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我國科學家證實人類是從魚進化來的#話題登上熱搜第一。
據央視報道,我國科學家證實人類是從魚進化來的,從魚到人演化過程需近5億年,先後經曆了最早的無颌類演化變成有颌類、肉鳍魚類,之後登上陸地變成兩栖類和哺乳動物,最終演化成人類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
中科院朱敏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的野外考察與研究,揭示了有颌脊椎動物起源與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在“從魚到人”的探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另據新京報報道,9月29日,世界頂級期刊《自然》雜志刊登了中國科研團隊研究成果。
科研人員在重慶、貴州化石庫發現了全球最古老的有颌類牙齒化石。其中,奇迹秀山魚是當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有颌類,将完整有颌類的化石記錄前推了1100萬年。
蠕紋沈氏棘魚證明了鲨魚是從“披盔戴甲”的祖先演化而來。科研人員表示,奇迹秀山魚等一批古魚類化石的發現,是魚類登陸并最終演化為人的關鍵證據。
人真是從魚進化而來的嗎?音頻:00:0008:37
圖|部分網友對此事的評論
人真是從魚進化而來的嗎?
人類究竟是怎麼來的?千百年間,人類對自己的起源總處在不斷的猜測過程中,各種假說也層出不窮。那麼,人真的是從魚進化而來的嗎?
科普作家瘦駝表示,這就是進化,地球上全部生命均來源于同一支,早先都是一家人。随着幾十億年的進化,成員越分越遠,也就是“分家”,彼此不再認識,變成了新物種。人類這一支和其他成員分家,大概要追溯至幾十萬年至百萬年前。不同物種的祖先曾為一家,後來才走上不同道路,變成不同物種。所謂的“從猿到人”,講的就是最近幾百萬年的時間的事兒。
四億餘年前,包括人類、猩猩、猴子、老鼠等哺乳動物都為脊椎動物,這些生物有很多共性,如類似的器官,包括大腦、眼睛、嘴巴、呼吸器官、消化器官、骨頭等,雖然長得不大一樣,但大體差不太多。
寒武紀時代前,地球上的生命很少,到寒武紀時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叫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即突然出現很多不同種類生命,尤其是不同種類動物。寒武紀後的奧陶紀則出現了很多“魚”,但和今天的魚非常不同,它沒有下巴,那些魚是無颌類的魚,無法張嘴,嘴是一個洞,隻能吸東西,不能咀嚼,不能吞咽。而至志留紀則出現了有颌骨生物,但此前研究相對空白,沒有太好的證據。
志留紀後是泥盆紀,那時開始出現很多有颌類魚類化石,這些魚類進一步變成了能夠登上陸地的兩栖類動物、爬行類動物。這一支最後就到了人類,人類是一種從海裡至陸地的脊椎動物,根源在志留紀時期就出現了。
有人會問,人是從魚變來的?為什麼跨度那麼大?其實一點不誇張,人類的很多結構在魚身上均能找到體現。尤其是人類有非常複雜的面部,其實在魚身上都有體現,如呼吸和說話的器官,在魚身上體現為魚腮,最後變成了人類呼吸、說話的結構等等。甚至魚的很多行為跟人類亦相似,如人會打哈欠,魚也會打哈欠等。
人不是從猿進化而來嗎?
科普作家瘦駝介紹,此次提到的人是從魚變來的說法沒問題,因為所有的猿也是從魚變來的,所有的哺乳動物均是從魚變來的,所有的陸生脊椎動物均是從魚變來的,所以說魚是一個很老的祖先。這種說法一點也沒有颠覆“從猿到人”的說法,因為這是幾百萬年的事,而“從魚到人”是幾億年前的事,都是整個人類或整個地球生命大家譜中的一段故事。
此次研究的重要意義
“從魚到人”最好的論證就是人類和現存的99.8%脊椎動物都具有的器官——颌骨,這個器官讓我們和大部分動物能被統稱為有颌類。因為最早擁有颌骨的脊椎動物是魚類,因此它們成為了人類祖宗的來源。
但現存的有颌類生物化石都是集中在一些年代,距今4.4億年至4.1億年前的志留紀沒發現什麼有颌類生物化石,這3500萬年的空白記錄,給了其他假說反駁的機會。
中科院朱敏院士團隊在10年間找遍了我國的志留紀地層可能含魚的地點,足有200多個,結果填補了這段空白時間。而這個重大的發現,隻是一個開始,據了解,科研團隊對化石發掘的野外工作還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中。這一研究發現有哪些重要意義?
