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30 21:54:48

我有個群是北京婆媳吐槽群。咳咳,裡面都是做媳婦兒的居多。有天晚上,我們群裡開啟了瘋狂吐槽婆婆的模式。

有個妹子說:自己的婆婆進他們夫妻的卧室從來不敲門!特别不理解!

還有個妹子說:自己的孩子牙齒壞了,要帶孩子去醫院,公婆和叔嫂等一家人覺得太矯情了沒必要去醫院,妹子還是堅持自己去了。婆婆非得不支持,還說這個妹子,養個孩子太精細了。孩子就得糙點養。

還有個妹子說:婆婆特别護犢子,如果是她兒子和孫子吵架,鐵定護着兒子。隔代親這個概念在她婆婆這裡是沒有的!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探讨下——護犢子這件小事兒。說是小事兒,其實也并不小,因為“護犢子”是一種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什麼是護犢子?

護犢子,顧名思義,起初是用在“牛”這種動物身上的。因為牛媽媽生完寶寶後,會格外照顧自己的寶寶,不會讓任何人和動物接近,擔心自己小牛犢子受到傷害。從牛媽媽身上可以看到最原始的母愛。但是,如果人類也這樣做,那麼是一種什麼情景呢?

試想下:你剛生完小寶寶,有個親戚要抱一抱,你毫不留情的拒絕了,擔心親戚傷害孩子……顯然,牛媽媽護犢子是因為他們是動物,沒有人類的情感,用最原始的方式來保護孩子,人類是有感情的,如果也這樣做,就有點過度保護了。所以,護犢子這個詞,後來也用來形容人類過度保護、寵愛、甚至是溺愛孩子的行為。

我們看下百科釋義: 護犢子——保護自己的兒女,或者晚輩。牛之類的動物都是竭盡全力的保護自己的幼崽不受别的動物的傷害。用在人身上有貶義的意思,不論事情怨誰,隻知道保護自己的兒女或者晚輩。引申義:保護自己的晚輩或下屬,有 嬌慣 , 溺愛 的意思。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1

家長有護犢子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

正面影響:孩子會接受到來自家長的肯定和支持。

舉個例子,我記得我小時候。村子裡有一些小男孩,剛10來歲,總是欺負女孩,劫住女孩要錢。有一次我就被劫了,兩個10歲的男孩,那個時候我剛8歲左右,正好我身上有5毛錢,全被他們搶走了。我回家跟我奶奶講,我奶奶特别生氣,帶着我就去找這兩個孩子的家長了。孩子家長竟然笑嘻嘻的說,哦,他們給你要了多少錢呀?我還給你……我奶奶說:你這得管呀!我這孫女本來就膽子小,下次要是再讓我碰見,我可就直接揍他們了!——當時那個暖呀,有奶奶給我撐腰真好!

像上面的情況,其實嚴格來說還不散是護犢子的行為,因為本身不算是過失一方,屬于是正當防衛自己的利益。如果是雙方都是無意行為,一方家長卻為此動手或者過激行為,那就真的是會對孩子有特别不好的影響了。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2

反面影響:膽大包天、目中無人、張揚跋扈、自私自利、經不住考驗、人際關系受阻礙

護犢子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極為不利。

前段時間發生在廣東一個遊樂園裡的事件,想必很多媽媽都有關注:貴陽某遊樂場内,兩個孩子在玩耍時不小心撞到了一起。其中一個孩子的父親連忙将自己的孩子抱出來,并且十分憤怒的開始大力的推轉小車,後來緻使車内的幼童從車内甩出。被甩出來的孩子,還遭到這位男士的暴力行為——用腳踹倒了孩子!(以下是視頻截圖)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3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4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5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6

用腳将孩子踹倒

這位父親的做法顯然就是比護犢子還要護犢子了。且不說,孩子一起玩難免磕磕絆絆、碰到在一起,作為家長,上來就對一個幼童做這樣的行為,恐怕都沒有想到後果。

在這種家長行為影響下的孩子,一方面會越來越膽大包天,做什麼事情都會想,反正有我爸在,我不怕,導緻孩子形成張揚跋扈、目中無人、不尊重别人、不守規矩、越來越自私隻為自己考慮;

另一方面若是沒有家長在身邊時,遇到比他更厲害的人,這種孩子反而會委曲求全、拍馬屁和之前的行為形成強烈的反差。

無論孩子變成哪種,都是非常不利的,包括對以後的人際關系影響也有着巨大的阻礙,可能會沒有朋友。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7

護犢子的父母是一種怎麼樣的心理?

