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肇慶最美的底色。
肇慶森林覆蓋率達70.73%,
坐擁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爛柯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等
多個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
是廣東省當之無愧的林業大市。
如何守護滿山綠?
黨的十八大以來,
肇慶市委、市政府把保護森林生态安全
作為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在全省創造性地作出建設森林防滅火
“預防阻隔、預警監測、指揮撲救”
三大體系重大決策,
以此來攻克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
這一難題。
預防阻隔綜合防護體系
是這一體系的“盾牌”。
肇慶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帶約1.23萬公裡,
防火“萬裡長城”與林區道路、
撲火通道、河流等各類
天然隔離帶相互打通,
相連形成閉合的林火阻隔系統。
△ 圖源 肇慶應急管理
一旦發生山火,
撲火隊員以林火阻隔帶為依托,
有效阻隔火勢向着縱深發展,
将火勢控制在閉環系統内部,
防止火勢失控蔓延造成更大損失。
據悉,在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過程中,需要通過對轄區内的疏殘林,以松、杉為主的殘次林,實施林分改造,營造抗火能力較強的闊葉樹種為主的混交林,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火能力。
預防山火,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重要角色
——護林員。
目前,全市聘請了專職護林員約3500人,
全數配備能夠實時記錄軌迹的
護林員北鬥巡護終端,
落實山頭地塊、林班小班的管護責任,
實行網格化管理,并通過各種宣傳工具
進行提高全民防火意識的科普教育,
重點時段、重要節假日,
護林員會在主要進山路口設卡設哨,
嚴防火種進山。
△ 護林員在主要進山路口設卡設哨、巡查,嚴防火種進山。西江日報記者 梁小明 攝
依托科技,
三大體系中還構建了
立體式預警監測體系,
通過地、天、空立體式監測林區,
在林區織起一張嚴密的監控網,
一旦有煙火,立刻發現,
立即通知最近的專業隊伍前往處置,
将火災消滅在初發和萌芽狀态。
△ 吳勇強 攝
“地”指的是人工火情監測網
通過護林員巡查監測,瞭望台(塔)固定監測,森林防火督查員流動監測等,嚴查進山人員和車輛,及時發現了制止違規用火,發現火情第一時間上報。
“天”指的是衛星林火熱點監測
利用國家林火衛星監測和氣象衛星進行監測,實現快速準确定點、快速查實反饋。
“空”指的是航空監測
利用民航和省航空護林站飛機(含無人機和直升機)監測,發現火情,及時通報。據統計,當前我市應急、林業、公安等部門有120多台各類無人機可用于森林火災巡查。
以上的立體式預警檢測體系
均能夠實現與森林火警12119、
消防119、公安110等報警電話聯動,
110、119報警台接到森林火災報警電話,
第一時間接入通知森林防火總值班室,
及時報告,快速處置。
△ 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攝
森林消防專業隊伍,
是三大體系的“壓艙石”。
我市全力構建森林火災
快速高效指揮撲救體系,
解決撲救森林火災
“最後一公裡”難題。
據統計,全市及各縣(市、區)建立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現有森林消防專業隊“主力軍”10支,隊員550多人;省、市屬林場(省2個,市7個)建立撲火應急分隊,人數330人;還有分布在廣大林區各地的專職護林員和經過培訓的義務撲火隊員,構成“專業隊——半專業隊——義務撲火隊——當地群衆”四級撲救力量組成的撲火隊伍……
△ 圖源 肇慶應急管理
專業的火災撲救裝備
也讓森林消防隊伍“如虎添翼”。
目前,全市建有國家級物資儲備庫1個、省級3個、市級1個,配備了一批較先進的現代化裝備,包括指揮車、運兵車、水罐車、遠程高壓水泵、風力滅火機、油鋸、割灌機等,建立了肇慶(封開)航空護林基地,可供兩架M-26直升機可同時起降。
△ 吳勇強 攝
此外,肇慶還加強互聯互防,
制定區域性的聯防機制,
實現森林防火資源共享。
我市通過成立肇慶市中心區
森林防火聯防區,
一旦中心區某地發生山火,
可迅速調集周邊的撲火力量投入撲救,
在山火初發時,
迅速調動200-300人的專業隊伍,
集中優勢兵力,
實現“打早、打小、打了”。
△ 北嶺山森林公園 圖源 肇慶林業
接下來,
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
市應急管理局将繼續
統籌抓好“三大體系”建設,
不斷優化、升級、完善體系布局和功能,
為書寫高質量綠色答卷,
築牢大灣區綠色生态屏障作出卓越貢獻。
來 源:肇慶林業 西江日報(記者 林琳) 肇慶應急管理
編 輯:譚敏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