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筼筜港、鐘宅灣尚未圍墾的“小蠻腰”
變成大面積填海後的“一顆球”
再到四橋一隧建成後的“八爪魚”……
滄海桑田
廈門的海岸線不斷變化着
國慶假期
廈門成為國内外遊客的熱門旅遊地
而廈門一位義工莊元(化名)也“火”了一把:一段他向外地遊客講解廈門曆史的短視頻被傳到網上,并被大量轉發,引發關注和讨論。
在視頻中
關于“廈門被稱為‘鹭島’
是因為廈門島圖形像白鹭”等說法
更是成了許多市民熱議的話題
視頻截圖
那麼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
為了揭開
視頻中各種說法的真相
記者請教了廈門多位文史專家
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興泉永道”駐在廈門?
台廈兵備道撤廢後,分守興泉道由泉州移駐廈門
“他的講解方式很有趣,遊客愛聽。”看了莊元的視頻,廈門文史專家、廈門博物館原館長龔潔這樣評價道。對于莊元的一些說法,他認為莊元“講得有些不規範”。不過,對于莊元所講的“管着泉州的‘興泉永道’駐在廈門”這一說法,他進行了重點補充。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收複台灣後,設立了台廈兵備道,道台半年駐台灣,半年駐廈門。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台廈兵備道撤廢,分守興泉道由泉州移駐廈門,在廈門設興泉永兵備道兼銜巡海,另設台灣道專管台灣(包括澎湖列島)。
▲興泉道道台駐地興化府府城圖,府城中内有興泉道道台駐地
龔潔指出,如《台灣府志》所載:“台郡和廈門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土俗語謂廈即台,台即廈。”
島形像白鹭所以叫“鹭島”?
明代詩作中提到“洲形果小如飛鹭”
另一個熱門話題是,廈門為何被稱為“鹭島”?這個說法又能追溯到何時呢?
視頻截圖
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榮譽指導、廈門文史專家彭一萬先生表示,這方面的說法衆說紛纭、未有定論。他說,“鹭島”一詞的來源,主要有“鹭鳥說”和“島形說”兩種說法。
彭一萬介紹,“鹭島”以可靠文字出現是在明朝詩人的詩句裡。《廈門志》記載,明朝詩人池顯方攀登廈門最高山洪濟山後作下《冬遊洪濟山》,當中寫道:“洲形果小如飛鹭”,意即此島形如飛鹭。他認為,這是有文字可考的較早的關于“鹭島”一詞的來源。
白鹭栖息地所以叫“鹭島”?
宋代“白鹭銜來嘉禾”的說法是廈門别稱“鹭島”的由來
關于廈門别稱“鹭島”的由來,彭一萬認為,廈門島周邊的島嶼,不乏猴嶼、象嶼、鳳嶼等,大多源于先民純樸的命名理念,或是形似,或是島上多栖息該種動物。
猴嶼
清道光年間的《廈門志》就記載,廈門的民間傳說認為廈門島是白鹭栖息的地方,因此民衆常用“鹭島”稱之,此為“鹭鳥說”。
龔潔比較認可“鹭鳥說”。他指出,《廈門志》中記載,宋太平興國年間,“白鹭銜來嘉禾,一莖數穗”就是廈門别稱“鹭島”、舊稱“嘉禾嶼”的由來。現在廈門仍有地方能看到許多藝術品是以“白鹭銜嘉禾”的傳說為原形進行創作的,比如廈門大橋就有一尊“白鹭銜嘉禾”的雕塑。
廈門大橋橋頭雕塑,創作原型即是“白鹭銜嘉禾”的傳說
龔潔指出,把廈門稱為鹭島的文獻記載非常多。清初隐居在夕陽寮(即寮仔後)的阮旻錫,在他所著的記載鄭成功曆史的《海上見聞錄》一書中,就署名“鹭島道人”。清乾隆年間,薛起鳳編的《鹭江志》是廈門現存最早的地方志,該書就直接把廈門稱為鹭江了。在《廈門志》中,像鹭門、鹭城、鹭津這樣帶‘鹭’字的廈門地名一共還有五處。龔潔拿起清光緒年間吳錫璜編的《同安縣志》,翻到283頁,指着“羽屬”中的“白鹭”詞條,說:“廈門早時是有白鹭的。”“還有,廈門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白鶴下田’中的‘白鶴’指的其實是白鹭,而廈門又有‘白鶴嶺’的地名,可以推斷早時廈門白鹭是很多的。”龔潔先生又找出一本福建省廈門市地名研究會、《廈門采風》編輯部于1958年編印的《廈門地名從譚》。書中《鹭島與鹭》一文中寫到:“我們從前人記載和傳說中了解,往日廈門白鹭很多倒是事實。當時郊區和山野樹林中,都有鹭巢,一株大樹上面,往往栖息着數十頭。早時廈門城内的提督衙、中府衙和小走馬路的榕林裡,株株榕樹都有白鹭栖息着……”因此,龔潔認為,島上多白鹭與“鹭島”之間是有着明顯聯系的。
對于視頻中的其他說法
文博研究員何丙仲是這麼說的
他肯定了他宣傳廈門地方史的熱情
但視頻中對廈門曆史的介紹
還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視頻截圖
針對視頻所述廈門城最初是中山路東頭周長1400米的小城這一說法,他告訴記者:“此人所說的廈門,其實是指今之廈門島。明清時期屬于泉州府同安縣嘉禾裡。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建中左守禦千戶所城,稱廈門城,乃是一個軍事設施,周長425丈,與廈門城市是不同概念。明末鄭成功将廈門島改名思明州,設立知州,廈門港開始有了雛形。清初收複台灣後,廈門在軍事、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福建水師提督、興泉永道、閩海關廈門正口都把衙門設在島上。雍正五年(1727),為加強管理,又在島上設泉州分府(泉州府同知、或稱海防廳)管理廈門島上的除稅收、科舉以外的諸多事務,為1920年廈門真正意義上的近現代化城市建設逐步奠定基礎。”
所以,廈門别稱“鹭島”
究竟是因為“島形”還是“鹭鳥”呢?
大家對此怎麼看?
歡迎留言和晨晨聊聊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來源:海西晨報 綜合:廈門日報
海西晨報記者:黃伊娜 林愛玲 制圖:黃勁超
編輯:楊欣 審核:蔡文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