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05:52:03

1

最近有家長問我早教班有沒有必要去,她是這麼說的:“我們夫妻平時挺忙的,沒時間陪孩子。上早教班不僅能幫孩子提高智力,還能彌補我們陪孩子的不足。”

作為一個專注于嬰幼兒發展、早期教育近10年的資深專業人士,我始終認為:0-3歲的嬰幼兒發展,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1

因此,我覺得早教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早教,不等于早教班。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2

為什麼早教很有必要?

1. 早教有助于日後學習發展

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理論,突觸是幫助人們執行複雜的腦力活動的關節部分。而這些突觸在寶寶出生後到 3 歲時數目激增達到成人的 2 倍。但 3 歲後數目開始下降,到 14 歲時突觸連接數目和大人差不多了。

然而,學習可以幫助突觸與神經相連接,減少突觸消失的數量。

在 0~3 歲嬰幼兒突觸飛速發展期間,适當給寶寶創造環境、有學習的機會,讓寶寶不斷的自我探索與體驗,能夠促進其突觸的發展和神經通道的建立,增強學習能力,促進以後的學習發展。

2. 不僅是國内,國外也重視早教

事實上,不僅國内的早教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其他國家的家長也非常重視對孩子 0~3 歲的教育。

前蘇聯從上世紀 60 年代起就主張對嬰幼兒盡早開展感官訓練的教育;

美國于 1998 年啟動了高達 30 億美元的早期教育基金預算法案;

歐洲多國都制訂了全面實施 0~3 歲早期教育的計劃或法案,

英國成立了隸屬于英國教育部的官方早教網站。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3

雖然說早教很重要,但如果把早教班就等同于早教,以為把娃一甩,就能「赢在起跑線」,那這一萬一年的早教班還是别去了。

2

實不相瞞,我家一歲多的多多,已經由多爸每周帶着上早教課了,但我們選早教課不是為了孩子提升智商,也不是為了學習知識,更多是為了“培養孩子終生都會使用的能力”。

那些背個三五天就為了出去在鄰居朋友面前炫耀“我的孩子會背唐詩”的短視教育,我是不屑關注的,我願意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富投入在那些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終生都會使用的能力教育。

到底哪些能力是我們的孩子會使用一輩子呢?我從自己的親身經曆上總結出如下4種能力。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2

早教應該培養什麼能力?

第一種能力:學習能力

熟悉我的媽媽應該知道我們家四朵金花,除了大姐外其他姐妹都是重點本碩博。大姐從小就被老師和家長定性為:不愛學習!後來,我開始研究嬰幼兒發展,才知道事實:由于視覺發育不良,我大姐有嚴重的閱讀障礙和書寫障礙(以後會專門寫什麼是閱讀障礙和書寫障礙)。

所以導緻我大姐一看書就頭疼,字面意義上的頭疼!

作為一個研究神經生理學多年的嬰幼兒發展專家,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嬰幼兒的早期發育對學習能力的影響。所以,我在給孩子選擇早教的時候,一定要看這個教育機構的理念、課程、場地,是否有利于早期學習能力的發展。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5

學習能力包括認知能力、閱讀能力、書寫能力、數學能力、空間能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我們每天都在運用着的各項能力,主要是在嬰幼兒期發展起來的。

運動,是促進學習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接下來想重點聊聊的。

第二種能力:愛運動

我30歲那年在杭州出差時突發背痛,在浙大附屬醫院檢查确認為頸椎第3椎錯位,脊柱側彎。此後每年我都要花大量時間做康複治療。在研究了運動發展後,我知道這是由于我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得到很好的運動發展而導緻的。

我不希望我的女兒像媽媽一樣,由于缺乏運動能力被體育考試壓迫失眠、被身體疼痛折磨。我希望她愛跑愛跳愛運動,去運動不是因為“我能”,而是因為“我愛”,是真的熱愛運動。既能享受運動之快樂,也能收獲運動帶來的健康、美麗。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6

(跳妞遊泳時的挺拔身姿)

運動對我們的身姿、專注力、安全感、性格愛好、社交能力等方面有着重大影響。

因此,我非常重視運動,給大女兒跳妞和小女兒多多在鋼琴、網球、遊泳等運動課都是請資深私教,一節課幾百上千,學費交起來一點也不手軟。

愛運動的人,通常生活品質都很好。來,聊聊生活能力。

第三種能力:會生活

跟學齡前的孩子講“會生活”?是的。試想一下,如果你們家孩子在吃飯、睡眠、如廁、洗手、喝水等這些方面的生活技能實現了自我料理,你會不會幸福的像個寶寶?再生一個?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7

(我家1歲10個月的多多,已經可以自己站在凳子上洗手)

