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進行寶爸寶媽的育兒問題解答時,經常發現很多家長都習慣于用自己認為的對錯,好壞的觀念去描述孩子的性格或者行為。
孩子總宅在家裡不出去玩,家長們會覺得這樣不對,愛玩性格才會更開朗;而孩子經常出去玩,家長又會覺得孩子太鬧騰,在家完全待不住。
孩子吃得不多,家長覺得這樣不行,營養不夠,需要多吃點;孩子吃了很多,家長又希望孩子少吃點,别長成一個大胖子......
諸如此類的問題特别多,對于孩子,家長總有AB面的問題存在。
為什麼?
其實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似乎所有的問題都陷入到了家長的“我認為”裡面,家長在中間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判。
當孩子的行為和家長的觀念一緻的時候,孩子就是A面(如我所願面),不一緻的時候,就是B面(不如我所願面)。
因此不管孩子B面的行為是什麼,隻要他的行為不是父母們當時内心所期盼的,就會覺得是孩子出問題了。
我們都知道冰山理論,一個人行為背後都是有一些動機或者情緒所驅動的,孩子也不例外。
不管是AB面,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是有其原因的。
當他覺得好奇、有趣,他就去做了這件事;而當他有情緒了,他産生了對抗心理,就會導緻他可能做了一些和家長反着來的事。
而家長往往按照自己的認知觀念,
“啪”就給孩子貼了一個對錯,好壞的标簽。
但如果我們一直用自己的認知和觀念去評判孩子的行為,結果就會導緻陷入到一個負強化的結局。
這個結局就是你怕什麼就來什麼,你怕你的孩子膽子小,孩子膽子就會特别小,你越想糾正孩子不收拾玩具的習慣,孩子就是不收拾玩具。
于是你越看孩子越來氣,就會各種去糾正孩子的行為,跟孩子去較勁,然而孩子也未必會如你所願。
如何才能破解這樣的局面?
少評判,多觀察我們在看到孩子的某個行為時,不要一上來就進行評判,判斷孩子的對錯。
學會用攝像機觀察法,就那樣靜靜地,客觀地觀察孩子的行為.
不去評判,也不去刻意地糾正,隻是客觀地觀察描述孩子在做什麼?
當我們能夠學會觀察,不會随意評判孩子的時候,試着探尋孩子的這個行為背後是一個怎樣的動機?
他的情緒表現是什麼樣的?
猜一猜孩子此刻的觀念是什麼?
挖掘觀念背後有什麼樣的需要?
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節奏
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同,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也不盡相同,孩子有他自己的節奏規律。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把心放大點,隻要他不會影響到我們,在安全的範圍内,可以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自主選擇。
同時呢,讓孩子能夠學習到在自我選擇中承擔的自然後果。
因為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我選擇不吃飯,那我就要承擔餓肚子的自然後果。
尊重孩子自然成長的節奏,我們允許孩子在自我選擇的安全範圍内去承擔選擇結果。
原則和底線問題絕不放松
不管是愛吃飯不吃飯,宅在家裡還是出去玩這些都不是原則性問題,我們沒有必要揪着孩子的問題不放。
但如果孩子的行為越過了正常的界限,例如不如意就打奶奶,以哭鬧不吃飯要挾父母等等......
觸及到了我們的底線和原則性的事,那我們一定要溫柔且堅定地和孩子說不可以。
習慣問題言傳身教更有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但與其每日不停地唠叨,催促,導緻孩子産生反抗的心理,逐漸失去了做事的樂趣,
我們更應該做到言傳身教。
你希望孩子早睡早起,那你就不要熬夜到天亮;
你希望孩子少看動畫片,那你就不要每天24小時手機不離手;
你希望孩子能有幫助他人的好習慣,那你就不要在孩子尋求幫助時說,這是你自己的事自己做......
孩子的學習是在模仿中進行的,因此,作為和孩子最親密的人,父母的言傳身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
其實孩子從小長到大,我們所認為的很多問題,恰恰是我們與孩子溝通的契機,我們與孩子建立關系的契機,也是我們與跟孩子共同成長的契機,其實這是老天給我們的一個禮物。
因此對于孩子的成長,父母隻要做到兩個方面。
首先确保孩子的身心發展是符合同齡孩子的發展标準的,如果有發育問題,該進行專業的訓練我們就去做,毫不猶豫。
而無論是生活習慣問題,社交問題,行為習慣問題,還是溝通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中産生的問題。
如果父母一直評判孩子的對錯,好壞,應該不應該,給孩子貼各種标簽,各種要求與控制。
孩子漸漸地産生習慣性對抗,不管家長說什麼,孩子都會本能地反抗不聽,親子間的隔閡也就越來越大。
因此我們其實更需要注重親子關系底層的通暢,與孩子能夠進行深入有效的親子溝通。
無論孩子是A面還是所謂的B面,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客觀地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相信孩子,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