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遼甯航空智能制造

遼甯航空智能制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14:47:31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隻要是晴朗的天氣,沈陽市法庫财湖機場總有一架架銳翔RX1E電動飛機迎風起舞,與周圍的山、水、田、林融為了一道美麗和諧的風景。

銳翔RX1E,是國内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電動輕型運動飛機。目前已廣泛用于飛行員培訓、觀光旅遊飛行、高精度航拍航測等用途。

銳翔RX1E,正是由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創新團隊研發。

這支團隊,組建了國内首條全複材電動飛機生産線,已具備年産40架電動飛機的能力。

這支團隊,成立了銳揚新能源飛行器技術有限公司和航空運動學校,設立大學生助飛基金,培養大學生飛行員,探索出飛行員培養的全新模式,解決了飛行員少、培訓費用高這一矛盾,目前已培養大學生飛行員20餘名,其中多人成長為飛行教員。

遼甯航空智能制造(打造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1

銳翔RX1E飛機

這支團隊研制的銳翔雙座電動飛機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填補了國内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獲得148架訂單,已經交付14架,分别在沈陽法庫财湖機場、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山東台兒莊機場、鐵嶺腰堡機場推廣應用,累計飛行1萬多小時,累計飛行時間在世界同類飛機中排行第一。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使我國具備了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究、設計、制造、試驗、試飛、适航、運營全産業鍊發展的技術能力,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記者獲悉,日前,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創新團隊榮獲“中國航空學會科學技術獎創新團隊”。

組建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的“國家隊”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為行業設定了一個艱巨的減排目标,即從2020年起實施碳中和行動,到2050年實現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50%。

脫碳已經成為航空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達峰,努力争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新能源電動飛機具有零碳排放、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優點,已經成為世界航空業關注的焦點,開啟了航空領域新一輪創新與變革熱潮,引領航空技術創新、推動綠色航空發展,将對世界航空業産生革命性的影響。

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内興起了新能源電動飛機技術研發熱潮,截止2019年底,全球約有240個在研的電動飛機項目。發展新能源電動飛機對提升我國航空業自主創新能力,破解我國航空業“大而不強”的困境具有重要意義,亦是國家高端航空裝備研發水平的核心體現。

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創新團隊是在長期從事電動飛機設計與技術研究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穩定的研究團隊。

2007年,為解決能源短缺問題,提高飛機環保性,根據航空業發展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鳳田,提出我國應大力發展新能源電動飛機,同時聯合幾位專家形成了知識結構合理的電動飛機科研隊伍。

2010年,楊鳳田擔任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校長,聯合中航工業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空氣動力研究院(626)和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單位組建遼甯省通用航空重點實驗室,面向綠色航空、國防建設等領域的國家重大需求,針對高升阻比氣動布局設計、高效率電推進系統設計等技術難題,帶領601所、626所技術專家、沈航優秀教師組成團隊,在國内率先開展燃料電池無人機雷鳥的研制工作。

遼甯航空智能制造(打造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2

楊鳳田帶領團隊研讨研制方案

2011年1月,遼甯省委省政府批準沈陽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沈航”),在通用航空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

曆經10年的發展,該團隊現有成員100餘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遼甯省特聘教授1人、遼甯省優秀專家1人、遼甯省攀登學者1人、遼甯省“興遼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已形成了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特色鮮明、實力強勁、産業化水平領跑的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國家隊”。

攻堅克難取得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成果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新時代東北教育發展新突破,增強服務全面振興戰略能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建成一流通用航空共性核心技術和新能源輕型通用飛機研發平台”“完成多型号自主知識産權輕型通用飛機研制”等目标。

作為國内唯一一所系統開展新能源電動飛機研制的科研機構,研究院發揮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特色教育科研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推動新能源航空設計、制造、試驗、适航、運營和人才培養的全産業鍊發展,使我國輕小型新能源飛機産業化水平處于全球領跑地位,為東北振興貢獻了“沈航智慧”和“沈航方案”。

從2011年至今,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堅持推動科教融合、産教融合,取得了諸多成果,有效支撐了我國航空宇航等學科的發展。研究院已經初步成長為新能源通用航空器研發制造、通航産業示範、航空科普研學和航空教育培訓的标杆性機構、領軍型機構。

“我們團隊始終緊密結合國家綠色航空的重大需求,以電動飛機型号研制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研究為主線,形成了優勢突出的五個研究方向,包括:高升阻比氣動布局設計;高效率電推進系統設計;航空複合材料構件智能制造及變形控制;電動飛機适航符合性驗證;電動飛機遠程監測大數據管理平台。”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長助理耿昊說。

圍繞電動飛機總體、氣動、動力、結構、适航等關鍵技術研究,該團隊不斷攻堅克難,取得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成果,為提升我國航空業的核心競争力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團隊正在全力推進電動飛機譜系化發展,加快形成從雙座到四座、陸上到水上、固定翼到旋轉翼的新能源通用航空飛機發展格局。

遼甯航空智能制造(打造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3

電動四座飛機

圍繞電動飛機型号研制和關鍵技術研究,該團隊承擔了國家民用飛機專項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一批國家級項目。在電動飛機及其關鍵技術方面獲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包括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近10年來,出版專著1部,授權發明專利35項,其它知識産權46項,發表SCI、EI論文200餘篇,培養研究生100餘人。

“新能源航空”專項發力夯實技術能力

2019年,《實施意見》下發後,沈航和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在新能源飛機研發制造、産業推進、人才培養方面積澱的基礎上,逐條落實文件精神。通過近三年的努力,已基本建成新能源飛機設計制造一體化協同創新共同體,成為國内一流的通用航空共性核心技術和新能源輕型通用飛機研發平台,使遼甯具備了新能源航空研究、設計、制造、試驗、試飛和适航的技術能力,教育服務東北振興能力初步顯現。

遼甯航空智能制造(打造新能源電動飛機研發)4

電動飛機生産線

如今,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已成為國内輕小型新能源飛機産業化領跑者,建設有5個新能源航空産業發展示範推廣基地,特别是在一些廢棄的農用機場,通過電動飛機運營成功盤活了當地的經濟。

近年來,緩解飛機對環境的影響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我們将以《實施意見》為契機,繼續夯實理論基礎和技術能力,承接更多的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遼甯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長範振偉表示,“新能源航空”是遼甯建設智造強省、培育壯大“新字号”的重點領域,目前遼甯省在新能源航空領域取得的成果隻能說是初見成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十四五”期間,團隊将整合航空、航發、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重點高校等優勢科研力量,成立中國氫能飛機研發聯盟,開展氫能飛機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完成運-12氫能驗證機研制并實現首飛,啟動9 2座氫能飛機預研。

編輯:黃磊

審核:朱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