如果家長方法得當,很多孩子在1歲半以前就具備上述生活能力了,完全不用追着喂飯、長時間哄睡的。在紐諾艾瑪保育園的孩子,他們的生活能力非常棒,并且懂得照顧自己,對新環境的适應能力很強,去到幼兒園很快能結識新朋友。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8

孩子的生活能力如何,背後反映出很多的秘密。例如:18個月的孩子不能獨立吃飯。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9

(1歲多就可以自己吃飯的多多)

在紐諾艾瑪,會有老師在寶寶入園前做評估,判斷出是咀嚼能力還是手部的抓握能力需要提升。如果是手部抓握能力需要提升,則會制訂這三套方案:

看護方案:如果抓握能力非常弱,配餐上會讓孩子從抓飯→橫握勺→正确握勺→使用餐具

課程方案:

增加攀爬器械類運動課,鍛煉小手抓握力量,增加訓練手部肌肉的手工藝術課,手工課提升孩子手部精細肌肉的發展

家庭家庭互動方案:

指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做手指遊戲或手部力量遊戲,加強效果。

第四種能力:創造快樂的能力

什麼會令我們的孩子快樂?跳妞常常為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塊美味的糕點而快樂,但是這樣的快樂會随着衣服變舊、蛋糕被吃完了而轉瞬即逝。

如果我的孩子總是從别人的饋贈中才能獲得快樂,那我可能會非常焦慮:這樣的饋贈會持久嗎?饋贈帶來的快樂會持久嗎?因為我知道:哪怕這樣的饋贈來自世界上最愛她的父母,也會終有匮乏的一天。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10

那怎樣才能讓我的孩子源源不斷的得到快樂呢?我想隻有她具備了創造快樂的能力她才可以持續地快樂!

  • 聽一首音樂,她能從中聽到自然的美、人性的美,我相信她是快樂的!
  • 跳一曲舞蹈,她能從中感受身體之美、韻律之美,我相信她是快樂的!
  • 為美好的自己和心愛的人做一餐美味,我相信忙碌在廚房的她是快樂的!

我的跳妞,她總能用耳朵、眼睛、肌膚、身體感受到美、溫暖、愛,我相信她是快樂的!

親愛的,什麼樣的教育值得我們花錢花時間?

隻需回答這兩個問題:

  1.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2. 你希望孩子一生擁有什麼樣的能力?

我的答案是,如果能讓我的孩子,這一生擁有無盡的健康和快樂,我願意為之付出一切。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11

但是,這樣的教育并不是單純靠“拼爹”或者“拼媽”就可以實現的。你需要一個集“醫學、心理學、教育學、運動學、營養學等專家”的專業團隊,才能實現給孩子這樣的教育。

3

很多人上早教,英語、畫畫、唐詩、邏輯思維等,是為了讓寶寶突然學會某類知識與技能,能立馬看到寶寶的進步,企圖代替家庭教育,解決一切問題。

其實這是大家最容易犯的錯誤,早教的目的不在于學知識真正的早教是在了解孩子生長發育情況後,做一些能對孩子産生正面影響的行為。

通過從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空間變化、語言等多方面的刺激,讓孩子感受到愛、理解、安全、自信、快樂、幸福等,并且促進大腦的認知發展。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12

由于疫情原因,很多線下早教機構仍在停業,而眼下大部分企業已經正式複工,對雙職工家庭的爸媽來說,别說給孩子做早教,連家裡孩子看護都成了問題。

他們最挂心的問題莫過于:幼兒園、保育園什麼時候能開學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13

(多多在保育園接受托管)

為了解決爸爸媽媽既要兼顧工作又要帶孩子的難題,紐諾決定把保育園“搬回家”,讓家庭成長孩子最好的早教場所。

紐諾家庭早教師——足不出戶,老師上門就能讓寶貝在自己家中同時享受看護和專業早教服務,在家培養愛運動、會生活、善社交的寶寶。

家庭早教師,是紐諾教育專門為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的高品質上門早教服務,它以家庭為中心,滿足孩子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全面能力提升、為家庭創造真正高品質的教育價值等需求。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14

上門家庭早教服務 · 含三大模塊:

✔高品質早教

✔專業看護

✔成長評估

為保證流程标準化,設四項管理标準:✔ 教具管理 ✔ 教師管理 ✔ 健康管理 ✔ 品質管理

實現專人專責模式,讓服務更專業、讓家長更放心。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希望帶着“用專業愛孩子”這份初心,把家庭早教服務帶給更多寶寶家庭,助力更多家庭給孩子最優質的教育。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上(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15

選擇 紐諾·家庭早教師 服務

你将在1個月的時間裡:

· 在家就能營造有趣的早教環境

· 優質早教師上門,實現看護升級

· 全方位掌握寶寶成長情況· 培養寶寶受益一生的能力、習慣

選擇最省時、省心的方式

讓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