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狗肉節”這天,狗肉沒缺席,但“狗”字卻躲藏了起來。“玉林第一家脆皮狗餐館”改名為“玉林第一家脆皮肉”。走在玉林的大街上,會看到貼着補丁的“X肉粉”“八仙X肉”“樟木X肉”之類的招牌,甚至連熱狗都受到影響,變成了“熱X”。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小安 編輯 / 楚明
“狗肉要來幾斤?”在玉林,當地服務員提着勺子問我。
6月21日,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開幕這天,我來到玉林,想看看“狗肉節”到底是怎樣一番景象。在當地最負盛名的“玉林第一家脆皮肉館”,晚飯時分,前來光顧的食客已經從店内擠到外面大街上。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穿過馬路。剛進店門,服務員看到我,便熱情地招呼我買狗肉。
狗肉40塊一斤,用比洗腳盆還大的鐵盆盛着,黑乎乎的,一塊挨着一塊,很難從外表上分辨出肉的類别,隻知道肯定是早就準備好的,且炖過多時了。
圖 / CFP
這對抵制者來說,不能算一個很好的成果。但架不住多年持續不斷的議論,玉林的狗肉市場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玉林第一家脆皮肉”,原來的店名叫作“玉林第一家脆皮狗餐館”。在2014年抵制得最厲害的時候,店老闆把招牌上的“狗”字遮住。去年幹脆換了招牌,把“狗”字徹底取消了。這一做法很快普及全城,并且影響至今。
如今走在玉林的大街上,會看到貼着補丁的“X肉粉”“八仙X肉”“樟木X肉”之類的招牌,甚至連熱狗都受到影響,變成了“熱X”。
這頗有些掩耳盜鈴的意味。
圖 / 來源網絡
另一種改變則發生在屠宰市場。當街殺活狗的行為被禁止了,各家店面也不被允許把整隻狗挂在店外以招攬顧客。往年現場殺狗地點位于玉林垌口市場,如今被悄悄轉移到了别處——如果你用普通話詢問殺狗市場的位置,當地人多是搖搖頭一笑了之,除非用地道的玉林話,才有人回應。
據說,近兩年當地狗市上出現了一種奇特的景觀,隻要見到拿着相機出現的陌生人,圍繞在狗市的本地人都會紛紛拿出相機将來者團團圍住,一頓猛拍,一邊拍一邊高聲喊着:“來吃狗肉啊,歡迎來吃狗肉。”
許多被圍住的人也會沉默地拿起相機與當地人互拍,一頓猛拍後,雙方又各自散去,這樣的畫面在狗肉節當天不斷重複着。
3“你究竟為什麼這麼愛吃狗肉?”從脆皮肉館裡走出來,我問陳高。
“也沒什麼愛不愛吃的,就是一種習俗。”他跟我繪聲繪色地講起各種狗肉吃法,我在一旁聽起來暗暗心驚。
這麼些年下來,他總結出來一條經驗,“喂粗糧的狗好吃,喂精糧的狗難吃”。
“什麼叫粗糧和精糧?”
“粗糧就是喂飯菜,精糧就是喂狗糧,喂狗糧的狗,肉吃起來有些發苦。”
當地人還把狗分為“肉狗”和“寵物狗”,常常說自己賣的是肉狗。
“其實根本就沒有肉狗這個品種,總之你把它像養豬那樣養就行了,長大就殺了吃。”
陳高不光吃狗,還要在網上與反對吃狗的人對抗。
自從2010年開始,這樣的對抗,就未停止過。
動物保護人士片山空,在一堆被去毛的狗面前下跪,控訴當地人吃狗的風俗。在這之後,天津一個動物保護者楊曉雲女士,專程在狗肉節當天趕往玉林,解救鐵籠裡待宰殺的狗。
愛狗人士甚至一度被當地人要挾買狗,“你不買我們就殺了它”。這些狗常常以比市場價格高得多的價格被愛狗人士解救。
玉林一家狗肉餐館員工正在販賣狗肉。圖 / CFP
而陳高這樣的吃狗者,正是愛狗人士的“眼中釘”。
“你這麼吃狗,自己養狗嗎?”我不禁問。
“我家就養了一條鬥牛犬品種的狗,養在屋頂的鐵籠子裡,也不用遛它,就給點飯菜,每周再從菜市場花幾塊錢買點豬下水給它加加餐,養了快一年了,現在随時可以吃。”
“你養了一年多,心裡會忍心嗎?”
“沒什麼忍不忍心的,在我心裡,它就跟養的豬是一樣的,殺豬殺狗,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區别。”他反問我,“你吃豬肉的時候,考慮過豬的感受嗎?”
