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曾幾何時,國内流行過明星模仿秀。
靠着一張“明星臉”,催生出了一大批靠模仿明星營生的人。
更有甚者,得到了本尊的認可,命運發生了大翻轉。
後來,這波熱潮過去了,錢不好賺了,于是他們又轉戰各大直播平台去了。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鬧出了不少社會新聞。
比如,前幾年有個熱門話題是#山寨版xxx涉嫌欺詐#。
說的就是一個人假冒明星的身份,到處接商演、做代言,成功實現年入百萬,經濟自由,但最後卻被本尊給起訴了。
我相信,他們的初衷是好的,始于愛好,希望可以得偶像的認同,得到粉絲的喜愛。
可一旦從愛好變成賺錢的工具,嘗到了流量的甜頭,一切就變了。
盡管明眼人很快就能發現,這并非本尊,而是冒牌貨,可把李鬼當李逵的人,同樣不在少數。
隻能說,明星可以高仿,但人生不能。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因熱愛而生的職業,大部分,都是為了撈金罷了。
《2》
茶圈裡,也有很多因為“像”而産生的誤會。
常有人說,“新白茶很寒涼,喝起來像綠茶,老白茶倒溫和點,像紅茶。”其實不難理解,畢竟白茶複興的時間并不算久。
在六大茶類中,如果說綠茶和紅茶是大前輩,家喻戶曉,那麼白茶不過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透明罷了。
喝慣了綠茶和紅茶的茶客,總喜歡拿其它茶類對标白茶。
這,是一種本能。
就像大魔頭李莫愁第一次見到郭芙,心裡一動,稱她“膚似玉雪,眉目如畫”。
打比方,是一個常用的修辭說法。
至于恰不恰當,則又是後話了。
“新白茶像綠茶,老白茶像紅茶”的說法,也不是第一次聽聞了。
可事實上,白茶既非綠茶,也非紅茶,用“像”來概括它們三者間的關系,并不恰當。
白茶,是六大茶類中工藝最為簡樸的存在。
不炒不揉不殺青,由于沒有過多的人為幹預,保留下了原汁原味。
白茶特有的毫香,類似于幹燥的蘆葦、野蕨菜的氣息,是其它茶類所不曾有的。
但與此同時,毫香不太容易喝懂。
以往愛喝綠茶的朋友,第一次喝到新白茶清新鮮爽的湯感時,也難免會帶入喝綠茶時的印象。
久而久之,便産生了誤會。
大家不知道的是,白茶和綠茶的香氣、滋味,是完全不同的。
縱觀中國的幾大名優綠茶,香氣大略包括了豆香、栗香、清香、蘭香、草香、火香。
湯水清新、純淨,清香撲鼻,“鮮”感格外突出。
而新白茶的香氣,有幹草香、有毫香、有草藥香,還有馥郁的花香。
這股花香,層次多變,每一沖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就像闖入了一條種滿了鮮花的林蔭小道。
每隔一段距離,都盛開着品種不同的鮮花。
比如,2020白牡丹裡光是花香,就有夜來香、栀子香、玉蘭花香、水石榕香、晚香玉香……幾乎兩隻手都快要數不過來了。
新白茶的湯水,比綠茶更加的淳和鮮爽。
含一口在嘴裡,沉甸甸的,勁道且充滿着重量感,十分有内容,有内質,有豐腴感。
這樣對比以後,你還會覺得綠茶像新白茶嗎?
《3》
至于新白茶寒涼,更是一個曲解。
寒涼,是中醫上的說法。
寒、熱、溫、涼,是中藥的四種特性。
而中醫上的“性寒”,可不是大家想當然的,直接把白茶等同于性寒涼,早就是老黃曆了。
常有新茶友問:“聽說新白茶性寒涼,我胃不好,能喝嗎?”
