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以下症狀:
□ 清晨時分覺得頭暈
□ 午後極度犯困
□ 突然下蹲時出現氣短
甚至視力模糊
你有沒有以下習慣:
□ 飲食油膩
□ 缺乏運動
□ 不愛喝水
□ 經常熬夜
如果基本全中
那你可能要測一下這個指标
血液黏度
血液是黏的
我們的血液由血細胞與血漿組成,合稱為全血。各類血細胞與組成血漿的物質擠在一塊兒,相互摩擦、作用就有了黏度。全血黏度就是指全血在流動時與血管壁産生的一種内摩擦力,也是血漿黏度、血細胞壓(比)積、紅細胞變形性和聚集能力、血小闆和白細胞流變特性的綜合表現。全血黏度越大血液越黏,流動得越慢;反之,血液流動得越快。
► 計量小知識
黏度
又稱黏滞系數,是描述流體黏性大小的物理量。在計量測試中,黏度分為動力黏度和運動黏度。
動力黏度(η)的單位為 Pa·s
運動黏度(ν)的單位為 m2/s
血液不能太黏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造成全血黏度不斷增大,随着血液流動阻力增大,血液循環變得不通暢。長此以往就會導緻高黏稠血症。
高黏稠血症患者血液中的紅細胞因流動不暢,逐漸聚集成串,失去應有的間隙和距離,在通過微小毛細血管時,紅細胞的彎曲變形能力也會下降,嚴重時血細胞還會發生疊連和聚集,進一步增大血液循環阻力,開頭說到的那些症狀便随之而來。
因此,血液黏度可作為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靈敏指标,對血液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病等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血液黏度的測量
當今,我們已經掌握了成熟的血液黏度測量技術,可以精準測量血液黏度,及時發現和預防高黏稠血症。主要的方法包括毛細管黏度計法和旋轉黏度計法。
· 毛細管黏度計法是将一定體積的待測血液注入毛細管黏度計中。在重力作用下,血液會流過毛細管,所需的時間與其黏度成正比,因此隻要準确測定這個時間,就能得到可靠的血液黏度值。
毛細管黏度計
·旋轉黏度計法是将旋轉體浸入被測血液中,旋轉體在旋轉中受到因血液黏度産生的阻力作用,會在另一端連接的彈性元件上産生反向扭力,這個扭力由力傳感器測得,再通過計算即可得到準确的血液黏度值。
旋轉黏度計
► 計量小知識
用于測量血液黏度的計量器具稱為血液黏度計。
為确保測量結果準确,需要依據校準規範JJF 1316-2011《血液黏度計校準規範》進行定期的計量校準。
校準參數主要有血漿黏度測量示值誤差和全血黏度測量示值誤差。
血液黏度測量注意
血液樣本采集通常要在早晨空腹時進行
采血前一周應禁用抗血小闆類藥物
女性應避開生理周期
降低血液黏度小竅門
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搭配飲食、常飲溫熱水、适度的活動和運動,都有助于血液通暢,有效改善高黏稠血症的症狀。同時,飲食可适當增加苦瓜、芹菜、菜花、茄子、山楂等食物。
最後,保持樂觀精神狀态也是十分重要!
資料:市計測院、上海市場監管
編輯:葉嘉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