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發朋友圈了?
不知道這篇文章是否會出現在朋友圈轉帖裡,現代技術的不斷革新,各種補丁和版本更新,好像并沒有讓朋友越來越多,讓交流越來越暢通,反而加深了倦意,讓伸出的手指頻頻滑走,敲出的話語被逐一清除。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這條溝通的通道,并沒有因為走的人越來越多而人聲鼎沸,反而因為思慮太多,成為了一種社交負擔。
有人說朋友圈停滞生活,散發焦慮,也有人質疑很多人用朋友圈逃避現實,以至于現在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他們拿出蔡康永的話作為證詞“我甯願相信他們(不發圈的朋友)是把大部分的心力去對付真實的生活。“試圖證明不發圈更好。
你以為你看到的真的是你看到的嗎?
我不想去反駁,但我想要表達的一個基本邏輯是,事物都有雙面性。發圈的可能隻是遇到快樂想和大家分享,碰到了教訓想告訴大家預防;不發圈的可能确實是把心力去對付真實的生活了,但是他的生活可能在微博,頭條上,也可能在抖音,吃雞上,所以蔡康永用了“甯願”和“對付”這組詞,說明他也不太相信,他也覺得真實的生活未必美好,但是他的涵養和善良,讓他說出這句讓人感到溫暖的回答。
平常人生,沒有那麼多的粉飾太平,也沒有那麼多的蕩氣回腸。自己的小心情,不發又騷動,發了怕矯情。曬曬娃的日常,怕敷衍的贊美,又怕無端的指責。自己的最愛,并不是别人的心頭好,别人的人生,也隻是他人的寫照。所以,在發每一條之前,也許可以問問自己,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這一條,發,還是不發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