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咱們農民朋友種植比較多的一種大田經濟作物。咱們農民在花生種植上要想實現既高産又優收,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重點抓好兩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要重點掌握好花生的合理種植密度(包括壟距、行距、株距、穴距、播種量等),因為合理的種植密度(适度密植)既能保證優良長勢又能實現産量最大化;第二個問題:要重點解決好花生上常見的病蟲害問題,重點要預防花生白絹病(花生白絹病也叫花生“白毛病”或花生“白腳病”),因為白絹病發病率高、爆發速度快且危害程度重,隻要花生大面積爆發了白絹病(滿地長白毛),那麼整地的花生都因為大面積發生死苗死棵和爛果爛莢而造成産量降低、品質下降的問題。
大家在妥善解決好上述兩個問題的情況下,再加上正常的田間管理,花生後期基本都能保證高産優收,即使因為一些原因沒能實現高産優收,但實現穩産穩收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今天呢,農技小背簍這篇文章呢,農技小背簍就先給大家說一下花生播種密度的問題吧。
一、關于最有利于花生高産的種植密度
大家要明白一個問題:花生畝産量是怎麼來的?花生的畝産量,是由花生播種的畝穴數(播種密度) 花生單穴的結莢數 單個花生果莢的重量三部分共同構成的,任何一個方面除了問題都會影響花生的總産量。
在這三者中,花生播種的畝穴數(播種密度)是基礎(注意:花生根部在地下結果莢的土壤半徑直立型品種隻有10公分左右、蔓生型花生隻有15公分 左右),在充分保證花生苗株枝葉有充足生長空間面積的基礎上,我們單畝地播種的花生穴數越多,花生地下根部就能結出更多的果莢,這樣花生的畝産量就提高上去了。
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農技小背簍雖然說花生單畝播種穴數越多(種植密度越大)就越能夠實現高産,但這個播種穴數(播種密度)并不是可以随意性增加下的,播種密度盲目過大不僅不容易高産反而會減産。
如果花生播種的穴數過多、田間種植群體密度過大,那麼花生在中後期(田間封壟後)就沒有寬裕的生長空間,如此一來,一方面會造成花生枝葉互相重疊遮擋郁閉,進而導緻花生苗株之間水肥養分競争激烈、群體與個體都生長不良、田間通風通光性惡化、地面濕度過大容易大量滋生病蟲害等,這些都不利于花生實現高産;另一方面會造成花生受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養分的葉片面積不足,進而減少花生株體養分向地下果莢生長發育的供應量,導緻花生單株結莢數量減少(果莢結的少)、單個果莢重量飽實率下降(果莢千粒重輕),同時也會導緻花生地下果莢的癟莢率、空莢率、爛莢率大幅增加。
一句話總結:種植花生,誠然播種過稀難高産,但花生種植密度過大既會降低花生的産量,也會降低花生的品質,也難以實現花生高産優收。因此,要想讓花生實現更高産,就必須掌握好花生的播種密度且盡量讓花生适當性的密植,隻有這樣,花生在能在苗株長勢健壯優良、通風采光環境優良且不影響水肥養分正常供應的基礎上,實現更大的高産。
那麼,什麼樣的花生播種密度最有利于實現花生的高産呢?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在結合自家花生實際種植品種、實際種植模式的前提下,具體參考和借鑒一下種植密度。
關于花生種植的稀密原則
花生種植,既分南方地區種植(多雨潮濕氣候)和北方地區種植(少雨幹旱氣候),又可以分為春花生種植(前生長溫度低、生長速度慢、生長期周期長)和夏花生種植/套麥花生(生長溫度高、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花生種植的品種又有大花生品種(普通大粒花生)與小花生品種(如珍珠型)、直立型品種(株形高大)和叢生/蔓生型品種(莖枝匍匐或半匍匐)的區分;除此之外,花生種植,還有露地種植與覆膜種植、肥沃地種植與旱薄地種植、單粒播種與雙粒播種、平畦種植與起壟種植、起壟單行種植與起壟雙行種植等多種種植模式。
