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晏殊的第七子,與晏殊并稱“二晏”;他的小令獨步當時的文壇,被稱為“宋詞小令第一”。他看透世态炎涼和人情冷暖,卻是情癡,用盡一生著相思。因為“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不二絕唱,他被世人熟知。
1038年,晏幾道出生,四年後,他的父親晏殊被宋仁宗授予宰相一職。可以說,晏殊出生于錦衣玉食,成長于绮羅珠翠,“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骢馬”。他7歲寫文章,14歲中進士,金玉其外又錦繡其中。但他這種逍遙自在的日子在晏殊去世後,悄然而下。
他個性清高,不會為了取悅旁人而改變,亦不能以世間的尺度來規範。他本可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那時他的六個哥哥都已入仕,範仲淹、王安石、韓琦、富弼、歐陽修,這些當朝名流均出自晏殊門下,身為副相的富弼還是他的姐夫,但是他沒有,許是他不想面對仕途顯貴,也許是他不想掩飾對污濁官場的不屑。
他無心仕途,卻承繼了父親晏殊的才情,但小山詞更濃摯沉婉。他的詞多為女子而寫,蓮、鴻、蘋、雲是他詞中的常客。在他心裡,女孩是這污濁世間的清新美好,出身世家的人中,和他想法一緻的大概隻有賈寶玉了。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顔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别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這首《鹧鸪天》是與一位女子久别重逢後寫的。上片描寫極其絢爛的當年歡聚盛況,下片叙說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
第一步,撩。遇見喜歡的人不容易,錯過了可以就再也碰不到了,那麼該怎樣向對方發出信号呢?晏幾道說“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你能來陪我度過漫漫長夜嗎?
怎麼回答“你想不想我”?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不知多少人栽了跟頭。看看晏幾道怎麼回答: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多年未見,你該怎樣表達驚喜?晏幾道教科書式的說法——“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我要舉起銀燈好好看看你,我不是在做夢吧!試問這樣深情的話,哪個女孩不心動?
不過,愛情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情,一方深情,另一方不來電也沒有辦法。晏殊的态度就是不抱怨、不糾纏,做一個合格的前任,“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
縱情詩詞又如何?兒女情長又如何?他并不缺豪邁氣概,權勢強迫不了他,人情不能綁架他,他交友、作詞,始終隻問自己内心。
權傾朝野的蔡京請他出山填詞,迫于無奈他去了,他也寫了,但那兩首《鹧鸪天》哪裡能夠看到蔡京的影子?
元豐二三年間,他與黃庭堅相聚京城時,常常約在寄照房,推杯換盞,詩詞相和,縱論時勢,意氣縱橫。醉了就倒在酒家垆邊,醒着就同榻秉燭夜談,他們兩人一樣的不願同流合污;一樣的但依本心,莫問前程。
如果他圓融一點、通透一點,他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的,但是他沒有,堅持本心,他的一顆赤子之心,就像一個孩子。
1110年,晏幾道安然此時,留下的《小山詞》亘古流傳。
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