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到底該怎麼辦?昨天文章裡咱們已經說了【你家孩子厭學的原因】,如果你還沒有看并認同那個觀點,那這篇文章你有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用這種方法才能徹底的解決你孩子厭學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孩子厭學到底該怎麼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昨天文章裡咱們已經說了【你家孩子厭學的原因】,如果你還沒有看并認同那個觀點,那這篇文章你有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用這種方法才能徹底的解決你孩子厭學的問題?
所以,如果你想要徹底的解決任何問題,必須先得知道問題的根本原因,才能做到藥到病除,否則就會反複發作,不能斷根,而孩子的問題也是這個道理。
這就好比,在你不提升自己實際能力真實本事的前提下,你一天到晚的換工作,我相信再過十年二十年你的生活還依舊如故,不可能會變得美好,為什麼?
因為你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你想是不是這個理?
解決問題一定要講究方法,一定要做到刨根問底,不能按西醫的思維來,哪裡病治哪裡,治不好就割割割,太低級了。
而是要學習咱老祖宗的全局觀,整體觀,要學會站在太空上來看地球,而不是站在地球上來察宇宙。
好的,既然你已經知道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接下來咱們給出的這個藥方分成三步來完成:
一、将你孩子從低幼智鍊接的活動中的脫離出來(斷絕你孩子的低幼智鍊接)
二、将你孩子放置在比他現階段稍高的智力環境中進行熏陶(給你孩子養智的階段)
三、持續的重複上面的兩條策略,同時給孩子适當的立志及相應的任務(給你孩子保智增智,直到他自己對那些低級趣味的事和物嗤之以鼻)
下面咱們一條條的來講為什麼要這樣做?
你想想,你孩子從一出生到上學,無非就是三個地方影響他的生活是最大的,一是家庭環境,父母,兄妹,二是學校環境,老師,同學,三是社會環境,包括他玩的,看的,吃的,喝是吧。
你有沒有發現,上面三個能影響他生活最大的共同點是不是環境?
所以,如果你要想改變你的孩子,你就得先改變他的生活環境,環境是可以造就一個人的,這也是中醫常講的治病原理,先驅邪,再扶正,然後再養正,當你能一直處正的時候,自然就想病都難。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複自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之理也。
而這個關于如何改變環境的做法,你可以參考孟母三遷的典故,孟母三遷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也就是你想讓你的孩子智力慢慢提升,你就讓那些比你孩子智力稍高的一切圍繞在他身邊進行持續的熏陶。
但這裡有個前提,就是必須先讓孩子與那些低智力的事和物徹底的隔離,就是上面說的先驅邪。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和家長剛實施的時候肯定會出很多的問題,孩子吵鬧,各種反抗,甚至會想盡辦法偷偷的玩等等,做為父母,肯定是煩不勝煩,這是正常的。
隻要父母能始終一條心,該狠的就要狠,為了孩子的将來,不能心軟,但也要懂得适中和賞罰分明,這就不是一句能說得清楚的。
隻能根據事情的實際情況來随機應變,特别是其中的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過也不能不及。
但是還有可以參考,并且是做得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孟母斷機的故事,你可以借鑒,每當孟子複返低幼智的活動中時,孟母是如何将孟子從低幼智的活動中解救出來的?
這就是誘導與引導,諄諄善誘,作孩子的思想工作,就是為了讓孩子能明理,這個過程可以是父母,兄妹,老師,同學或是孩子比較尊敬的人來做,并非是隻有父母才行哈,要懂得變通!
你還記得我說過改變一個人最徹底的方法嗎?
就是改變一個人的思想,隻要一個人的思想升華了,他才能自行徹底的改變一切而能脫胎換骨。
當上面的兩條都做好了,接着就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第三條登場了,這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來保持上兩條的路線不動搖,就像太陽和四季一樣周而複始,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及慈愛才能完成。
直到你孩子能徹底擺脫了低幼智的活動,能不斷的追求更高的智力和更高級的生活目的,能樹立越來越遠大的志向,從而能胸懷家國天下,這時候才算是成功了,你的孩子未來才能成才。
所以,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父母要砥砺前行,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的分享結束,教育孩子要趁早,長大才能變珍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