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明
01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講述的是上世紀70年代發生在斯德哥爾摩的一件真實事件:
幾名搶劫銀行的綁匪擄走了幾名人質,人質均為女性,在六天和警方的對峙後,綁匪被警方抓獲。之後發生了令人驚奇的一幕,女性人質為綁匪奔走上訴,使其免于或者降低刑罰,并且要求嫁給他們。這些讓警方和社會各方百思不得其解,人類學家以及心理學者經過研究将這種症狀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其背後發生的心理過程是人質在極度恐懼,喪失了對生的希望的時候。從綁匪提供食物和水的過程中燃起了一絲希望,從而對綁匪産生了愛情。在最後離開危險環境之後這些人質因為本身的自我非常弱小,所以希望幫助綁匪降低刑罰,并将自己嫁給他。
02
人在極端恐懼和喪失一切希望的時候,會把要求和希望變得非常本能,比如吃和睡。在這樣的時候,那個滿足了需求的對方就變得極其美好,産生依戀,并産生無條件的信任與幻想。
這個時候,如果自我如果比較強大的話,會産生的是認同,會希望自己和對方一樣強大,從而獲得拯救自己的力量。這類人往往會發展出反社會人格。那些關在監獄裡的人,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受到了無法理解的待遇,進而發展出的部分。
而如果自我比較弱小的話就會出現這種愛上綁匪的——斯德哥爾摩症狀。
03
生活中,
很多人有時候也會出現這種類似的情節。如果一個人對愛人有期待,期待一次次落空,落空之後又無法選擇離開,久而久之最後可能會變成兩種結果。
一種是,變得和對方一樣,用同樣的方式面對對方,甚至價值觀變得和對方一樣。另外一種,就是發現自己會更加愛對方,覺得隻有對方才是自己的真愛。
這種狀況或許不能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放在一起,因為是如此的細碎,細碎到生活中我們幾乎随處可見。
但是這裡面顯示出來的,人的自我在和外界發生關系時候的反應,又是如此相似。區别隻是程度的問題而已。
04
所以我在想,
如果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隻靠自我活着,
又對自我不做任何覺知。
這樣的人生或許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我們會變成社會這個智能程序下的智能生物,
表現出來的不過隻是和動物一樣的反應而已,
隻是略顯複雜罷了。
人之修行,
可貴之處便在于:
我們被社會和環境推搡着活着,
另一方面我們覺知着這份“活着”,
并對這份“活着”,
有所選擇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便在于此吧!
END
作者簡介
水清明:心理咨詢師,流派:存在人本主義、精神動力取向。配合使用後現代正念療法和解夢技術。從十五歲開始接觸薩特走上存在主義道路。對佛學、道家思想和中國傳統哲學有一定研究。經濟學學士、中山大學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生。目前咨詢個案時長1300小時,督導時長200小時。明睛心理咨詢工作室創辦人,并同時在壹點零、春雨醫生等平台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