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永大英語”!
七年級學生英語課堂注意力提升策略之我見
馮東俊 陳 靜
摘要:英語教師運用恰當策略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既是一種課堂管理藝術,又是一種教學手段。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筆者在觀察、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歸納東張西望型、三心二意型、懶洋洋型、明目張膽型等學生課堂注意力表現形态。以此為基礎,從教學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教師的激情和學生的意志等方面分析學生注意力的影響因素,進而提出課堂教學目标具體、指令動作清晰、站立朗讀、适時靜息、及時提醒、臨時調整座位等提升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策略。
關鍵詞:七年級學生;英語課堂;注意力;專注力;教學效果
在英語教學中,良好的教學效果受授課藝術、課程性質與難度、學生準備狀态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其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緊密相關。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學生往往學習效率高,效果較好,而注意力分散的學生學習效率低,效果相對較差。蘇霍姆林斯基(1984)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指出,控制注意力的問題,是教師工作中最精細的且研究不充分的領域之一。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總結體會,認為教師在課堂上運用恰當策略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既是一種課堂管理藝術,又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鑒于此,探讨英語課堂中學生注意力的提升策略,以期對英語教學有所借鑒。
一、學生英語課堂注意力表現形态
七年級學生處于小學與初中銜接階段,生理、心理、人際關系等方面呈現出新的特點,習慣養成、學習任務、内容與難度等對學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特點與要求,再加上學生的知識基礎、行為習慣,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在教學中發現,70人的班級僅有25%的學生能夠在40分鐘的課堂上保持相對持久的注意力,其餘學生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分散情況。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東張西望型
這類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很高的“警惕性”,時刻關注周圍的一切,不清楚自己在課堂上應做什麼,觀望周圍環境,也觀望教師,就是不能觀照學習内容。他們東張西望,不時交換一兩句簡單的話語,或者做一兩個擾亂别人的動作。
(二)三心二意型
這些學生看似在聽課,但除了擺出課堂學習内容,心不在焉地聽着教師講課外,手頭上還有其他“事務”,如被催交的其他學科作業,有時候突然想起有趣的事,立刻與身邊同學交談等,或者凝視某個方向冥想,被提問時,用“啊”“呀”回應或抿嘴一笑。做什麼事都是既想這樣又想那樣,表現出猶豫不決的神情。
(三)懶洋洋型
這類學生好似整天有睡不完的覺,眼神朦胧,或者對任何事情都不在乎,或趴着,或東倒西歪,整個人表現出無精打采的樣子。他沒有翻到要學習的課本内容,課本甚至沒有翻開。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明顯缺乏,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意志比較薄弱,吃不得苦,懶得将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任務上。
(四)明目張膽型
這類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安靜,手腳不停或時不時插嘴,幹擾正常的教學活動,随意打斷課堂進程,思維處于跳躍狀态,克制不住自己,自控能力差。對老師、同學不夠尊重、友好,自我意識比較強,以自我為中心,對課堂學習内容自然不會用心。
(五)專心緻志型
這類學生學習目标相對明确,自制力較強,能夠運用強大的學習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堅定的學習意志約束自己,課堂學習十分專注。他們抗幹擾能力較強,能夠抑制外界的幹擾,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學習的内容上,并随着教師的授課思路積極思考,參與課堂活動,學習效果比較明顯,學習成績比較優異。
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注意力的表現形态各異,有單一型的,也有綜合交叉型的。學生會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在某個階段專注力較強,而在某個階段專注力又有所下降;也會表現出一定的選擇性特征,面對不同學科或不同教師,會表現出不同的注意力狀态。教師隻有耐心、細緻地分析其中的原因及影響因素,采取可操作的有效策略,才可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二、學生英語課堂注意力的影響因素
總體來說,七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比小學生更具有穩定性、目的性和選擇性,能夠較長時間專注于學習任務和感興趣的事物。但是學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導緻他們的堅持性、獨立性不夠持久與強烈,注意力極易分散。進一步講,注意力不集中既有遺傳、神經系統因素,又有家庭、社會、心理和環境因素,當然也與教育教學内容、方式方法等有一定的聯系。根據教學觀察與研究分析發現,影響學生注意力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一)課堂教學目标
教學目标明确、可操作,學生容易找到方向感,不僅對教師,而且對自身可以起到定向的作用。明确的教學目标是學生注意力凝聚的焦點,體現了注意力的選擇性特征。
(二)教學内容
