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的問題,讨論了兩千多年,一直都争論不休。以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說,和以荀子為代表的“性惡”說,至今都有衆多擁趸。孟子說“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他得出人性本善的結論。而荀子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所以他推導出人性本惡的結論。
古代這些思想家,同時又都是厲害的辯論家。如果我們單單站在其中一個角度,就會覺得他說得非常有道理。看孟子的說辭,我們會點頭說:“對,人性本善!”再看荀子的說辭,我們又會點頭說:“也對,人性本惡!”
這是兩個最有名的人性辯論家,其實還有兩個值得我們關注的思想家。其中一位就是孟子用來反證性善論的告子。告子說“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意思是人性就像水流,沒有東西方向之分,也就是沒有善惡之分。
孟子比較精,順着告子的意思說水流确實不分東西方向,但卻分上下地勢。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所以人性還是善的。這裡,孟子雖然取了個巧,但我覺得如果深入辯論,孟子并不能用水流證明人性本善。
另一位是明代創建心學的王陽明,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實他這時已經否定了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論點,心之本體是無善無惡的,有善惡之分是意念觸動了。
綜合以上思想家的觀點,其實我們可以大概得出一個結論——人性本無善惡,它一開始就像流水,哪邊好走就朝哪邊流,這其實就是一種逐利行為;但萬事萬物都是趨利避害的,對于自身生長來說,逐利本身是善而不是惡;隻不過,這個個體的逐利可能是對其他個體的傷害,于是造成了惡。
在性善論的角度,“逐利”的目标是社會之利、他人之利;在性惡論的角度,“逐利”則是追逐自身之利。這兩者其實并不矛盾,隻不過是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作為生活在社會中的我們,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兼顧團體的利益、社會的利益,同時也不能傷害别人的利益。隻有這樣,才是善之善者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