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名牌大學學生考研是怎麼上岸的

名牌大學學生考研是怎麼上岸的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5 06:06:37

找工作,研究生學曆成了“标配”。一方面,有些人似乎讀了個“假大學”,另一方面,學曆越來越高,找工作卻越來越困難。為什麼不少專業在畢業找工作時變成了“天坑”?真有必要所有人都去考研、考博嗎?研究生做科研,如何避免無償給導師“打工”?關注高等教育質量,兩會有沒有新建議?

名牌大學學生考研是怎麼上岸的(考研高考化高等教育如何)1

陳志文(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大家經常批評高校專業設置存在問題,但在我看來,與專業設置相比,更關鍵的是培養模式的轉變。

如今即便是名牌大學畢業生,要找到一份好工作,也需要豐富的實習經曆。目前廣泛存在于大企業的“管培生”模式給了我們啟發。管培生的盛行,從需求端說明了這種模式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但目前它隻是民間行為,我們能否把這種培養模式制度化?

在國際上實際是有參照物的,這就是以德雷塞爾大學、滑鐵盧大學等為代表的實習與學習合作辦學模式,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半工半讀。德雷塞爾大學與同在費城的研究型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不同,這所學校的學生在大一準備好學術課程後,大二就要開始進入實習項目,畢業前要完成1到3個實習項目。據統計,因為實踐技能突出,55%的畢業生都能在實習中找工作,多數畢業生早早就被預定。與之相關,這類大學的學制偏長,與我們曾經的5年制醫生培養類似。

與德國的雙元制職教模式相比,“學習與實習”結合的模式可能更适合中國國情,将事實上已經普遍存在的“管培生”模式制度化,或許能讓畢業生在就業之路上走得更穩更好。

範星盛(北京大學青年教師):

我認為優質的課程教學仍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基石。相比本科課程注重基礎知識輸出,研究生課程更加聚焦前沿引領和方法傳授,但目前一些課程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分組讨論、學生上台講授的同時,缺少了教師對學生的基礎性講授和指導,專業教學體系不完備、要求不嚴格,學生的獲得感不強,能力提升有限。研究生階段本應是搭建完整專業知識體系和形成系統專業理論認知的關鍵時期,在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的培養過程中,仍需強調專業課程教學的計劃性和邏輯性,給予學生高質量的教學和指導,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的教學工作要更注重因材施教,為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提供制度支持。跨專業背景的學生,在研究生課程選擇上可能更需要補充一些本專業的理論和實踐課程,以完備專業知識框架。在原專業讀研的學生,或許更需要交叉性、跨學科的專業課程。因此,教學管理機構應當在培養計劃的設計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化培養需求,避免簡單化的“一刀切”,給予師生一定自主空間,助力前沿創新人才培養。

何雲峰(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某種意義上來說,校園“學生工”也是一種勞動形式,學生跟學校和導師之間事實上發生着某種勞動關系。其中的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

首先是勞動環境的問題。校園實驗室是導師“雇傭”“學生工”最主要的場所。校園實驗室在很多時候都沒有嚴格的環保措施。第二,是勞動安全的問題。有的導師對學生進行安全培訓時并不系統和嚴格,甚至可能隻是把實驗室安全當作學生天然應該知道的東西,不予重視。有的實驗室完全沒有安全操作手冊,也沒有規範的操作流程。第三,是勞動報酬的問題。有的“學生工”沒日沒夜地給導師幹活,卻得不到任何報酬,或者報酬極低。由于在與導師關系結構中,學生一般都處于弱勢,所以對導師的無償或低償“盤剝”,隻能忍氣吞聲。第四,是勞動保障的問題。校園“學生工”應該被看成是屬于非正式的勞動關系,如此一來,就必須有基本的勞動保障。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