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關于美人魚的傳說來自德國,當時的人們都管美人魚叫洛雷萊。以腰部為界,她的上半身是美麗的女人,下半身是美麗的魚尾。她經常在天色昏暗的時候出現在萊茵河畔,用冷豔凄美的外形和哀怨動人的歌聲迷惑過往的船夫,使他們分心而迷失方向,最後沉入海底。
不僅如此,我國古代也有關于美人魚的記載,但那時并不叫做美人魚,而是叫黑鱗鲛人。聽名字就知道這種生物長得十分的恐怖,全身都是黑色的鱗片,與我們現在想象中的美人魚相差甚遠。但這些傳說和記載依舊不能證明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魚嗎,而真的美人魚長什麼樣子,也無人可知。
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幹寶《搜神記》。
《山海經·海内南經》中說道: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
根據司馬遷編寫的《史記》,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就是以人魚膏做成的,當然了,萬事萬物都要講究證據,不能因為這些史書記載就一概而論。
半人本魚,并不符合傳統的進化論,人魚想要在深海中存活,條件非常苛刻,光是水壓、水溫就足以讓人魚頭疼,深海極其寒冷,想要在深海中存活,就必須儲存大量的脂肪禦寒。
但從諸多的記載中來看,鲛人的身體跟一個人相差無幾,以“人身”進入深海,根本承受不足龐大的水壓,而且鲛人體格較小,也沒有脂肪。
而且,史書當中記載的人魚都是以成年女子的形象出現的,鲛人除非能自我繁殖,不然不可能存活下去。
雖說曆史學家、生物學家都不相信鲛人的存在,但鲛人的傳說不僅僅存在于中國,丹麥童話《海的女兒》是廣為人知的童話故事,她因為離開大海最終變成了泡沫。
雖然網絡上流傳着各種所謂美人魚真身之類的照片和視頻及美人魚化石和遺體的記錄,但是實際上根據目前人們對于海洋的探測範圍來看,都無法準确的判斷該生物所代表的物種就是美人魚。隻是從其體态特征來看,其比較符合美人魚的特征。而更多是存在于人們的幻想當中。之所以美人魚會被幻想出來,是由于最先探索海洋的科學家們将海洋中某些頭部及上身身體修長的哺乳類動物錯當成了怪物。他們将這些怪物視為上身具有人形,而尾部是魚的形态。由于這個幻想比較奇幻,寄托了人們對于美麗生物的美好向往,因此就廣為流傳了下來。
美人魚的傳說之所以廣泛流傳,是因為她給海上的人們提供了某種獨特的精神需要,一種願望的實現或一種對溺死的安慰。也許這也象征着人類的熱望,盡管愛和美是悲傷和不可觸及的,人類還是要不斷追尋和接近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