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導尿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在臨床上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作為醫護人員,大多可以很熟練的掌握其中的操作。
但由于各種原因導緻氣囊注水後抽水困難,而導緻導尿管拔出困難,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困惑,臨床上你碰到拔不出尿管的情況,你會怎麼辦?有哪些原因導緻尿管拔不出來?我們應如何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現在花小護給大家說說:
案例
患者女性88歲,常于夜間小便後出現呼吸困難加重,伴有胸悶大汗,入院後為減輕患者心髒負擔給予患者保留導尿。
護士A拔出尿管時用注射器抽出氣囊裡的液體時候,突然抽不出,抽不出!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護士A心中暗想不妙啊,遂告知醫生,請泌尿科會診,由泌尿科醫生在B超引導下刺破水囊,拔出尿管,未給患者造成更大經濟損失。
原因分析
上報
當我們處理不了,不要逞強,硬要去拔出來!我将事情發生過程向年資高或者當班醫生報告,進行處理!
氣囊穿刺
當我們尿道内尿管的氣囊無法注入液體或者抽不出鹽水時,可以采取B超下經皮行氣囊穿刺,刺破尿管氣囊。從而拔出尿管。
B超定位确定水囊位置,由泌尿科醫生于恥骨上方穿刺,在穿刺時要保證穿刺部位準确,避免刺破腹腔和膀胱,保持無菌操作,減少感染發生幾率。
剪斷導尿管
面對尿管質量問題導緻拔尿管困難,處理時可以在牢固近端尿管的基礎上,靠近尿道外口處,剪斷導尿管,再慢慢拔,也可以慢慢轉動導尿管。
勿盲目用力拔除
當尿管和尿道粘膜發生了粘連時候,我們不能不可盲目用力拔除,以免尿道造成損傷。第一,我們可以使用适量的石蠟油從患者尿道注入,然後輕輕轉動尿管,使粘連的部分慢慢分離,再拔除導尿管。
第二種方法,将球囊内的生理鹽水全部吸出後,再向球囊内回注入生理鹽水,此為球囊回縮後最佳剩水量,球囊與尿管直徑相差無幾,的剩水量将球囊充盈度最小且不會形成皺褶和棱角,然後将尿管左右旋轉輕輕拔出,大部分患者未出現尿路刺激征等不适感,拔管更順利。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
充分評估患者的情況
操作前與患者做好心理護理,充分溝通,在患者情緒穩定、配合的情況下,予患者保留導尿,囑患者做深呼吸,與患者交流,讓患者充分放松全身肌肉,避免因患者心理緊張不适應造成尿道括約肌收縮痙攣,造成插管困難,給拔管時造成心理陰影。
導尿管選擇
選擇導尿管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适大小的導尿管。優先選擇質量穩定的導尿管,導尿管型号過粗或材質過硬會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腫導緻尿道狹窄。臨床研究表明,選擇管徑小的導尿管能夠明顯降低導尿管性尿道狹窄發生率。
規範操作
正确、規範的導尿操作對于減少之後導尿管拔除困難有很大的預防作用。
我們在導尿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避免在水囊注水時混有雜質,最好注水時使用無菌注射用水避免因生理鹽水結晶沉澱,造成拔出尿管困難,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花小護小結對于氣囊尿管水囊抽不出造成拔尿管困難的情況臨床上并不常見,氣囊尿管在拔出困難時我們要仔細尋找原因,妥善處理,不應強行拔出,另外在以後護理工作中,我們要正确熟練使用氣囊導尿管。
有其他任何問題,歡迎大家給我們留言。如果覺得文章好,也分享給你身邊的同事或分享給朋友,他她們或許也需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