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 吳雨欣綜合報道
7月1日,南昌大學在官方主頁發布了由江西省教育廳核準的《南昌大學章程》,章程中表述“學校名稱為南昌大學,英譯為NANCHA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消息一出,南京大學的師生坐不住了:“你叫南大,我們叫什麼?”
7月2日,南京大學有關方面也在校園BBS“校長信箱”版回應,表示“學校已向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廳表示了我校及廣大師生對此事的嚴重關切。”南京大學的師生指出,去年12月,《南京大學章程》經教育部核準布,章程的第一章第二條就已規定 “學校名稱為南京大學,簡稱南大;英文校名為NANJING UNIVERSITY,英文校名縮寫為NJU。”
對兩校簡稱之争,教育部表示,目前,對高校章程中關于簡稱的具體做法還未有詳細規定,但希望雙方能規避引發校名争議的情況出現,協商妥善解決此事。
“我有商标我怕誰”
對于南昌大學,在人們的口中有“南大”“昌大”“江大”“江工大”等多個簡稱,對此,南昌大學有關負責人此前曾有表态:“昌大”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内為了區别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的簡稱,而“南大”是被叫得最為習慣的簡稱,南京大學在章程中明确簡稱“南大”并不影響人們叫南昌大學為“南大”。
不影響是因為同樣也被稱為“南大”的南京大學師生不知情,當南昌大學在官方主頁發布《南昌大學章程》,确定“南大”為其簡稱後,南京大學的師生炸開了鍋,認為南昌大學在南京大學已經規定“南大”為簡稱後,還繼續使用“南大”簡稱,是因為學校太爛,底氣不足,有攀附南京大學名氣之嫌。
對此,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首席專家勞凱聲教授介紹,簡稱并不是一個正規的稱呼,是為了人們口頭語言方便而使用的一種稱呼,目前《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等都未具體規定高校簡稱的具體做法。北京大學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湛中樂教授則認為,高等教育法中并沒有規定簡稱,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的全稱。至于高校簡稱一般是遵從習慣,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究竟所指為何,需要看具體語境。
本來,高校簡稱隻是遵從習慣,看具體語境,雙方在口水戰中算是打個平手。沒想到,南京大學把大招留到了後面。原來,早在2011年南京大學就申請注冊了“南大”商标。不少網友轉向支持南京大學,認為既然南京大學搶先注冊了商标,就意味着“南大”這個簡稱非南京大學莫屬,南昌大學如果使用就侵犯了知識産權。
事實上,南昌大學也注冊過不少商标,不過不是“南大”而是 “昌大”。更有人指出,南昌大學的校歌裡寫着“巍巍昌大”,已經稱自己“昌大”了,又何必改呢?于是在這場高校簡稱口水戰後期,南昌大學漸漸有些站不住理了,學生在網上回罵時明顯底氣不足,撕來撕去就不提商标。
你的簡稱被搶了嗎
其實,高校簡稱争論由來已久,因為地域及習慣原因,這些簡稱很難從人們口中去掉。例如山東大學和山西大學,簡稱都是“山大”;東南大學和東北大學,簡稱都是“東大”;河北大學和河南大學簡稱都是“河大”;西北大學和西南大學,都在争“西大”;但國内以“南”字開頭的大學,一般都會回避“南”字,比如南通大學一般簡稱“通大”;提起“華師”,更是傻傻分不清楚,有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武漢市民首先會想到華中師範大學,上海市民會想到華東師範大學,廣州市民則會想到華南師範大學。
另有消息稱,武漢7所高校也都在章程明确規定了中文簡稱: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華中師範大學簡稱“華中師大”,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簡稱“中南大”,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簡稱“地大”。諸多同學又暈了,紛紛艾特(@)位于南京的中南大學,“以後你們家就隻能簡稱中南大學了!”
利益驅動的名利之争
在“南大”的口水戰中,亦有不少持中立态度的校友,他們認為高校簡稱重名純屬正常,不必多慮。簡稱更多的是在凝聚一種感情,寄托着師生某種特殊的情感,每一所大學都想獨享相對響亮、好聽的簡稱,把校名簡稱作為學校文化遺産的一部分,以區别于其他高校。至于簡稱到底喊的是誰,大家心裡清楚就行了。
既然簡稱重名由來已久,那麼多重名的學校,為何不見他們撕起來,獨獨“南大”之争冒了頭?對此,有人指出“南大”之所以如此搶手,很可能是因為其在字面上有與“北大”分庭抗禮的含義。“南大”之争背後還是為了招生需要,增加社會認知和品牌宣傳,用一廂情願的行政思維通過簡稱達成某種“名頭溢價”。從某些層面上來說,就是利益驅動延伸而來的名利之争。
前幾日,北大、清華搶生源的事剛落幕。高校之争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罵罵更健康”之意。但究其根本,兩件事反映出的均是高校厚此薄彼,忘了大學根本。不想方設法提高自身學校的實力、影響力,拉來高考狀元赢了簡稱又能如何,還不是一樣被公衆狠狠打了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