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眩暈的幾種疾病的鑒别

眩暈的幾種疾病的鑒别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16 11:02:04

眩暈的幾種疾病的鑒别(眩暈發病誘因及應對策略)1

作者:單希征,王恩彤,王鵬,王甯

一些眩暈疾病的發病或其眩暈發作可由許多因素誘發,這些誘發因素貫穿于眩暈疾病的整個過程,影響眩暈的發病、發展及康複,包括眩暈的發作頻率、症狀程度與時程以及康複。因此有必要對這些眩暈誘發因素進行認真調查、研究、梳理和總結,就如何避免和消除這些眩暈誘發因素提出一些應對策略,對于提高眩暈疾病的診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眩暈誘發因素

一些眩暈患者的眩暈症狀可由某些因素所誘發或加重,這些誘發因素可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大類。

(一)特異性誘發因素 1.頭位變化:一些特異性的頭位變化,如在床上翻身或轉頭、起床或躺下、仰頭或低頭等,可誘使患者出現眩暈發作,其頭位變化通常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且頭位變化刺激與所誘發的眩暈症狀存在時間上的一緻性。這類位置性眩暈最常見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也可見于其他眩暈疾病,如前庭性偏頭痛(VM)和梅尼埃病(MD)或中樞性位置性眩暈。


2.頭部運動:一些眩暈患者可伴頭動誘發性眩暈,頭部運動可誘發或加重其眩暈症狀,表現為對頭部運動的不耐受。頭動刺激與所誘發的眩暈症狀也存在時間上的一緻性,但與位置性眩暈不同的是,這些頭動不具有特定的運動方向,各方向的頭動刺激均可誘發或加重眩暈症狀。頭動誘發性眩暈常見于VM、雙側前庭病、前庭陣發症等疾病,頭動也可使持續性姿勢感知性頭暈(PPPD)患者的症狀加重。VM、BPPV和MD等前庭疾病患者對運動刺激的敏感性和運動病發生率均明顯增加。


3.視覺刺激:在一些眩暈疾病中,反複性視覺刺激或視動性刺激常可誘發或加重其眩暈症狀,如VM患者暴露于大視野或複雜視覺環境(大超市)時,可出現視覺誘發性頭暈,其發生率達40%以上。視覺運動刺激也會誘發或加重PPPD患者的頭暈或不穩症狀。此外,運動病不僅可因身體暴露于車、船、飛機等真實運動刺激時誘發,也可因視覺運動刺激引起,即視覺誘發性運動病。

4.聲音刺激:一些眩暈疾病患者對聲音刺激過度敏感,聲音刺激可誘發或加重其眩暈症狀,如VM和MD患者會表現出畏聲症狀,上半規管裂綜合征患者可由強聲刺激誘發眩暈發作(Tullio現象)。

5.壓力刺激:在一些眩暈疾病中,如上半規管裂綜合征、外淋巴瘘等“第三窗疾病”,來自中耳或顱内的壓力刺激,如用力屏氣、咳嗽、打噴嚏、擤鼻涕和捏鼻鼓氣,可誘發其出現眩暈症狀(Hennebert征)。

6.體位變化:眩暈症狀可因起身,即從卧位到坐位或站位,或從坐位到站位,這一體位變化而誘發,也可随着坐下或躺下而消退。這種誘發性眩暈症狀最常見于血流動力性直立性眩暈或頭暈,多由體位改變所緻的直立性低血壓或心動過速而引起,也可由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暈厥前狀态、血容量降低或抗高血壓藥物不良反應所緻。

7.其他:還有一些因素也可誘發或加重某些患者的眩暈症狀。如頸性眩暈患者,頸部轉動可誘發其眩暈發作。在某些特殊場景或空間狹小情境下,如在MR、CT檢查時或在電梯、狹小的房間或飛機裡,一些PPPD患者可誘發驚恐性眩暈發作。

(二)非特異性誘發因素 1.過度疲勞:勞累是常見的眩暈誘發因素。由于工作和生活負擔的增加,過度疲勞作為眩暈誘發因素更為常見,如BPPV發病前存在過度疲勞者可占50%。VM症狀發作也可因過度疲勞誘發。疲勞也是MD和良性複發性眩暈發作的常見誘因。


2.情緒及精神心理:眩暈或頭暈與精神心理疾病關系密切。眩暈患者可因眩暈症狀的存在或反複發作而出現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問題。近半數眩暈或頭暈患者合并焦慮、驚恐性疾病、軀體性疾病和情感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尤其是BPPV、VM、MD和前庭陣發症等發作性眩暈疾病,以及前庭神經炎、PPPD合并精神心理疾病者較常見。