我一時語噎,不知該如何回答他。
4再次走上街頭,已經是晚上9點。
在夏至這天,玉林時斷時續的陰雨停了,正是散步的好天氣。若是在别的城市,常常能看到有人在路邊牽狗散步。
但在玉林,我兩天都在街上逛,卻隻看到一個牽着狗散步的人。
遛狗的人姓黃,今年56歲。他養的是一隻雜交金毛。自從來到玉林,我對當地人養金毛這件事,産生了一種條件反射:養來就是為了吃它吧。
老黃的這隻金毛已經養了5年。他用極慢的步伐牽着狗,身邊的金毛也以同樣的速度前進,并不會跑來跑去撒尿、聞東西——一看就是相處多年了。
“其實,我養它最開始也是為了吃。”老黃頗為感慨。他的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剩他一人在家。他年輕時經常吃狗肉,覺得“吃了狗肉有力氣”。
這隻金毛是附近村子的親戚送的。一窩雜交的金毛狗都沒有逃脫成為盤中餐的命運——除了老黃的這一條。
“養得久了,它每天都陪我散散步,也真的有感情了。”老黃低頭看了看狗,眼睛裡流露出滿足感。他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小九”。玉林話裡,狗和九同音。
“那你還吃狗肉嗎?”我問老黃。
“也會吃。”
“為啥?”
“年年吃,從小吃習慣了。”
“小九也會殺了吃嗎?”
“不吃,小九舍不得吃。”老黃回答得十分果斷。
5在玉林生活了半輩子的老黃告訴我,這幾年聽到過各種反對吃狗肉的聲音,但今年的反對聲弱小了許多。
在垌口市場,一名商販說,往年有來砸門的、攝影的、鬧事的,人數規模都在數十人以上,今年則隻有零星的身影。
“上午的時候,兩個外國人在這邊拍照,我們就圍着他啦,拿手擋住鏡頭,不讓他拍,後來他們就走了。”商販說。今年的另一起反對行動發生在附近的廣場上,兩個身穿寫有“抵制玉林狗肉節”衣服的人,“站了一會兒就走了”。
“很可能是因為發現反對了這麼多年之後,沒什麼效果,就不來了。”陳高分析。
2017年6月,廣州愛狗人士在廣州白雲區攔車截下1000多隻待宰犬。圖 / 來源網絡
更多的硝煙,則出現在網絡上。
“網上一直有反對的,也有支持的,兩撥人互相打口水仗,從來沒有停止。”陳高說。
他混入“愛護狗狗貼吧”之中,依靠着多年來數以千計的發帖量,一度成為吧主之一。為了與愛狗人士作對,他當吧主的時候,把一篇賣狗肉的帖子加了精華,被貼吧的人以“支持商業廣告”的名義舉報,從此被撤銷了吧主職務。
同樣,反對者也跑到“玉林狗肉節貼吧”中,發帖控訴吃狗者的“殘忍、無情”。
如今,這兩個貼吧均沒有吧主,雙方互相罵戰,成為一片虛拟的戰場。
這場戰争至今未能分出勝負,卻造就了許多意料之外的結果——比如,玉林狗肉節的名氣,如今已經舉國皆知,甚至傳到海外。
來自玉林官方的說法是,在中國農曆夏至節氣食用荔枝和狗肉,是玉林市民間的一種飲食行為,屬于個人飲食偏好,不存在以食用狗肉為名的節慶活動。當地政府也從來沒有支持、組織、舉辦過所謂的“玉林狗肉節”。玉林市當地政府也從來沒有支持、組織、舉辦過所謂的“玉林狗肉節”。
但結果顯而易見,這樣的回應并不能使争議平息。
6盡管近幾年在新聞上看到過太多關于玉林狗肉節的故事和争議,但如果不是這次親自來到玉林,我還是很難明白當地人與狗肉的糾葛有多深。
玉林菜市場裡有一種獨有的香料組合,名叫“陳草八”,也就是陳皮、草果和八角,專門用來烹制狗肉。
當地人流傳的土話裡,許多諺語也跟狗肉脫離不了關系,比如“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和“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
人們眼中遊手好閑、無所事事的人,會被罵作“曬豉狗”。所謂“曬豉狗”,就是把曬幹的豆豉和狗肉一起炖,大意是“這個人沒什麼用,隻能當食材了”。
玉林的這些習俗與諺語,對于許多喜歡狗并且反對吃狗肉來說,會是一種冒犯。在他們眼裡,狗是人類的朋友,甚至可能親如家人。
愛狗觀念和食狗習俗之間的碰撞似乎永無盡頭。
深夜11點,玉林的狗肉餐館依然座無虛席,一盆狗肉在5分鐘内就會被食客搶購一空。街邊,許多商販開始打出沒有遮住“狗”字的招牌,還有人推車賣狗肉——就像各地街邊的羊肉串攤位一樣。
狗肉節的時候,狗肉餐館的生意都相當火爆。圖 / CFP
玉林人老黃牽着“小九”,順着沿江路走了一大圈。路邊不少行人對他投去目光,還有人拿起手機拍照。似乎在玉林狗肉節上遛狗,是一件頗為稀罕的事情。
他被人看得很不自在。起初,他打算買點狗肉打包回家吃,但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文中陳高為化名
每人互動
你怎麼看玉林的“荔枝狗肉節”?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尊重原創,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号(ID:meirirenwu)。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