因此,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在種植花生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充分考慮所在地區的氣候環境條件、種植地肥力狀況、種植花生的季節、選用花生的品種、種植花生的模式等多個因素,然後再決定性的種植密度(建議适度密播),一定不能盲目性的跟風決定播種密度,因為每家種植花生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隻有适合你家花生種植的密度才是最合适的,如果盲目照搬照用,也許别人家的花生能高産優收,而你家的花生連長都長不好,更不用說實現花生高産優收了。
建議适當密播密種的花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種植的是夏季花生或麥茬花生;②種植的是中小粒型花生品種;③種植的是直立株形的花生品種;④種植的是中早熟型的花生品種;⑤種植的是分枝能力較弱的花生品種;⑥種植地是土壤貧瘠、地力較差、幹旱少雨的花生地;⑦種植區是北方地區的花生種植地;⑧起壟種植的花生種植地;⑨田間管理粗放或管理水平較差的花生種植地;
建議适合稀播稀種的花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種植的是春季花生;②種植的是大粒型花生品種;③種植的是蔓生匍匐株形的花生品種;④種植的是晚熟型花生品種;⑤種植的是分枝能力強的花生品種;⑥種植地是土壤肥沃、地力較高、降水充足的花生地;⑦種植區是南方地區的花生種植地;⑧平地種植的花生種植地;⑨田間能夠精心管理或管理水平較高的花生種植地;
如果再簡單一點來說,大家在花生種植密度上隻要記住一句話就可以了:肥地種植花生不倒秧,薄地種植花生能封行。 那麼,在情況條件不同時,大家如何靈活掌握不同地區、不同地塊、不同品種、不同模式的花生最佳高産種植密度呢?那些經常種植花生的農民朋友不妨參考下面的播種密度。
二、關于花生在不同情況下的參考種植密度
為了保證花生的長勢、增加單株花生的結莢數量、提高果莢的單重和飽實率,以此來提高花生的産量、改善花生的品質,同時也是為了減少空果/癟果/爛果率,常規情況下,普通大粒花生的平均種植密度一般可以掌握在行距40-50公分、株穴距15-20公分左右,而小粒花生的平均種植密度一般可以掌握在行距33-40公分、株穴距15-18公分左右。如果種植密度過大,花生單棵結莢數量會減少、爛果莢率會增多,如果播種密度過小,雖然單株果莢數量會增多,但空莢空果率會增加。兩種情況下都不利于花生的高産和優收。
目前大部分花生種植都是雙粒播種,如果是采取起壟雙粒播種的方式:①小壟單行種植時(如遼甯、吉林等東北地區),一般可以按照壟底寬45-65公分左右、壟高10-12公分左右、株穴距15-20公分左右、壟上隻種一行花生、每穴播種2粒花生種的密度方式進行播種。②大壟雙行雙粒播種時(如山東、河北等中原地區大花生),一般可以按照壟底寬75-85公分左右、壟面寬45-50公分左右、壟邊距10-15公分左右、壟上兩行小行距25-30公分左右、穴距13-18公分左右、壟上種兩行花生、每穴播種兩粒花生種的密度方式進行播種。③大壟三行雙粒播種時(如東北小粒花生),一般可以按照壟底寬110-120公分左右、壟高10-12公分左右、大行距50-55公分左右、壟上小行距25-30公分左右、株穴距13-15公分左右、壟上種三行花生、每穴播種兩粒花生種的密度方式進行播種。
一般情況下,大粒型品種花生的每畝播種密度掌握在8000-11000穴左右,小粒型品種花生每畝播種的密度掌握1.5-1.8萬穴左右,單行播種的可以适當播種的密一些,雙行播種的可以适當播種的稀一點,土壤水肥狀況較好的可以适當多播種一點來進一步提高産量,土壤水肥狀況差的可以适當稀播一點确保穩産。
除此之外,上述的播種密度也不是完全固定不變的,大家要在播種時根據實際的壟距、行距、株距等進行靈活調整好播種量(間距與播種穴數),因為任何一個距離加大或減小了,那麼其他的距離也就應該靈活性的進行适當減小或加大,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花生能夠在不影響正常長勢的前提下能夠實現産量的最大化,但不論如何調整播種密度,大家都應該确保花生在封壟後能夠充足的采光葉片面積,如果花生封壟後葉片互相遮擋而影響光照進行光合作用,即使大家種植的花生再多、管理的再好,這樣的花生也是難以實現後期高産優收的。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背簍 每日了解更多實用的農技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