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國際版8月17日在《非凡十年》系列報道中推出整版報道,介紹湖北秭歸光伏扶貧的做法。以下為報道全文:
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可為當地提供電力,通過創造就業機會消除貧困,并增加貧困人口收入。
當位于中國中部湖北省的秭歸縣啟動一個新能源項目時,穿心店村是首批參與者。該新能源項目旨在将太陽能電池闆安裝在當地建築上,這是該縣有針對性的扶貧工作的一部分。
“安裝在該村一個大型冷庫頂部的光伏闆有560平方米,總裝機容量為250千瓦。”秭歸鄉村振興局光伏管理負責人王維介紹。
在項目實施之前,這些村莊依靠其他方式獲取電力,例如水電或從其他地區引進的電力。 現在,這些光伏闆可以為村莊提供電力,而多餘的電力可以賣給電網并網發電。
自2016年7月首個太陽能發電項目投産以來,截至今年2月,全縣光伏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達到5200萬千瓦。
更低的電費
“這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宜昌市水利局駐峽口村幹部翟冰山表示。“過去,公司每千瓦支付 0.7 元(10 美分)。現在,由于當地上馬了光伏項目,他們的電價降到了 0.4 元。”翟冰山表示,“也就是說,企業可以節省3萬到4萬元的電費。”
擁有光伏發電系統的49個村莊也因此獲利。他們以每年約 5 萬元的價格出售光伏項目所産生的剩餘電力。國家電網公司購買他們生産的電力,并将其并入電網,供湖北其他地區使用。
光伏項目還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例如清潔工和維修工,也有園藝工作。因為在農村地區,一些新建的設施聘請當地農民修剪樹木、清除雜草和維護景觀。政府鼓勵此類公益性崗位為貧困地區創造就業機會。
2016年,國家電網公司在秭歸縣建東村建設了第一座光伏電站,以促進當地發展。
國家電網公司秭歸辦事處員工蔡先猛說:“天氣好的時候,村裡一天可以發電2000多千瓦時。”
統計顯示,2011年1月1日至今年8月1日,秭歸市晴天378天,陰天2000多天,雨雪天數1500天左右。
秭歸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張龍表示,光伏電站在吸收直射陽光時效率最高,但在多雲條件下仍能正常工作。
同時,建東村一部分土地地處低窪地帶,不适宜種植農作物,土地長期閑置。國家電網公司同當地政府簽署了該土地的租約,用于扶貧開發。
國家電網公司将土地填平,然後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光伏電站。而在一排排太陽能電池闆下面,村民們種植莊稼和飼養牲畜。
2016年7月至今年6月,電站發電319萬千瓦時,為村裡帶來利潤300萬元以上。
一座“金礦”
“村民們正在種植羊肚菌和其他植物,例如中華蚊母。”國家電網公司員工蔡先猛說,“以前的廢棄土地已經變成了‘金礦’。”
建東村每年從國家電網公司獲得3.4萬元的土地租賃費。 此外,村黨委書記傅青松說,兼職清潔光伏設備的農民每年可以拿到2.6萬元的工資。
2013年至2015年,中國撥款247.8億元将電網延伸至無電地區,惠及約155萬人。其中實施的一個獨立的太陽能光伏供電項目可為119萬人供電。到2015年底,中國實現了用電全民覆蓋。
太陽能光伏發電扶貧是中國十大精準扶貧項目之一。
2013年11月,主席視察湖南時,參觀了當時尚未脫貧的苗族村寨十八洞村。
正是在這次視察期間,他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思路。
綜觀全局,認為,中國脫貧攻堅已進入最艱難的階段,需要找出每家每戶貧困的根源,才能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強調,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從2014年開始,中國農村扶貧開發向全面精準扶貧模式轉變,将“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貫穿于扶貧全過程。
政府加強電網建設和運營服務,推進政府出資、企業實施的各類光伏扶貧項目。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去年4月發布的白皮書,光伏發電項目為國家的脫貧攻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資源适宜、條件适宜的農村地區,中國政府出資建設電站,電站由當地村集體所有。電站創造的收入全部用于扶貧。
