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南陽方言俗語大全

南陽方言俗語大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0:36:18

南陽方言俗語大全?南陽方言非常有趣,不扒拉扒拉,不叨對叨對,有些記憶都模糊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南陽方言俗語大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南陽方言俗語大全(南陽方言非常有趣)1

南陽方言俗語大全

南陽方言非常有趣,不扒拉扒拉,不叨對叨對,有些記憶都模糊了。

比如南陽把開玩笑叫“打渣子”,把滑稽逗趣叫“焦毛”,把行為冒失叫“燒包兒”,把扭過身叫“邁臉兒”,把說話不靠譜的人叫“夜壺貨”,把不正當事情叫“歪馬邪道”,把不務正業叫“溜光”,把愛耍心眼的精明叫“猴跳”,把故作風情、賣弄之态叫“浪擺”,把迅速跑掉叫“瓦開就跑”,把黑漆漆叫“黑兒麻眼兒”,把過了中午叫“晌午錯”等等。

其實很多南陽方言很多是有來路的,細想想還很文雅。

南陽有個方言叫“不識厭兒”,意思是太貪心,不滿足。這裡“厭”是個文言詞,跟“貪得無厭”的“厭”一個意思。先秦時期成書的《左傳》中,就多次出現過“何厭之有”,指責人貪婪、不易滿足。

南陽方言中還有個詞叫“讓”。比如:那個老刁婆難說話,一開口就讓人。南陽方言中“讓”就有責備的意思,批評人叫“讓人”,受批評叫“挨讓”。“讓”的這個意思在東漢成書的《說文解字》中就有:“讓,相責讓也”。但是,當時現在很多語境中被不明就裡地換成了“嚷”,隻作吵鬧喊叫講了。

還有些南陽方言,聽起來很土,實際上都是有來頭的。

比如南陽人把性格執拗、固執稱為“别”,其實真正的字是“【忄敝】”。金代戲曲家董解元《西廂記諸官調》:“先生好性【忄敝】,衆人都煩惱,偏你倆懲歡悅。” 南陽方言裡稱執拗、固執的人叫【忄敝】子,說他們“【忄敝】角棱三”。(作者,李青友)

明代狀元楊慎在他的《丹鉛總錄》中說:“早霞紅丢丢,晌午雨浏浏。晚霞紅丢丢,早晨大日頭。” 南陽方言中常說“紅丢丢”,也說“紅不丢丢”,都是一個意思。例如: 一樹蘋果紅丢丢的,眼氣人!

南陽一些方言原始崇拜的味兒很濃,很不好替代。

南陽方言稱太陽叫“老爺兒”,例如:今天老爺兒,熱哩很!稱太陽為“老爺兒”,這跟小朋友稱太陽為“太陽公公”一個道理。“萬物生長靠太陽”,“天下之物,莫正于日”,對太陽的崇拜是一種原始崇拜、自然崇拜,不知不覺融入語言中了。 (作者,李青友)

南陽方言稱天為“老天爺”,把天人格化了。這也是一種原始崇拜,認為天有無窮無盡的力量,甚至肯定說“老天爺”就是玉皇大帝。

讀古典名著,也會發現一些和南陽方言對應詞語。

《紅樓夢》第2回中:“一面說,一面讓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來。”這裡面的“整”,就是準備、置辦的意思。這個“整”在南陽方言中搭配能力非常強悍,簡直是萬能詞彙,例如:整事、整人、整不成、胡整、整輛汽車、整件衣服等等。《紅樓夢》第66回中:“尤三姐笑道:主子寬了,你們又這樣;嚴了,又抱怨,可知你們難纏。”南陽方言中還有“難纏”一詞,就是不好說話,難以溝通,甚至有點不講理的意味。 (作者,李青友)

更有趣的是《西遊記》中對應出來的一些南陽方言。吳承恩在新野當過縣令,後來寫《西遊記》融入了很多南陽特别是新野的方言。比如說新野方言中“愛小”,是貪占小便宜的意思。《西遊記》第50回中就有“出家人不要這等愛小”,“不期我這兩個徒弟愛小”的句子。南陽方言中說“買嘴吃”,就是買零食吃的意思。《西遊記》第76回中有“我舍不得買了嘴吃”的句子。方言中說“刺鬧”,就是心裡憋屈、不情願又不講出來。《西遊記》第52回中有“刺鬧我也”的句子。《西遊記》還稱鳥為“蟲翳(yi)”,南陽方言至今還是這樣叫。

南陽還有一些方言非常形象,好讀不好寫。比如“嫑”。這個字在南陽有兩種讀音,宛東一帶有讀bao,意思是不要,這有點音韻學中反切的味道;還有讀bai,有人認為是“白”,意思還是不要,比如:嫑來這套、嫑給我、嫑慌!還有這個字,讀“mang”,意思是門外的空地,或者門前區域。 (作者,李青友)

南陽還有一些方言字不奇怪,讀音卻非常任性。

比如說,披、泌、筆等,這在南陽方言中分别讀作pei、bei、bei,比如披件(pei)衣服、往泌(bei)陽縣城去、拿支鉛筆(bei),韻母都換了。在南陽,耕地的“ 牛”讀作ou,劉莊的“劉”會被讀作liao。

圖片來自皇糧國稅博物館

南陽方言還把一些詞語通俗化,比如“抓彈”。“抓彈”的正式詞語是“抓阄”。抓阄是指為了公平起見,在決定誰該得到什麼或做什麼事等難以分解之事時,每人從預先做好記号的紙卷或紙團中摸取一個,以決定意願。 (作者,李青友)

南陽方言中的房舍稱謂也是有說道的。南陽農村的正堂大廳稱“堂屋”,廁所稱“夾道”“茅缸”;南陽把田地裡搭建的簡易房舍叫作“庵”,種菜的叫“菜庵”,種瓜的叫“瓜庵”,賣茶的叫“茶庵”,當然諸葛亮在卧龍崗搭建的茅廬就叫“諸葛亮庵”了。

現在意義上的普通話是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混入了蒙元、滿清的語音。南陽方言作為地方語言保存了很多特色,也體現出很多文化内涵,不可小觑。舉隅拾零,其樂無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