可見,在一部分人的心裡,茶葉涼不涼,和對胃部的刺激大小有關。
但實際上,大多數時候要看茶多酚含量的多與少。
是的,導緻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喝茶不舒服的真正原因,在于茶多酚。
有些茶友,說喝了綠茶胃不舒服,太刺激了。
其實,是過量的茶多酚刺激了胃部的粘膜,從而引起不适。
歸根結底,還是“茶多酚”惹得禍。
不過,茶多酚作為茶葉中的一種營養物質,是必不可少的。
可有的茶葉含量高,有的茶葉含量低,區别在于工藝。
綠茶加工,必須經曆殺青。
殺青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分為蒸青、炒青、烘青、曬青。
最主要的目的,除了散發青臭味,散發良好香氣的形成,更重要的是通過高溫破壞或鈍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酶是一種催化劑,号稱天下所有萬物無不可催。
教科書上的知識告訴我們:“酶的溫度是40-50℃,到了85℃以上,酶的活性就會轟然倒塌”,也就是失去了活性。
而綠茶的殺青過程中,通常要經曆超過100℃的溫度。
當酶促氧化被制止了以後,綠茶中的茶多酚物質含量,也就永遠停留在剛剛制成成品茶的時候。
正因為如此,綠茶提倡喝鮮,并不具有後期的轉化價值。
即便存了3年、5年,這款綠茶沒變質,但茶多酚的含量依舊是當初那個數,基本不會減少。
所以,有殺青的茶葉,茶多酚的含量更高一些,而胃弱的茶友喝起來便會覺得不太舒服。
不殺青的白茶,随着後期的陳化,茶多酚含量會漸漸降低,最終達到一個合适的範圍。
腸胃功能較弱的茶友,也能很好接受。
因此,新白茶“性寒涼”這一說法,壓根無法站穩腳跟,不過空穴來風,人雲亦雲罷了。
《4》
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
而老白茶,即使過去了多年,内含物質發生了改變,但也依然延續着白茶的特點,清鮮、醇爽。
白茶的微發酵,成為了老白茶,也不會随意改變。
不可能,也絕不會成為全發酵茶的紅茶。
與白茶相比,紅茶的制作工藝較為複雜,工序繁瑣。
紅茶的加工,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使得鮮葉成分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産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的香氣物質,并具有香甜味醇的特點。
很顯然,白茶和紅茶不僅工藝不同,外觀、香氣、滋味,皆有很大差距。
試想一下,微發酵的白茶,在足夠密封幹燥的情況下,既沒有太多的水分,也沒有高溫,又怎麼會遭遇過度的發酵呢?
所以,白茶存久了會變成紅茶的說法,是個謬論。
事實證明,老白茶的顔色,并不紅。
不僅是茶葉不紅,茶湯也不紅。
誠然,市面上有一些所謂的“老白茶”,它們幹茶顔色發紅發暗,沖泡後的湯色也呈現為紅褐色、暗褐色。
這些不正常的表現,都代表了它們被渥堆,被暴曬,被過度發酵的事實。
真正的老白茶,自然陳化而來,主色調不會發生太大改變。
比如2018年的白露茶,現在的模樣,依然延續着新茶時期的迷彩色,隻是略顯陳舊,略黯淡一些。
沖泡出來的茶湯,湯色晶瑩,如明月般帶着幾分疏離感和清冷感。
到了三、四沖,湯色漸深,呈現着深深的黃綠色,白毫在水中飛舞,璀璨如天邊的閃耀星辰。
毋庸置疑的是,白茶經過了多年的歲月沉澱後,香氣和滋味的确會變得沉穩、醇厚。
與新白茶相比,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風味。
《5》
正常的白茶,是鮮的、是香的,符合國标鮮香醇爽标準。
不同于綠茶的昙花一現,白茶值得越存越香。
也不同于紅茶的全發酵,白茶更注重原汁原味。
所以,白茶就是白茶,是六大茶類中獨立的存在。
既非綠茶,也非紅茶。
無論新老,白茶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和風韻。
這種特别的味覺體驗,是以往不曾有的,是其它茶類不可替代的。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