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有書是真正的大富大貴,沒有事就是小神仙。
二、出岫孤雲,去來一無所系;懸空明鏡,妍醜兩不相幹。
語見《菜根譚·逸興》:“孤雲出岫,去留任其自然;朗月懸空,妍醜忘于所照。”孤雲來自山谷,它的去留和其他事物都沒關系;明月像鏡子一樣懸挂在天空,世間的安靜或喧鬧與它毫無關系。岫:山洞。朗:明朗。
三、勸君作福便無錢,禍到臨頭使萬千。善惡關頭休錯認,一失人身萬劫難。
作福:指行善。關頭:界限。錯認:看錯。一失人身萬劫難,見《五燈會元·雪峰存禅師法嗣》:“一失人身,萬劫不複。”
四、唇亡齒必寒,教弛富難保。
前句見《左傳·僖公五年》:“晉侯複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諺所謂‘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馳:松弛。教育松弛,财富就會保不住。
五、書中結良友,千載奇逢;門内産賢郎,一家活寶。
在書中結交了良友,算是千年的奇異機遇;家裡生了個好兒子,真正是一家的活寶。書中結良友,見《格言聯璧》:“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讀已見書,如逢故人。”活寶:極其珍貴的寶貝。比喻被珍愛的人。《初刻拍案驚奇》一一卷:“王生夫妻就如失了活寶一般,各各哭的發昏。”
六、一場閑富貴,狠狠掙來,雖得還是失;百年好光陰,忙忙過去,縱壽亦為夭。
語見《菜根譚·曠達》:“一場閑富貴,狠狠争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失:指帶不去。夭:短命。
七、要學好人,須尋好友。引酵若酸,那得好酒。
語見(明)陳沂《畜德錄·處世》:“語雲:‘要做好人,須尋好友。引酵若酸,哪得好酒。’”要想做個好人,必須找好人做朋友。引酵如果是酸的,怎麼能夠釀制出好酒。
八、凡事要好,須問三老。
語見(宋)謝良《中山狼傳》:“東郭先生給狼曰:‘民俗有疑,必詢三老。’”(明)康海《中山狼》第三出:“若要好,問三老。”(清)翟灏《通俗編》五卷:“應璩詩:‘昔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餘歲,相與鋤禾莠。住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上叟前緻詞,室中妪粗醜。中叟前緻詞,量腹節以受。下叟前緻詞,夜卧不覆首。要者三叟言,所以能長久。’按諺所雲者,‘若要好,問三老。’當源于此。”
九、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語見《尚書·促虺之诰》:“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勤勤懇懇向别人請教,學識就會豐富。自以為是,不虛心學習,所得就會很少。
十、勿營華屋,勿作淫巧。
前句出自《治家格言》:“勿營華屋。”後句語意見(漢)桓寬《鹽鐵論·本議》:“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于财者,不務民用而淫巧衆也。”淫巧:指過于精巧卻沒有實際利益的技藝制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