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争論不休的問題。在哲學層面關于物質與意識何為第一性的問題,分成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事業單位考試中這一塊知識是考試的常考知識點,今天我們歸納了一些關于區分這兩者的一些小竅門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一、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認為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在唯物主義的發展過程中,根據對“物質”認識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又劃分為三種形态: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它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一種或幾種實物。例如: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水是萬物之源”。他把世界的本原簡單的歸納為“水”。這就具有一種古樸性。所以在考試中我們可以去抓住一些關鍵詞去迅速進行判斷。

關鍵詞法: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氣、陰陽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随着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它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原子。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在考試中通常以直接記憶的方式考察。
缺陷性:機械性
形而上學性
不徹底性:即自然觀是唯物的,歸結為“原子”。但曆史觀是唯心的,認為社會曆史的發展是由個人意識決定的。因此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被稱作半截子唯物主義。例如:“如果沒有李世民就沒有貞觀之治”。這句話就曆史唯心了。他認為社會曆史的發展全憑借個人的意志決定,忽略了社會曆史人物的活動也會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

3. 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
二、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又分為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這是考試中的易錯知識點。
1.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精神。
關鍵詞法:我、心、吾、人
例如:我思故我在、吾心即宇宙、人是萬物的尺度
2.客觀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的本原是脫離物質世界的“客觀精神”。
關鍵詞分類法:神與宗教:上帝創世界、女娲造人
老子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理學:理在事先
宿命論: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神的旨意

【例題】下列選項中,與成語“聽天由命”所體現的哲學思想不一緻的是:
A. 各安天命
B. 上帝創造了世界
C. 我思故我在
D. 理生萬物
答案:C。題幹當中體現的是主觀唯心主義的思想,ABD都符合。C“我思故我在”體現的是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意志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故本題答案為C。
以上為大家歸納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分标準,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祝大家一舉成功,早日上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