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甯夏固原市泾源縣泾河6号水壩,河道治理工人劉建國發現河中一條大魚蠕動,起初他和工友們以為發現了一隻草魚,走進一看這條魚體型巨大,還長着四肢,上網一搜得知這家夥是“娃娃魚”,劉建國連忙報警。
泾源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迅速趕赴現場,拉起警戒帶保護現場,同時向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上報,接到令後就近将這條“娃娃魚”放生于泾河上遊的二龍河。六盤山林業局野生保護專家拍照片、錄視頻,同時與複旦大學、中山大學教授在線進行鑒定,初步确定這條大魚為野生中國大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體長1.35米,頭顱寬0.23米,體重20公斤以上,年齡50歲左右。
“中華大鲵是兩栖動物,生活在淡水中。是中國特産的一種珍貴野生動物,俗稱“娃娃魚”。“娃娃魚”是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并延續下來的珍稀物種,也是現存最大的兩栖類動物,被稱為“活化石”。泾河泾源段水質清澈,生态俱佳具備中華大鲵的生存條件,六盤山林業局副局長王雙貴說“固原周邊一直沒有人工養殖中華大鲵,因此這條中華大鲵很可能是野生的。(中國日報甯夏記者站 胡冬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