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不同的人之間,性格的差異也是很大的,有的人天性活潑,喜歡表達,總是喋喋不休,似乎與他們相處毫無壓力,但是這種人往往魯莽行事,做事情經常憑借心血來潮,因此終其一生,難成大業。
也有的人看似像個悶葫蘆,總是沉默寡言,但是做事情有模有樣,而且往往比常人更加明白事理,往往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大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說:"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一個總是沉默的人,不一定像看上去那麼簡單乏味,而會有三個地方超乎常人,越是沉默的人,便越是明事理。
第一個:細緻入微的洞察力
以靜制動是我國古時就有的心得智慧,在如今更是把這句箴言證明得熠熠生輝。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想要戰勝一個困難,或者完成一件事情,必須要對其本質有所了解,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般魯莽的去做,這是很難找到正确的法門的。
而一個沉默的人,則深谙這個道理,他們會省去浪費在言語上的時間,選擇去觀察和了解事物,因此,沉默的人也有着超于常人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對遇到的問題和即将去做的事情,都會掌握其本質。
在人際交往中則更是如此,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往往能讓他更加準确的捕捉到每個人情緒的變化和話語中的潛台詞,從而更加精準的把握好行事的尺度和分寸,在人際交往中讓他成為那個最善解人意最明事理的那個人。
第二個:超乎常人的理性
畢淑敏說:"成熟就是将音量的旋鈕逐漸降低"沉默的人不僅擁有着敏銳的洞察力,讓他們掌握事物的本質,往往還更加成熟更加冷靜,擁有着超乎常人的理性。我們不難發現,越是小孩子就越是喜歡叽叽喳喳的,而一個成熟的人往往都比較沉默。這種成熟,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表現。
在朋友聚會或者一群人讨論問題的時候,總有人喜歡高談闊論,口若懸河般滔滔不絕,但是他們所說的内容往往不切實際,甚至根本就是難以實現的,而在其中保持沉默的人往往一句話就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關鍵。
正是因為沉默的人擁有着超乎常人的理性,所以他們不會選擇在口舌上浪費時間,能夠更加全面更加冷靜的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紙上談兵。
也正是這份常人沒有的理性,讓他對事情和人都看得十分透徹,擁有着更加理性的思維,也就更加明白事理。
第三個:足夠強大的忍耐力
一個沉默的人不僅僅擁有着超乎常人的觀察力和理性,往往還具有着普通人難以具備的足夠強大的忍耐力。忍耐并不代表服輸,并不代表失去尊嚴,而是去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沉默者的理性告訴他,沖動解決不了問題。
《了凡四訓》中有雲:"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辨,仍如春蠶作繭"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一點點矛盾就怒不可遏,甚至大打出手,這隻能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一個沉默的人,谙熟"暴非制暴之法"的道理,在遇到一些小小的矛盾的時候,往往會保持沉默,不讓事情惡化,進而選擇其他的解決方法。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唯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不僅僅在人際矛盾中,在生活壓力下更是如此,一個沉默的人往往能對生活給予的苦難不動聲色的照單全收,因為哭天搶地并不能影響問題,隻會影響自己的心态,而在沉默中努力去尋求的解決的辦法,努力去改變自己,才是改善問題的根本。無論是人際還是生活的問題,一個沉默的人,往往能具有超于常人的忍耐力。
卷尾語
沉默的人更能夠通曉世間的情理,從容面對生活的點點沉浮,用那份洞察力去了解,用那份理性去決策,用那份忍耐去等待時機,最終一鳴驚人。
雁過無聲,水淨無痕,沉默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包容、更是一種曉悟。一切的熱鬧都會歸于凄清,所有白天的喧嘩都将臣服于夜晚的甯靜。學會沉默,就頓悟了情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