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希望自己的禾苗快快長大,忍不住動手将它們一個個拔高,最終全部枯萎了。《揠苗助長》告訴我們:世間萬物自有其發展的規律,單純依靠自己的主觀意願和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考慮對方的需求和想法。
無論做什麼事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方能讓事情走向理想的狀态。簡而言之: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唯有腳踏實地,方能一步步接近目标。
揠苗助長:迫切的農夫與無力的禾苗
田間勞作的農夫播種插秧,日日盼着豐收,迫切希望五谷豐登,心情迫切之下看不見細小的成長,于是忍不住動手幫忙。他覺得自己做了好事,促使禾苗快速成長,是該得到感謝的。地裡的禾苗卻覺得自己正在慢慢長大卻無端被扼殺了生機,命運受人擺布自己卻無能為力。
“你覺得”和“我覺得”源于不同身份、不同立場。就像那位農夫未曾了解過禾苗的想法,固執的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在好心幫助。禾苗心中苦啊!自己的想法不能表達出來,自己的需要不被理解, 總有人打着為我好的念頭,達到他想要的目的。奈何自己勢單力量薄,無能反抗。
這就像當下教育文化,可憐天下父母心。比如:為了培養孩子全方面的能力,赢在起跑線上,盲目地随大流,于是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接踵而至,淹沒在書山學海當中的青少年,承載着來自父母親朋期待的壓力,硬生生地活成“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就幸福嗎?光鮮的成績背後也有不堪重負,喪失了那個年紀該享受的童年。往大了說,“傷仲永”也是一個揠苗助長的典型,隻不過那是天生神童被生生拔成了凡人。而部分普通家長是妄圖将自家孩子瞬間變成天才,而一味填鴨式的教育,反而激發了孩子叛逆的心理,得不償失。
碩果累累源于腳踏實地四季輪回,春種秋收,這是禾苗成長必須經曆的過程。澆水施肥,悉心栽培,農民期盼的豐收随之而來,假如隻有三分鐘熱度,即使沒有拔苗助長,地裡的禾苗依舊撐不過炎炎夏日。
術業有專攻。任何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無不是在專業領域浸淫數年乃至甚至是數十年。投機取巧尋找捷徑的人學到的不過是速成的方式,如若不花時間深入研究實踐運用,最終留下的隻能是浮于表面的一知半解。
社會急速發展,人心難免浮躁,眼見着别人混得風生水起,自己仍然按部就班地拿着可憐的薪水,心緒難平。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嘗試,好高骛遠。然後忽略了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凡是最忌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幾個月過去了依舊在原地踏步,心都涼透了,依舊處于迷茫之中。
認清自己的想法。興趣愛好可以廣泛涉略,一技之長卻需腳踏實地,貴在堅持,這将成為你終生賴以生存的根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拿民間手工藝者來說,各類非遺文化的傳承人,阿木爺爺的榫卯技術,走紅網絡的中國爺爺、中國奶奶,一輩子默默無聞專注于一項工藝,精益求精,再創作再創新……沒有時間的沉澱,如何擁有舉世無雙的才華?
苦心人,天不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