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8:52:53

今天老貓和大家繼續自學剪力牆的識圖。

3.2 剪力牆——平法施工圖表示方法

兩種表達方式:列表注寫方式、截面注寫方式;

3.2.1剪力牆列表注寫方式

剪力牆=牆柱 牆身 牆梁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

圖紙1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2

圖紙2

① 編号:這裡要分牆柱、牆身、牆梁三類編号來了解;

牆柱編号(見下表)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3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邊緣構件屬于牆柱,那麼邊緣構件是個什麼呢?

“邊緣構件”是圖集中暗柱和端柱的統稱,這些都是剪力牆結構中特有的,他們的作用都一樣,設置在剪力牆的邊緣,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我們再了解下,約束與構造的區别:

對于抗震等級一、二、三級的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一層的剪力牆肢,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其他的部位應設置構造邊緣構件。約束邊緣構件對體積配箍率等要求更嚴,用在比較重要的受力較大結構部位;構造邊緣構件要求松一些。

對邊緣構件的概念有了一個了解後,我們再來看下他們在圖紙中的樣子吧:

約束邊緣構件(4種):約束邊緣暗柱、約束邊緣端柱、約束邊緣翼牆、約束邊緣轉角牆;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4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5

構造邊緣構件(4種):構造邊緣暗柱、構造邊緣端柱、構造邊緣翼牆、構造邊緣轉角牆;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6

了解以上這麼多,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下圖紙。不難發現,圖紙1中剪力牆拐角處與兩牆交界處深色的部分均為邊緣構件,如YBZ1即為約束邊緣構件。圖紙2中對邊緣構件的尺寸、配筋、标高等參數進行了注寫,通過編号兩張圖紙可以聯系在一起。(鋼筋的表達式在講柱子時以進行說明,本節就不在講解了)

牆身編号:Qxx(xx排)

牆身的編号很單一,我們來了解下它的組成:

括号中的數字表示牆身所配置的水平與豎向分布的鋼筋排數(排水為2時,可以不注)。

這裡需要大家發揮下自己的空間思維能力,排數指的是牆體厚度方向有幾排鋼筋。而水平和豎直方向分布筋指的是牆體長度和高度方向。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7

上圖即為2排的剪力牆鋼筋圖。

這裡有一個鋼筋網排數規定:

牆身厚度<=400mm——2排鋼筋;

400mm<牆身厚度<=700mm——3排鋼筋;

牆身厚度>700mm——4排鋼筋;

我們看圖紙,牆身表中為:Q1、Q2,我們知道它們均為2排鋼筋網。

牆梁編号(見下表):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8

首先先搞明白什麼是連梁?

連梁: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連接牆肢與牆肢,在牆肢平面内相連的梁。連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與連梁相連的牆體剛度又很大等特點。

通俗點說:連梁是兩個牆中間有洞口或斷開,但受力要求又要連在一起而增加的受力構件。在連梁下面一般是有洞口的。

歸入剪力牆梁中的連梁:雖然屬于水平構件,但其主要功能是将兩邊剪力牆連結在一起,當抵抗地震作用時使兩片剪力牆連結在一起的剪力牆協同工作。

牆肢:是剪力牆向兩個不同方向延伸的部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牆體。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9

上圖中看編号我們能看到有許多連梁。

我們再學習下什麼是暗梁?

暗梁:它的位置是它完全隐藏在闆類構件或者混凝土牆類構件中。

歸入剪力牆梁的暗梁:不是普通概念的梁,因為暗梁不可能脫離整片剪力牆獨立存在,也不可能像普通概念的梁一樣獨立受彎變形,事實上暗梁根本不屬于受彎構件;因為其配筋都是由縱向鋼筋和箍筋構成,綁紮方式與梁基本相同,但是暗梁與剪力牆身的混凝土和鋼筋完整的結合在一起,因此暗梁實質上是剪力牆在樓層位置的水平加強帶。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0

上圖我們可以直觀的了解暗梁。

那麼什麼是邊框梁呢?

