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又是一年開漁節,象山石浦漁港熱鬧依舊,漁港中路的景觀帶以及對面銅瓦門大橋兩側的山坡上,人山人海。遊客們一茬茬從車上下來,就連本地的漁民也攜家帶口過來看熱鬧。
這是屬于漁民的狂歡節。中國十大節慶、中國最具特色的民間節日之一,絕不是憑空得來的。
47歲的潘先生帶着妻子,提前一小時就找了個視野很好的觀看點,靜靜地看着漁港裡千帆待發,旌旗飄飄的壯觀景象。
“我平時在外面辦廠,已經有好幾年沒回來看開漁節了。”潘先生就是東門漁村人,不過他14歲就離開家鄉了。
“前幾屆開漁節我都去看過,那時候還來過很多明星。當時,開漁節在皇城沙灘舉行,晚上還有演唱會。幾百塊的門票大家都在搶。”潘先生說。
潘先生感慨,現在的開漁節更加綠色環保,老百姓的參與度更高,每年還會舉辦一些論壇。“經濟發展了,很多老漁民也退休了,年輕人成為主角,大家的選擇更加多元。”
同樣來自東門漁村的黃挺一家世代捕魚。今年39歲的黃挺幾年前新購的單拖船價格高達700萬元。出發前,他已經給船加滿了油,還儲備了很多冰塊。這些足以在海上堅持一個月。
12點準時開船,黃挺駕駛的浙象漁30333成為頭船,帶領着村裡的其他漁船,浩浩蕩蕩穿過銅瓦門,駛向東海,與之同行的還有“青年号”、“快樂再出發”号兩艘遊艇。“因為受到台風南瑪都外圍的影響,我們準備到附近的魚山漁場捕撈兩網,明後天還要回來避風的。”
黃挺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東門漁村是石浦第一漁村,但是像他這樣三四十歲的漁民隻有20多個,更多的年輕人考上大學,就出去工作了。他希望年輕一代可以回到象山,不一定要打漁,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的創業來建設家鄉。
據了解,今年以來,為了推動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象山縣啟動了老舊漁船“減船轉産”行動,截至8月初,已完成減船(安全隐患突出的老舊漁船)538艘,目前象山縣共有在冊漁船2513艘。
象山縣水利與漁業局相關人士表示,“減船轉産”堅持漁民自願和政府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所有主動上交功率指标、減船拆解的漁船均按照規定,享受補助政策。
碧海藍天也是金山銀山。采訪中,相關負責人多次表示,某種意義上,減船轉産也是為了保護和修複海洋資源,發展海洋藍碳。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開漁節注入了更多的青年元素。事實上,象山縣提出打造“青年與海”城市品牌後,相關活動将緊鑼密鼓展開(四大闆塊為海洋科創、海洋文化、海洋運動、海洋環保),線上線下共計55項。
其中,首屆中國(象山)漁光藝術節的諸多活動就設在石浦漁港。今天,人們期待已久的原創音樂劇《漁老大》完成線上首演。
這部劇取材自象山石浦的真實故事,表現了漁民與大海的關系。記者也觀看了該劇的錄制,“三月不打鳥,四月不打魚。”象山漁民當年按手印呼籲休漁,這才有了休漁政策以及後來的開漁節。
“青年與海是一個開放的主題。如同我們的開漁節,越辦越年輕。”象山縣有關負責人表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