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組織
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組成。
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故又稱神經元,它具有感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傳導沖動的功能。
一、神經元
(一)神經元的形态結構
神經元為多突起細胞,分胞體和突起兩部分。
1.胞體 細胞質内有2種特殊的細胞器:
(1)尼氏體(又稱嗜染質):位于神經元胞體或樹突内的嗜堿性團塊或顆粒,具有合成蛋白質的功能。
(2)神經原纖維:鍍銀染色呈棕黑色細絲,參與物質運輸。
2.突起 分樹突和軸突兩種。
樹突,一個到多個;軸突,細長隻有一個。
(二)神經元的分類
1.按神經元突起的數目分類 ①多極神經元②雙極神經元③假單極神經元
2.按神經元的功能分類:
①感覺神經元(藍色):又稱傳入神經元。
②運動神經元(紅色):又稱傳出神經元。
③聯絡神經元(綠色):又稱中間神經元。
(三)突觸
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效應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接觸部位稱為突觸。
化學性突觸由突觸前部(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後部(突觸後膜)三部分構成。
二、神經膠質細胞
神經膠質細胞數量比神經元多10-50倍,主要對神經元起支持、營養、保護和絕緣等所用。
(一)中樞神經系統的膠質細胞
1.星形膠質細胞:在神經膠質細胞中體積最大、數量最多,分為原漿性星形膠質細胞和纖維性星形膠質細胞。細胞呈星形,突起的末端膨大,稱腳闆,附着在毛細血管壁上,參與構成血-腦屏障,阻止血液中某此物質進入腦組織,但能選擇性讓營養和代謝産物通過。
星形膠質細胞能合成和分泌神經營養因子和多種生長因子,對神經元的發育、分化功能的維持以及神經元的可塑性有重要的影響。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時,星形膠質細胞可以增生,形成瘢痕。
2.少突膠質細胞:體積小,呈梨形或卵圓形,突起短分支少。參與形成中樞神經系統有髓神經纖維的髓鞘。
3.小膠質細胞:體積最小,胞體細長或橢圓形,數量少,主要分布于灰質内。被激活後具有吞噬功能。
4.室管膜細胞:被覆于腦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呈單層立方或柱狀,形成室管膜,可産生腦脊液。
(二)周圍神經系統的膠質細胞
1.施萬細胞:又稱神經膜細胞,呈薄片狀,胞質較少。參與形成周圍神經纖維的髓鞘。施萬細胞能分泌神經營養因子,促進受損傷的神經元存活及軸突的再生。
2.衛星細胞:又稱被囊細胞,是神經節内包裹在神經元胞體周圍的一層扁平或立方形細胞,對神經元胞體有保護作用。
三、 神經纖維和神經
(一)神經纖維
神經纖維是由神經元的長突起及包在它外面的神經膠質細胞構成。主要功能是傳導神經沖動。可分為有髓神經纖維和無髓神經纖維兩類。
1.有髓神經纖維:周圍神經系統中的有髓神經纖維,由施萬細胞包繞神經元的長突起(軸突)形成。多個施萬細胞包繞一條軸突形成節段性分布髓鞘和神經膜。相鄰節段間無髓鞘的縮窄部位,稱郎飛結。相鄰郎飛結之間的一段神經纖維稱結間體。
中樞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的髓鞘由少突膠質細胞形成。
有髓神經纖維上神經沖動的傳導從一個郎飛結跳到下一個郎飛結,呈跳躍式傳導,速度快。
2.無髓神經纖維:無髓神經纖維由較細的軸突和包在它外面的神經膜細胞組成,不形成髓鞘,無郎飛結,神經沖動沿軸膜連續傳導,故傳導速度比有髓神經纖維慢。
(二)神經
周圍神經系統的若幹條神經纖維集合在一起,被結締組織包裹,形成條索狀的神經。
每條神經纖維表面有薄層的結締組織包裹稱神經内膜。
多條神經纖維集合成神經束,被神經束膜包裹。
包裹在一條神經外面的疏松結締組織稱神經外膜。
四、神經末梢
1.感覺神經末梢又稱感受器。
2.運動神經末梢又稱效應器。
(1)軀體運動神經末梢(又稱運動終闆),分布于骨骼肌。
(2)内髒運動神經末梢,分布平滑肌、心肌和腺體。
以上内容的分享對你有收獲?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臨床病例經驗分享】
【看大咖學術視頻】、【收獲更多實用幹貨】
你可以加入我們,關注不走丢
點擊手機右上角【關注】
收獲更多科普 專業學術知識幹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