邊框梁:是指框架邊梁與剪力牆的特殊構造,是指在剪力牆中部或頂部布置的、比剪力牆的厚度還加寬的“連梁”或“暗梁”。邊框梁雖有個框字,卻與框架結構、框架梁柱無關。

② 标高:

牆柱的标高:我們可以在圖紙2中看到各個牆柱(邊緣構件)的起止标高。

(如YBZ1标高:-0.030~12.270)

标高分段規定:自牆柱根部往上以變截面位置或截面未變但配筋改變處為界分段注寫。

牆柱根部标高:基礎頂面标高(框支剪力牆結構:框支梁頂面标高)。

牆梁的标高:我們可以在圖紙1中的“剪力牆梁表”中看到:所在層号、梁頂相對标高高差,這兩項。

在圖紙1的左側我們可以知道層數及各層樓面對應的标高。

各層的标高 梁頂相對标高高差=對應各層牆梁的梁頂标高

(如2層樓面LL1梁頂标高:4.470 0.800=5.270)

牆身的标高:我們可以在圖紙1中的“剪力牆身表”中看到牆身的起止标高。

(如Q1标高:-0.030~30.270)

标高分段規定:自牆身根部往上以變截面位置或截面未變但配筋改變處為界分段注寫。

牆身根部标高:基礎頂面标高(框支剪力牆結構:框支梁頂面标高)。

③ 截面、牆厚:很簡單不說了。

④ 縱筋、水平分布筋:

牆柱縱筋:圖紙2可以看到,如YBZ1縱筋24φ20(總配筋值)。還用解釋嗎,NO!

牆梁縱筋:分“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筋”,如LL1中的4φ25(梁的鋼筋分部在後續專題講梁時統一講)。

牆身水平分布筋、垂直分布筋:如Q1中φ12@200

鋼筋的型号和間距已知,根據圖紙中牆身的尺寸可以算出鋼筋的根數。

鋼筋根數的計算:n=(L-2a)/s 1

式中:n—鋼筋根數、L—構件垂直于鋼筋方向的長度、s—鋼筋布置間距、a—砼保護層厚值;

⑤ 箍筋、拉結筋:

牆柱箍筋:如圖紙2中YBZ1箍筋φ10@100(與柱箍筋相同)

牆梁箍筋:如圖紙1中LL1箍筋φ10@100(2)

(說明一下,括号中的2表示2肢箍)

牆身拉結筋:如圖紙1中Q1拉結筋φ6@600@600(見下圖)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1

上圖中a為豎直分布鋼筋間距,b為水平分布鋼筋間距。

那麼,我們就知道圖紙中兩個600為水平和豎直方向拉結筋的間距。

3.2.2剪力牆截面注寫方式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2

通過學習列表注寫方式,上圖的截面注寫方式大家應該很容易看懂,就不再多講。

3.2.3剪力牆洞口表示方法

剪力牆上的洞口在剪力牆平面布置圖上原位表達。

① 洞口編号:矩形洞口JDxx;圓形洞口YDxx;(如圖紙1中YD1)

② 洞口幾何尺寸:矩形洞口b*h;圓形洞口直徑D;(如圖紙1中YD1直徑200)

③ 洞口中心相對标高:即相對于結構層樓(地)面标高的洞口中心高度。

(如圖紙1中YD1中心2層高度為4.470-0.800=3.670)

④ 洞口每邊補強鋼筋:

(1)當矩形洞口的寬、高均不大于800時,注寫每邊補強筋的具體數值。寬、高方向補強筋不一緻時,分别注寫,用“/”隔開。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3

(2)矩形或圓形洞口的洞寬或直徑大于800時,在洞口的上下設置補強暗梁。當洞口上下邊為剪力牆連梁時,此項免注。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4

(3)圓形洞口設置在連梁中部1/3範圍内且洞直徑不大于1/3梁高,圓洞上下設補強筋和箍筋。(說白了就是連梁内有個小圓洞)

(4)圓洞直徑不大于300時,洞口每邊設置補強筋。

(5)圓洞直徑大于300小于800時,洞口每邊設置補強筋、環向加強筋。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5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6

3.2.4地下室表示方法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7

地下室平面标注方式:“集中标注”與“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如下圖):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8

我們看下集中标注了些什麼:

外牆編号:DWQ1(①~⑥),括号中表示1軸到6軸。

外牆厚度:b=250mm。

外牆外側、内側貫通筋和拉筋:OS表示外側貫通筋,H表示水平,V表示豎向;IS表示内側貫通筋;tb表示拉結筋,400為間距,且為矩形布置(還有梅花型布置)。

原位标注(如下圖):

建築識圖與構造畫圖(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19

主要表示外牆外側的水平和豎向非貫通筋。

上圖中2400為非貫通筋自支座中心線向外伸出的長度;2000為向一端伸出的長度,鋼筋全長為2000*2=4000。

Ok,以上為老貓同大家一起對剪力牆識圖進行的自學,幫助到大家了嗎、下期想學習什麼請在評論區留言喲。還有很多朋友私找我讨論開始就要句兄弟,我。。。我能說還是個小妹妹或者可以叫小姐姐嗎/可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