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唱念的地方戲曲藝術,起源并發展壯大于安徽安慶地區,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黃梅戲曾用名:小戲,采藍戲,采茶戲,花鼓戲,二高腔,黃梅調和皖劇,也曾被稱為懷腔,府調,19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的成立,始定名為“黃梅戲”。2006年國務院批準黃梅戲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同時授予“安慶市黃梅(地方戲曲)研究院”為該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以上内容載于“中國黃梅戲數字資源庫.黃梅戲簡介”以及由中國文化部和安徽省共同主辦的“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官網黃梅戲簡介。
黃梅戲以安慶民歌為基調,用安慶方言唱念,是安徽省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之一,這一點是權威戲曲機構和人民公認,毋庸置疑,沒有任何疑義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大批安徽省前輩藝術家的辛勤努力之下,一曲《天仙配》火遍大江南北。使這個安徽的地方小戲,一躍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同時也成為了安徽省的一張靓麗的文化名片。然而同時期的相關戲曲文化溯源工作卻沒能及時跟進,以至于産生了“因名而論”的起源于湖北黃梅縣的錯誤言論!且這種錯誤言論越傳越廣,直到今天形成了“三人成虎”的局面。事實上黃梅縣沒有任何關于黃梅戲形成的史料資料記載,僅有的一個所謂黃梅戲鼻祖邢繡娘還是根據小說電視劇改編而來。《湖北文史資料》1996年第二期刊登的“黃梅采茶戲形成年代的幾種說法”:黃梅縣早期的唯一地方劇種,即是黃梅采茶戲。!翻閱《黃梅縣志》《黃梅采茶戲志》《湖北戲曲志》《中國戲曲志.湖北卷》等相關資料,黃梅采茶戲也從來沒有被記載稱呼過為“黃梅戲”或“黃梅調”。将黃梅采茶戲與黃梅戲進行對比,兩種戲曲唱腔念白大相徑庭,各不相同,實在找不出任何淵源關系。大量事實證明黃梅采茶戲和黃梅戲是完全不相幹的兩個不同的地方劇種。另據“湖北省數字圖書館.黃梅戲大事記” 載:1956年宿松縣和平劇團赴黃梅縣演出,首次将安徽黃梅戲帶到了湖北黃梅縣,在當地群衆中引起轟動。同年,黃梅縣新生采茶劇團改編為黃梅縣黃梅戲劇團”改唱黃梅戲,當年即派送首批22名學員赴安慶學習黃梅戲。
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北省提出了“把黃梅戲請回娘家”的單方面口号,并從安徽省挖掘多名嶄露頭角的演員(如張輝,楊俊等)擔任劇院領導和老師,以開拓湖北黃梅戲的發展和振興。此後湖北省和黃梅縣政協文史委聯合組織文章,于1996年編成《湖北文史資料.黃梅戲史料專輯》(1996年第二輯 總第49輯)主旨是證明“黃梅戲發源,形成于湖北省黃梅縣......同時為宣傳湖北和黃梅縣将起到積極的作用”(該書“前言”)。湖北方面提出這個口号的動機與目的,我不敢在這裡造次,妄加推斷。但是事實是這個口号成功點燃了關于黃梅戲起源地之争的導火索,且蔓延至今!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黃岡日報 刊登了标題為“把黃梅戲搶回來的拉力賽”的報道:國務院在網上公示的第一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名單裡隻有安慶市,沒有黃梅縣。為把黃梅戲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名譽權搶回來,黃岡市委,市民盟領導和一批藝術家與時間開始了賽跑。其結果如現在所知,經過黃岡市委以及黃岡各界人士的“努力”,2006年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申報名單裡 成功加上了黃梅縣三個字。這也使得“起源之争”愈發激烈。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以黃梅戲起源為課題進行田野調查。分組對民歌,時調,鼓書,燈戲,佛道音樂,青陽腔,高腔,彈腔等音樂進行最底層,最初始的采訪錄制,調查區域涉及安徽,江西,江蘇,陝西,湖北五個省區,采訪對象達200多人次,搜集民歌千餘首,錄制音像視頻達900多分鐘。并彙總關于黃梅戲班社,藝人,劇目的資料,進行整理取證。最終得出黃梅戲起源形成于安慶地區的權威結論,随後《人民日報》于2017年1月12日刊登發布黃梅戲起源于安慶地區的田野調查結論。2018年調查内容與結果彙集成冊并約請安徽省及北京市相關戲曲專家學者進行審讀指導,交付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
此次調查結論從發布至今,沒有任何湖北方面相關機構能拿出資料證據進行反駁。黃梅戲起源于安慶地區已然是當下最具權威,最具真實性,最大程度還原曆史真相且毋庸置疑的結論!
2021年10月26日安慶文旅局官網以及2021年10月29日 中國日報官網均發布了黃梅戲起源于安慶地區的最新史料證據。證實了黃梅戲的前身黃梅調誕生于安慶市懷甯縣石鏡鄉黃梅山附近。這兩篇史料報道與2017年人民日報的刊文遙相呼應,黃梅戲起源真相呼之欲出。
以人為鑒知得失,以史為鑒知興替。探源的目的是圖發展,所謂“求本以變知”,天下黃梅一家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