護犢子的父母,比較自私。

還是上面例子來說,兩個孩子碰到一起,這位爸爸首先是埋怨對方的小孩,絲毫不考慮,一個巴掌拍不響,要是對方的小孩爸爸媽媽說是被撞的一方也并沒有錯誤。顯然這種家長,在多數情況下,隻會考慮自己的利益。自己受到了傷害、自己利益受到了損失、自己的事情受到了影響……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的原則看待孩子的問題。

護犢子的父母,過分關注孩子。

5歲的小斯,是個帥氣的小男孩。媽媽對他十分在意。出去玩滑梯,媽媽會擔心他從滑梯上掉下來;玩秋千會擔心他晃的太高摔下來;玩沙子擔心沙子進眼睛;總之,世界萬物皆危險。小斯想去找兩個大哥哥踢球,被媽媽拒絕:你才5歲,哥哥都7歲了,萬一球砸到你,很疼的。于是乎,小斯沒有愛好,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玩一會兒就被告知太危險了,不再去做深度嘗試。

我們過度關注孩子的時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放不開。尤其對于男孩來說,過分關注孩子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很多嘗試的機會。

護犢子的的父母,野蠻沒有原則。

《父與子》漫畫有這樣一個場景:孩子回家告訴爸爸自己被打了,父親跟着兒子氣沖沖來到學校,找到和兒子打架的那位同學家長,兩個人先是争吵,後面直接就是扭打在了一起。可是再看兩個孩子,已經和好了,開始一起開心的玩起拼圖遊戲來了。

這個故事,挺有趣也值得家長們思考。

護犢子的父母為什麼是野蠻沒有原則呢?護犢子的行為本身就是用來形容牛媽媽的,牛媽媽保護孩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踢、撞這樣的行為動作,可以用野蠻來形容,并不為過。如果人類也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和處理自己孩子的問題,顯然跟牛媽媽的行為區别并不大。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8

有護犢子的父母是一種怎樣體驗?

網友yora:幼兒園的時候,被同班的男生把脖子撓出一道血痕。回家被媽媽看到了,平時一直教育我文明禮讓的媽媽惡狠狠的說,你真熊,明天上學撓死他!當時被媽媽吓到了,但是突然覺得特别有勇氣,覺得再也不能被人欺負了!

網友蒙多:小時候我媽在茶樓打牌,我就在茶樓門前玩。 結果被一個惡霸怼了,他比我壯,他掐我脖子我手夠不到他,然後我就哭了。這時我媽沖出來對着他就開罵,他也懵了(他不知道我媽在附近)。我當時看我媽來了上去就是一腳把他踢倒在地,他也不敢反抗,我媽看我還回來了就帶我進茶樓了,他也爬起來灰溜溜的走了。我心裡爽極了(雖然我有點怕他之後怼我,他比我大一年級)之後在學校看見他我也有點躲着,但他最終也沒有報複我了哈哈。

一個奇葩的真事兒:孩子5歲了,喜歡拿小石子往人家房頂上人。後來有一天,又扔,結果砸到了自己的親舅舅,舅舅就說:你怎麼拿石子砸人呀?這樣可不好,不能這樣啦!訓了這孩子一頓,結果孩子媽媽就在旁邊。孩子媽媽對孩子舅舅說:三弟呀,你說他一個5歲的孩子,扔個石子在那玩,一來不小心砸到你了,二來砸一下又不疼,你說你,就因為這個說你大外甥?你是個做長輩的,怎麼能這樣呀?孩子砸一下怎麼了?

還有最近發生的“23歲男子扯下電梯指紋鎖高樓抛下 媽媽卻回應媒體大衆:他還是孩子”——這就是一個護犢子典型的例子,護犢子的爸媽多數都是教育出來熊孩子,不懂感恩、脾氣暴躁、自私自利。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9

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會“不護犢子”?

1、當孩子遇到問題,一定要有判斷标準,不能隻保護孩子。

遇到問題淡定處理,而且有非常明确的是非原則。家長有明确的标準和原則,會讓孩子有很清晰的定位、并且能正确的判斷是非善惡。

比如說,3歲以上的孩子,因為小問題鬧了不愉快。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幾個原則:第一,是你的利益要努力争取;第二,不可以動手打人,除非是有人先打你了;第三,和小夥伴們溝通解決問題。雖然孩子小,但是不斷的滲透這些原則,孩子慢慢就會明白。

孩子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聰明很多!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的後果(有種過度保護叫做)10

2、正确認識家長和孩子的關系。

很多家長之所以護犢子,就是沒有把自己和孩子分開看。我們講,孩子1周歲要斷奶,但其實作為媽媽也要有個斷奶的過程。從懷孕到孩子出生,媽媽如果自始至終都将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顯然是非常不正确的。

龍應台老師在《目送》中有這樣一段話:父母兒女就是一場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所有的關系中,隻有父母和子女的關系是為了更好的離開,因為子女能離開父母才能獨立于世。這中間縱有百般不舍,也要學會放手。

護犢子的媽媽們需要知道:我們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的,必須要讓他去經曆風雨,才能看見彩虹。

如果喜歡,就點關注吧!

我是一位職場媽媽,喜歡讀書、寫作、古筝!堅信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着它笑,它會回複你以笑容!大家可以關注我@晨兒媽Tina 也可以關注我的家家安甯——育兒路上一起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