圍繞教學目标的教學内容豐富,環節緊湊,銜接自然,對于維持注意的穩定性有重要作用。貧乏、單調和靜止的學習内容容易導緻學生産生枯燥感和乏味感。久而久之,學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渙散。實踐表明,圖片、文字、音 / 視頻、活動等内容或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其注意力集中。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隻有當圖片、文字、音 / 視頻、活動緊緊圍繞教學目标設計,且相互之間銜接自然、緊湊時,才會對吸引注意力起正向作用。
(三)教學方式方法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容易增強學生學習的興奮程度。當教師圍繞所授課程内容或主題靈活使用講授、對話、小組合作、個人展示等形式時,學生不易産生疲勞感,其注意力也會得以持續和穩定。而單一的授課方式會導緻課堂氣氛沉悶,時間久了,學生提不起興趣,注意力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教師的激情
課堂上激情高昂、狀态投入的教師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學生會自主地随着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容易集中注意力。而松松垮垮的教師形象往往會産生散漫的課堂氛圍,維持學生的注意力會變得很難。
(五)學生的意志
學習動力強、學習意志堅定的學生善于控制自己的努力方向,能夠和各種幹擾作鬥争,容易維持注意力。相反,學習意志薄弱的學生學習興趣較低,較難長時間維持注意力。
教師隻有精心鑽研課堂、課程、學生和教師自身等因素,結合教學目标與内容,想方設法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注意力訓練,才能幫助其不斷增強注意力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
三、學生英語課堂注意力提升策略
實踐證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良好教學效果與質量的前提條件,有助于學生思維、情感、意志的良性發展。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英語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而且要有意識地訓練和提升他們的專注力。通過教學實踐發現,采用如下策略能有效促進學生注意力的提高。
(一)課堂教學目标具體
教學目标簡潔明了,可操作性強,容易使學生将關注點集中在學習内容上,而模糊的目标陳述往往會導緻學生陷入無所适從的境況。在教學過程中對拼讀單詞、朗讀對話和閱讀課文格外重視,目标簡單易操作,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活動,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顯著提高。
(二)指令動作清晰
動作指令清晰,能夠促進學生手、腦、眼、耳、口等感覺器官的參與和協調發展。在教學中,讓學生按照“拿出課本,翻到第X頁,右手食指指着……(要讀的内容),眼睛盯着……,耳朵聽着……,腦子想着……,嘴裡念着……”口令操作,經常反複訓練,時間久了,學生就能明白課堂應有的動作,減少無關動作,明顯提高專注力。
(三)站立朗讀
學好英語離不開朗讀與背誦。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願意再現,模仿力強。教師應憑借紮實的語音基本功,在“讀”上下工夫,經常性地開展領讀、範讀、聽讀、齊讀、分組讀等形式的朗讀練習。要求學生朗讀時面對面,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克服懶惰心理,另一方面使學生之間可以以朗讀的形式互相學習與模仿。
(四)适時靜思
學生注意力分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疲勞感的産生。疲勞感會幹擾學生注意力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影響他們的專注程度。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學情來組織學生進行1—3分鐘的靜思,稍作休息後,再接着開展學習活動,從而保證學生精力充沛和注意力集中。
(五)及時提醒
七年級學生自控能力弱,但也易于塑造。教師要及時感知并發現學生注意力狀況,及時采取靈活但又不影響全班學生或教學進度的方式方法提醒學生糾偏,使其注意力迅速轉移到正在進行的教學任務或活動中來,且要做到反複提醒,防止反彈和半途而廢。
(六)臨時調整座位
雖然學生的座位是相對固定的,但是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及學生注意力情況,對座位進行必要的臨時調整。如果遇到有個别學生“不懷好意”地幹擾鄰近學生,或者個别學生的視力較差,或者學生性格互補等情況,教師可以适時調整座位,有效改善學生的注意力狀況,消除一些幹擾源,力争使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都圍繞課堂重心開展學習活動。
(七)充滿激情
教師飽滿的精神狀态和投入狀态會對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促進作用。由于學生很容易接受暗示,教師飽滿的激情對他們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促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既要把知識講清楚,又要通過領讀、範讀,抑揚頓挫地向學生展示英語朗讀的魅力。教師隻有将個人激情通過英語的語音、語調展現出來,才能使學生感悟到英語學科的美妙,從而沉浸在英語學習中,增強注意力。
結語
英國教育家洛克(Locke)在《教育漫話》中指出:教師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英語教師應認真研究學生英語學習特點,細緻觀察并分析學生的注意力狀況,深明其中的原因,不斷研究将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的策略與方法,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
引用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 1984. 給教師的建議 [M]. 杜殿刊,譯.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86-88.
(本文首次發表在《英語教師》2021年第19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