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這個藥對它的體會不深,基本沒用過,但我大學讀書的時候去跟師,有個江西的老師很常用,但當時我們自己的中醫思維都沒有,也就是去看看,根本不了解其個中門道。
開始我們今天的聊天,這個淡竹葉是明朝才有記載的,最早記載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之前的方藥裡的竹葉不是這個淡竹葉,不一樣的。為禾本科草本植物淡竹葉的莖葉。主産于浙江、江蘇、湖北等地。夏末未抽花穗時割取其莖葉入藥。生用。
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被名字誤解了,淡竹葉不是那種毛竹的葉子,它是一種叫淡竹葉的草。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就搞錯過了,所以說一下。
它是味苦、甘、淡,寒的,歸心、小腸、肺、胃經。
從這個性味歸經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淡竹葉應該是有清熱、養陰、生津的,而且不是之前我們講到的歸肺、胃經,還有心、小腸。說明估計還可以清心除煩、利尿。
具體我們來看教科書上的功效是。
清熱除煩,利尿。
我錯了,沒有養陰、生津,隻有清熱除煩和利尿。
怎麼運用它呢?
其實就是兩個時候有用它。
一個就是感受溫熱之邪的時候,但這個淡竹葉清熱的作用其實很弱的,它比較厲害的是瀉心火,所以比較适合那種感受溫病後出現心胸煩熱的那種。一般用的也是病情比較輕的時候。病重了的時候最多作為配藥,當不了主藥的。
另一個就是瀉心火、利小便了,它的機理就是把心火瀉往小腸通過小便排掉,這個小便一般是比較偏黃的,治療那種心火亢盛,心胸煩熱、舌尖紅赤,口舌生瘡;或心熱下移小腸的小便赤澀、尿道灼痛等證,常與木通、栀子、連翹、白茅根等清心熱藥和利尿通淋藥同用。
講藥,我們都要看看現代實驗室的成分研究,看看對我們有什麼指導作用。
淡竹葉含蘆竹素、白茅素、蒲公英賽醇等三類及3一谷甾醇、菜油醇、的類、有機酸、氨基酸、糖類等成分。對實驗動物有退熱作用。有利尿作用,其作用雖弱,但能明顯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出。還有解熱、抑菌、升高血糖和抗腫瘤等作用。
好了,我們今天的淡竹葉已經講完了,記得回想一下,轉發、收藏、關注。@梅小護科普@頭條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