而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也常出現眩暈或頭暈症狀。在許多眩暈患者中,精神緊張或情緒波動(着急或生氣)、焦慮、抑郁和思慮過度等為其眩暈或頭暈發作之誘因。精神緊張和情緒為BPPV的發病誘因,且情緒還會增加BPPV的患病風險。情緒因素亦是VM症狀發作的常見誘因,精神緊張/情緒不安也是MD和良性複發性眩暈發作的常見誘因。PPPD亦常由情緒因素所誘發,研究顯示,約15%PPPD患者的焦慮症狀可能為其發病之誘因。


3.睡眠障礙:前庭功能與睡眠之間關系密切,前庭疾病可導緻睡眠紊亂。研究顯示,BPPV、VM、MD、前庭神經炎和心理性頭暈患者均伴有睡眠紊亂與睡眠質量下降。睡眠剝奪和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功能障礙也可引起前庭眼動和姿勢控制的改變。

睡眠功能障礙也與眩暈或頭暈關系密切,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發生眩暈或頭暈的風險明顯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BPPV、MD和前庭神經炎等外周性前庭疾病的發生率分别是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7.3倍、3.6倍和9.5倍。

從事夜班工作的醫護人員因睡眠功能紊亂發生BPPV的風險明顯增加。失眠是眩暈患者眩暈發作之誘因,睡眠不足是VM患者眩暈發作的常見誘因,睡眠呼吸暫停是MD和VM發作的潛在誘因,睡眠呼吸暫停未予治療則影響MD和VM的治療效果。

4.飲食:某些飲食也可成為一些患者眩暈發作的誘發因素。

①酒:酒精可緻血管收縮,降低内耳血流。過度飲酒對前庭系統有明顯損害,不僅會産生酒精性眼震,還會誘發眩暈、頭暈或不穩症狀。

②咖啡、可可:二者均含有咖啡因或可可堿,屬食用興奮劑,可通過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與興奮作用誘發眩暈。咖啡還會引起血管收縮而降低内耳血流,通過影響血管的舒縮性和前庭系統的血供而誘發眩暈。

③茶:茶葉中含有茶堿及咖啡因,濃茶中咖啡因含量更高。過量飲茶或喝濃茶可誘發眩暈症狀。飲食性誘發因素在VM患者中尤為突出。誘發兒童偏頭痛發作的常見飲食包括巧克力(75%)、奶酪(48%)、柑橘(30%)和酒精飲料(25%)。

系統評價顯示,VM涉及30餘種飲食性誘發因素。一些VM患者飲用紅酒、咖啡或進食巧克力、可可、奶酪等均會誘發眩暈發作。部分食物也是MD的發病誘因,如過鹹的食品及咖啡、紅酒等可誘發或加重MD的眩暈症狀。高鹽飲食會加重MD等積水性耳病的内淋巴積水,進而誘發或加重其眩暈症狀。因此,當前的MD診療指南建議對患者限制鈉鹽的攝入。飲食成為MD之誘因可能與患者對這些食物過敏有關,含有谷蛋白的麥類飲食為MD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

5.季節:季節、天氣因素也會影響眩暈或頭暈症狀發作。如在熱帶地區的巴西,急診眩暈或頭暈病例分布存在季節差别,眩暈在晚冬和春季較常見,與相應季節的濕度和降水量呈負相關;頭暈則在夏季多見,也與季節的溫度和降水量關系密切,與大氣壓之間呈負相關。BPPV和MD等發病也存在季節性差異,如BPPV在不同的季節及月份的發生率不同。不同季節、月份的大氣壓變化可能與BPPV的發病有關。

在北京,冬春季節為BPPV就診患者較多的季節,可能與氣溫較低有關。但在中東地區的伊拉克,6-9月較其他月份的BPPV病例明顯增多,可能與氣溫升高有關。BPPV發病的季節及月份差别受日照量和體内維生素D水平的影響。天氣變化還會影響MD症狀發作,大氣壓降低和濕度增加可加重或誘發MD發作。大氣壓的變化可傳遞到中耳及内耳,與MD眩暈發作的關系尤為密切。

季節性變态反應也是MD的發病誘因。然而研究顯示,BPPV患者的就診月份或季節分布無明顯差别,BPPV、MD和前庭神經炎等前庭疾病的全年就診分布均勻,并無明顯的季節性差異。

6.其他:

①眩暈疾病和偏頭痛關系密切,尤其是VM或兒童VM、MD、良性陣發性眩暈或兒童複發性眩暈、PPPD等眩暈性疾病,約20%的MD患者伴有偏頭痛,約50%的PPPD患者伴有偏頭痛症狀,偏頭痛是這些眩暈疾病的發病誘因。

②一些女性患者的眩暈或頭暈發作與其月經周期關系密切。在絕經前後及絕經後,女性頭暈有較高的發生率。患者常在經前、經期或經後出現眩暈發作或症狀加重。月經期也是MD和良性複發性眩暈發作的常見誘因。

③體育鍛煉可誘發前庭症狀,其中最常見的是頭動相關性前庭症狀,如伴發頭暈、視覺震蕩或視物模糊等。體育鍛煉誘發的頭暈有時也可提示存在某些循環性疾病,如貧血、心肌病、肺病(哮喘、肺水腫)、肺動脈高壓、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或心瓣膜病等。


避免眩暈誘發因素的應對策略

眩暈誘發因素的問診及判定不僅有助于對眩暈疾病的診斷與鑒别診斷,避免或減少這些誘發因素也是有效的眩暈防治手段。在眩暈診治工作中總結出以下應對策略。

1.調整精神與生活狀态:由于情緒、精神與心理因素與眩暈發作關系密切,患者應保持樂觀的情緒、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态、平和的心态及健康的生活狀态,積極參與社交活動,融入社會,消除負面的精神、壓力、情緒和心理因素的不利影響,以減少眩暈發作。

2.修正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①作息規律,避免熬夜,保持适當的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量,及時對MD和VM等眩暈患者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暫停進行評價及治療。②避免寒冷刺激,預防感冒,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

③長時間坐卧不利于眩暈疾病的康複,應積極鍛煉身體,但需注意選擇适當的運動形式及活動量,避免過度疲勞。宜腦力與體力活動相結合,勤于用腦,樂于動腿,走步鍛煉、跳舞、太極拳、八段錦等均是較好的鍛煉形式。

④避免持久站立、突然站起、快速頭動,回避強光、噪聲。

⑤合理膳食,尤其是VM和MD患者,注意進食可能誘發眩暈發作的食物,低鹽膳食,避免過量飲酒、飲茶,少飲咖啡、可可。BPPV患者則可适量補充維生素D及鈣。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不良情緒或飲食等誘發因素,均可作為VM的非藥物治療方法。

對疑為VM的患者,就是否存在可能的飲食性誘因,如咖啡、紅酒、巧克力和奶酪等進行評,必要時行食品過敏原檢測。VM患者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包括安睡、适度鍛煉身體、用餐規律和避免飲食誘因,其頭暈和偏頭痛症狀可得到有效改善。規律的生活方式與飲食調整也是MD的一線防治手段。為減少MD發作,患者應規律生活,避免精神緊張、疲勞和睡眠不足以及大氣壓變化等可能的誘因,避免飲食性誘因,采用低鹽低鈉飲食,限制飲用酒和咖啡。

3.“防暈七言訣”:充實不累,勞逸結合;走路做操,生活規則;不喝咖啡,不用可可;戒煙戒酒,濃茶少喝;低鹽飲食,補鈣為妥;心情美好,不急不火;睡眠充足,胸懷淵博。“防暈七言訣”是筆者在多年的眩暈診療工作中,通過與眩暈患者的細心交流,對眩暈誘發因素的不斷總結梳理而成。雖然隻有簡單的七句話,但其内容體現了常見的非特異性眩暈誘發因素及簡要的應對方法,眩暈患者遵循将大有裨益。

4.心理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醫護人員是眩暈患者最好的心理咨詢師,須注重對患者的心理疏導。當伴有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礙和睡眠障礙的眩暈患者進入自身不良循環狀态時,僅憑自身調整往往難以使症狀得到緩解,此時可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如積極治療頭暈患者的焦慮症狀則有助于改善其頭暈症狀。前庭物理治療也是眩暈或頭暈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可應用前庭康複訓練、視pressure-聽覺生物反饋治療、神經系統功能調控治療等。

結 語

強調全結構鍊的眩暈診療體系克服眩暈誘發因素,包括診斷、治療、康複、複診、随訪和管理等環節。

加強眩暈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建立眩暈患者的管理平台,有效進行眩暈知識的咨詢、指導和醫患互動,使患者了解并克服眩暈的誘發因素。

重點關注眩暈反複發作的患者,查找其誘發因素,制訂個性化的康複治療方案。

北京醫學,2022年第44卷第8期

END————————————————————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臨床病例經驗分享】、【看大咖學術視頻】、【收獲更多實用幹貨】,你可以加入我們關注真的不走丢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