率順勢下調。

居民更愛存錢

存款利率下降實則早有征兆。

根據融360統計,2021年6月改革後,銀行業定期存款短期利率持續上漲,長期利率斷崖式下跌後走勢平穩。直到2021年年底,2年、3年、5年期的存款平均利率相較于5月份分别環比下跌17.4BP、31.2BP、13.2BP。

自2022年4月央行确立存款利率市場化機制後,銀行業已經進行過一輪利率調整。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兩年期存款利率,已經下調到了2.25%,工商銀行下調到了2.5%。三年期存款利率,下調到了3.15%。

同時下調的還有大額存單利率,多家銀行的下調幅度普遍在10個基點或以上。大額存單的起存金額普遍在20萬甚至30萬元以上,利率也較高,一直被視作較為優質的存款産品。

在上海某城商行擔任理财經理的秦風表示,他所在銀行的3年大額存單利率為3.4%左右,起購資金為20萬。由于最近這項業務太過火爆,部分分行的起購門檻甚至漲到了40萬,“基本是‘秒殺’的狀态,App一上線沒幾分鐘就賣光了,客戶都要刷手速。”

城商行、地方銀行的存單利率通常略高于國有大行,因此也稱為近年來不少銀行客戶的儲蓄首選。

疫情以來,居民的存款意願持續上升。

根據央行數據,2022年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04萬億元,同比多增4750億元。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此前在研報中表示,2020年的經驗顯示,疫情會導緻居民存款同比增速上升,而且存款同比增速會在較高水平上保持一段時間。

央行近期發布的報告也能印證上述判斷,根據其2022年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在消費、儲蓄和投資意願方面,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54.7%,比上季增加2.9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3.7%,比上季減少1.0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21.6%,比上季減少1.9個百分點。

“愛存錢”的人多了,消費意願卻在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6.7%。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5%。

據魯政委觀察,企業投資意願尚弱,導緻企業存款期限長期化但融資期限短期化。

這也引發了他的擔憂,存款長期化、貸款短期化,加劇了資産端與負債端不匹配的問題。對于金融機構而言,私人部門存款意願更高、貸款意願更低,意味着貸存比監測指标的壓力将減輕,但金融機構不僅要面對“資産荒”的挑戰,也要面對平衡負債成本與資産收益的挑戰。

激勵私人部門“加杠杆”

經濟學家辜朝明将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經濟衰退歸因為“資産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由于經濟泡沫破滅,居民和企業資産大幅減值,令他們不得不節衣縮食償還債務。

當所有人的行為都以償還債務為終極目标時,經濟體中的借款人消失了。結果是,即便央行将利率降至零,也無人借款。大量資金囤積在金融體系當中,無法進入實體經濟。

儲蓄過多而投融資過少,導緻利率不斷下行,經濟陷入通縮,此時貨币政策,已經難以對經濟起到作用,更多是要靠财政政策發力,也就是由政府部門來加杠杆。

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撰文指出,個人消費和購房需求尚處于疲弱之态、預防性儲蓄傾向上升。

2022年1-5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收縮超過1萬億(-17.5%),受疫情和政策不确定性雙重沖擊,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自2021年7月以來僅有2個月實現了小幅同比正增長(1月和3月),企業加杠杆的意願不足。

“目前市場上居民和企業仍在降杠杆。市場對私人部門資産負債表衰退還存擔憂。”他認為,當前我國私人部門去杠杆的現象,與日本當年截然不同。我國并未發生經濟泡沫破裂,居民和企業也并未陷入“資不抵債”之境。

因此,他建議,要在财政政策上繼續發力,讓政府部門和國企加杠杆,以此起到引導和撬動的作用,為私人部門重新擴張資産負債表提供激勵。

(應受訪者要求,秦風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徐庭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