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美的光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映射,是無所謂美的。藝術境界主于美,藝術家以心靈映射萬象。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映射上創作者的主觀情調,一切景語皆情語,于是便升華成為了藝術的“意境”。
“鬥膽了一池眉葉丹砂”應該是隐晦的暗指才子佳人私定終身。因是隐私事,故而不用寫實,隻用意會,如此寫法也更有意境。
”佩聲微,琴聲兒退“。環鳴漸希,瑤琴自寂,人意何為?正是這樣的環境氛圍方令其人鬥膽。
眉葉,如葉柳眉;丹砂,朱顔通常用來指代美麗容顔,這裡丹砂也應該是指代紅顔。所以眉葉丹砂就是指前文的佳人。
那麼下面就是“一池”是何解。
“一池”二字有典。南唐馮延巳《谒金門》:
風乍起,
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裡,
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幹獨倚,
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
舉頭聞鵲喜。
綜合此句,前面說人因境而鬥膽,中間暗言“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裡,手挼紅杏蕊”,後面是描繪眉黛紅顔,其意不便言傳,卻已可意會了。
一心指望心上英雄功成名就,
可是卻又能怎的
等到他功成名就再相随,
原先歲隻能給你平淡的豆腐,
現今能給你金羽衣
可是你的,青春的魅影隻能挂在畫中欣賞,
真人已人老珠黃。
故,當愛則愛 莫遲疑
“藕花香 染檐牙 惹那詩人縱步随她”
“她”就是散發着香氣的一朵出水芙蓉,惹得詩人縱步追尋。
“佩聲微 琴聲兒退” 意思是環鳴漸希,瑤琴自寂。正是這樣幽靜的環境中她和詩人私定終身。
眉葉,如葉柳眉;丹砂,朱顔,通常用來代指美麗容顔,這裡丹砂也應該是代指紅顔。所以眉葉丹砂就是指前文的佳人。
那麼“一池”做何解釋?
“一池”二字用的是典故。
南唐馮延巳《谒金門》:
風乍起,
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裡,
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幹獨倚,
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
舉頭聞鵲喜。
在幽靜的環境中詩人“鬥膽了一池眉葉丹砂”和“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裡,手挼紅杏蕊”有異曲同工之妙!後面是描繪眉黛紅顔,其意隻可意會了。
“畫船開 心随他 誰不作美偏起風沙”
佳人登上畫船,跟随着詩人在舟中搖曳。 可世事無常,“誰不作美偏起風沙”,情緣受到牽絆。詩人離去,獨留她倚在小船的蓬窗邊,癡癡的望着天上的明月 ,月色輕晃,佳人的心也慌慌張張。此時“偶聞得漁翁一席話” :
(試問) 多一份情又怎地 ?
站在别人的雨季
淋濕自己空彈一出戲
空望他 功成名就又怎地
豆腐換成金羽衣 豈不知你已在畫裡
多一份情又怎地
站在别人的雨季
淋濕自己空彈一出戲
空望他 功成名就又怎地
豆腐換成金羽衣 豈不知你已在畫裡
這一搭 蓮蓬子落地 幾回迷
獨立雨中 ,“終日望君君不至”,滿滿的希望,最終都是失望。即使功成名就, 豆腐(鬥服)輕褪 ,羽衣華披,浮華在身 ,可已是人老珠黃,青春的魅影隻能在畫中欣賞,又能怎樣?
“這一搭 蓮蓬子落地 幾回迷”
一朵出水芙蓉,經過這一搭“煙雨”之後,蓮花凋落,蓮蓬落地,幾聲牽絆幾回迷……
蓮花美麗而精細,蓮蓬厚重和質樸,或許每一朵佛前的貢蓮都曾是一季荷塘藕花,隻因看穿了情緣!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出自青蓮居士且有詩仙之稱的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絕美詩句。自南朝詩人鐘嵘之後用“出水芙蓉”形容絕色佳人。芙蓉雨的意思是出水芙蓉遇到一場迷夢煙雨,寓意為才子佳人的一場約會。縱使有千年輪回,前世情緣,最終卻隻歎得“一場煙雨一場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