白皮書稱,截至2020年底,10萬個村莊擁有光伏電站,總發電量1865萬千瓦,為每個村莊帶來年均收入20萬元。
白皮書稱,這些收入已用于創造公益性就業崗位、資助小型公益項目以及提供小額獎金和補貼。
全國農村建設清潔能源項目不僅為村民帶來了收入,也改善了環境,助推了鄉村振興。
2021年9月,湖北秭歸列入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國家“全國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名單”名單。 秭歸為此獲得中央投資2.8億元。
“試點要求,學校、醫院、村委會等機構安裝光伏發電的比例不低于40%;農戶安裝光伏發電覆蓋面積不低于屋頂總面積的20%。”秭歸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程建介紹。
秭歸位于長江三峽的最東端,曾長期為貧困縣。安裝光伏闆幫助了該縣人民擺脫貧困。2019年4月,秭歸縣從貧困縣名單中“摘帽”。
縣城楷模
秭歸全縣已在轄區内的167個村裡建成光伏電站49座。該電力項目覆蓋了當時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 27,000名村民。貧困村平均每年從電力項目中獲得的收入超過20萬元。
秭歸光伏發電項目與扶貧項目的結合,使該縣成為其他地區的榜樣。
秭歸的一大亮點是善用光伏闆下方的土地,以西口坪村為例:農民在那裡種植茶樹。
光伏闆安裝在村集體所有的茶園中,西口坪光伏電站每年享受中央10萬元補貼,年發電收益10萬元。村裡把錢花在創造就業機會上,特别是為生活貧困的村民創造就業機會。
48歲的李本華家本是貧困戶,2017年之前,一家三口住在山上。三人過着貧困的生活,在1333平方米的土地上養幾頭豬和種茶,年收入隻有2萬元。
自2017年電站建成以來,李本華成為了該電站的一名員工,年薪6000元。他還通過清掃村裡的道路和擔任護林員,每年賺到8000元。茶葉種植、養豬和垃圾處理也為他帶來了每年4.7萬元的收入。
與此同時,據彭博社報道,繼2021年新增85吉瓦後,今年中國太陽能裝機容量可能超過388吉瓦。
中國太陽能行業今年有望實現45%的平均利潤增長,這得益于銷量激增和原材料成本下降。彭博社認為,2022年預計增長25%,這一增長趨勢可能持續到2025年。
去年2月,主席宣布消除絕對貧困“取得全面勝利”,中國創造了“又一個載入史冊的奇迹”。
關于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的願景,遠遠超出了為中國 14 億人民解決溫飽的空前壯舉。
他還設定了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标。
5月,中國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旨在加快低碳環境的建設和發展,實現碳達峰目标。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方案,中國将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推動新能源在工業和建築領域應用。.
通過将精準扶貧與農村清潔能源工程相結合,中國正在一舉兩得。
中國西北部的青海省是啟動太陽能項目幫助貧困村脫貧的一個例子。
青海海東市楊家山村在該地區的山頂上安裝了10萬多塊太陽能電池闆發電。這些面闆于2020年6月并入電網。
據中國環球電視網報道,該項目占地66.7公頃,是青海省31個村民主導的光伏扶貧項目之一。
截至去年4月,青海太陽能項目累計光伏發電裝機73萬千瓦,預計25年總産值5.7億元。 中國國際電視台有報道稱,約有28.3萬貧困村民從這些項目中受益,占全省貧困人口總數的52.5%。
“一個好方法”
“中國的太陽能光伏扶貧項目是解決貧困問題的好方法。”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鄒進泰說。
鄒補充說,中國農村已經有很多方法可以消除貧困,包括以工業發展、水産養殖和農業為重點的扶貧政策。
“但這些方法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鄒說,“就拿養豬來說,你可以給有針對性的貧困農戶提供豬種和飼料,但如果他們的豬賣不出去,他們就賺不到錢。換句話說,他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存在返貧的隐患。”
另一方面,他表示,光伏扶貧項目“由政府出資,将成為貧困群衆穩定的收入來源”。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