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嘉賓參加論壇圖,長江商學院供圖。
圖為嘉賓參加論壇圖,長江商學院供圖。
中新财經5月7日電 (記者 劉亮)7日下午,長江商學院創創社區與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聯合舉辦“鄉村振興大時代下三農企業家商業模式新探索”在線經濟論壇。與會嘉賓從企業家、社會組織和數字化三個維度分别做了主題分享,旨在多維度深入探讨三農企業家的商業新模式,為推動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建言獻策。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閻愛民分享的主題是《企業家如何參與共同富裕》。他在演講中分享了企業家參與共同富裕的方法與意義,并強調企業不僅要在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發揮重要作用,更重要的還要積極參與到三次分配中,要把工藝理念和社會價值來融合于企業的業務模式當中,實現企業公益理念和社會貢獻相結合。
他還結合長江商學院的社會責任實踐指出,“鄉村振興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是一片藍海,潛力非常大、機會非常多,但企業家一定要堅持長期主義”。
圖為嘉賓參加論壇圖,長江商學院供圖。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陳紅濤分享的主題是《社會組織如何助力鄉村振興》。他從産業發展的角度分享了中國扶貧基金會多年來的實踐和經驗總結,并提到要預防“扶貧漏鬥”現象,即單體投入多但實際改變效果不大的情況。對此,他認為不光要有資金和項目的投入,還應注重後期是否有相關産業扶貧項目作支撐。“鄉村發展本質上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沒有産業,其他的發展都會成為無源之水”。
最後,他綜合建議,社會力量參與振興鄉村要從産業發展、人才發展、鄉村建設、鄉村社會事業多維度入手,特别要支持鄉村産業發展,産業發展可有效支持鄉村全面振興。
頭條學堂教研負責人劉耕主要從數字化的角度分享了《數字時代鄉村振興的三個故事》,并從具體案例展開,介紹了數字化在促進鄉村振興方面的變革性力量與未來想象力。在他看來,在數字化時代,一些大型互聯網企業長期沉澱下來的數字化、智能化信息技術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于鄉村産業中,以拉動整個産業升級,如可應用物聯網和智能化生産控制,提高農業精準生産和農業産值等。(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