科普作家瘦駝解讀稱,古生物學研究要高度依賴于材料,不能憑空想象,一定要借助于真實的化石材料。要把整個生命史幾十億年的曆史慢慢串聯起來,需要很多化石材料。人們覺得人類生命史這本書應是連續的,此前有些地方有些空白缺頁,現在把部分缺少的放進來,就形成了一個連貫的曆史。
豐富的化石庫會誕生一大批非常重要的研究,總體來看,古生物學資料較少,越挖掘越多,越挖掘越準确,越挖掘越有助于人類認識自己以及人類進化的過程。此次的化石群給生命之書提供了很多豐富的原始資料,可以讓科學家繼續把這本書寫得越來越好。
化石庫如何埋藏大量保存完整
志留紀早期魚類化石?
朱敏院士團隊發現的過程還有幾分“運氣”,2019年,科研團隊在重慶沿着一處新修盤山公路仔細搜尋,在路邊一處淩亂的岩石堆,地質錘一次不經意的敲擊,找到了打開這一魚類化石“寶庫”的鑰匙。一塊僅有巴掌大的化石石闆上,數十條魚類化石清晰可辨、活靈活現。
此外,數百公裡外的貴州石阡化石庫也有了重要發現。科研人員從總重約4噸的化石樣本中,先後找到了23枚長度僅有2.5毫米左右的有颌類牙齒标本,它們來自雙列黔齒魚。這是全球範圍内發現的最古老的有颌類牙齒化石,将牙齒的最早化石記錄前推了1400萬年。
“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和“貴州石阡化石庫”為什麼會埋藏大量保存的完整志留紀早期魚類化石?這兩個地方有怎樣的特點?
科普作家瘦駝分析稱,化石并不是非常罕見的東西,地球四十多億年的曆史中,絕大部分時間是有生命的,這些生命在漫長歲月中形成了很多化石。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沉積岩(沉積岩:河流搬運了泥土沙石後在海洋或湖中沉澱,經過上千萬年漫長的地質變化,逐漸形成的岩石。)内包含了大量化石。
一個地方如能保存好大量化石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首先,該地方在當年形成石頭時要有大量生物生存。其次,石頭在形成過程中,條件一定非常獨特,才會看到這些生物的殘骸。因為這些東西在自然界大部分都會腐爛,埋藏的好才不容易腐爛,才較容易形成化石,這樣的埋藏條件往往較特殊。如很多地方曾是湖泊,湖泊酸度非常高,普通生物很少生存,但會生成大量類似于矽藻的微生物。如有動物殘骸掉進這樣的湖泊,它本身還沒來得及腐爛,就會被這些矽藻的外殼覆蓋。矽藻又小又細膩,内部容易保存。最後,化石一定要露出來,也就是說要有地殼運動。當年形成的石頭會被擠壓出來,而後暴露在河流經過的地方變成一個河谷,旁邊的懸崖相當于一把刀,将岩層切割出來形成一個大剖面,可能正好會有化石露出來了。
綜合以上三點,此次的兩個化石埋藏點:首先在四億多年前是一個非常繁盛的海洋或湖泊,沒有大量水生生物。第二,有非常好的埋藏條件,正好這些水生生物的殘骸被很好的埋藏起來,變成了化石。第三,這些化石正好被露出來。算是天時地利人和集中的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