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怎麼做一個有态度的旅行者

怎麼做一個有态度的旅行者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6 13:32:36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空間秘探”(ID:MESPACE007),作者:席以新。

當“度假”一詞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社交平台上,人們開始思索度假最根本的意義。什麼是“真正的度假”?知名度假酒店集團君瀾在創立15年後,以獨特的酒店概念片形式,為酒店Slogan“真正的度假,在君瀾”,續上了最恰當的注解——“不虛此行”。這部概念片并未将視角落于酒店自身,而是以既宏大又細微的角度,以三個部分,拆解了“不虛此行”,與當代旅行者靈魂共振。

怎麼做一個有态度的旅行者(當代旅行者如何定義)1

自我的釋放

作家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寫道,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于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在陌生的目的地出售讓人心安的時間和空間,這毫無疑問是酒店最能打動客人的特征之一。

在概念片的第一部分中,一幅“放松的明天”的圖景徐徐鋪開——陽光的暖意、風的吹拂、奔湧的河流、飛起的紙風馬、輕泛的舟、逐水草的馬、身着當地服飾的酒店服務人員……所見即所得的每一幀畫面,似乎都在以度假的松弛感,撥動每一個當代旅行者的情緒與心弦。

在概念片的這一部分,“不虛此行”是一條逐漸明晰的暗線。在逐水草的馬匹畫面中,有着需深刻感知才能被察覺的小心思:與影子相伴相行的群馬,暗示着旅途是身體與靈魂的同步,是從外到内的釋放。

伴随着一個又一個旅行者的出現,跟随着他們自然醒來,敞開心扉地放聲大笑、開懷釋然、暗自落淚,觀看者與酒店意圖傳達的理念,在此刻得以真正交彙。

何為“不虛此行”?在這裡,是在無束縛的度假場景中,自我的釋放,心靈的外放。君瀾酒店的概念片,并沒有如傳統酒店宣傳片一般,隻專注于旅客的歡樂場景,而是抛出了一個問題“旅途是否隻有歡笑”?酒店是旅途中的“家外之家”,家是極緻的包容與絕對的自由,既有歡笑,也會有傷心時刻,更多的是放松與安心。

但陽光透過滿是綠意的枝葉落入眼中,遠處風景雲舒日煥,海浪來回拍打沙灘的陣陣聲響,以及酒店服務人員貼心的服務,又時刻提醒着作為旅行者的我們,此時此刻,仍是假日。不虛此行,是每一個“自我”被逐一放出,是見山海,山海值得;遇相守,相守值得;在此刻,此刻值得。

怎麼做一個有态度的旅行者(當代旅行者如何定義)2

情感的共建

如果說概念片的第一部分是着眼于在度假中,自我内心秩序的建立,那麼第二部分,則是放眼至人與人之間際遇的情感共建。在這一部分中,畫面由舒緩變得喧嚣熱鬧,不斷出現的旅行者,快節奏地诠釋着不同的人際情感關系。

當我們細細梳理這些被呈現的關系時,很容易發現,這是對君瀾“愛家蜜業”新客群定位的具象化呈現。“愛”是愛人,“家”是家庭,“蜜”是閨蜜、好友,“業”是事業,每一個字眼背後,都是一段重要且需共建的情感關系。

在這個力求創新的概念片中,“愛家蜜業”并沒有被簡單粗暴地着筆于四個人群,而是試圖以時間的橫向維度,貫穿旅行者的生命曆程。

從孩提時代的嬉戲玩樂,到朋友之間的閑坐談天,從嘴角的微微上揚到眼角的微微皺起,從相遇到相知,從兩小無猜到相濡以沫,從青蔥到泰然……伴随着鏡頭與角色的變化,時間與場景的對比,不同的情感被納入其中,不同關系在酒店空間中,在度假體驗裡,生根發芽。

同樣被建立起的情感關系,也發生在陌生人之間。在旅途中,與同行者的一拍即合,感受酒店服務人員的妥帖照料,讓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自我之外的情感價值,跳出藩籬,心懷世界。

在第二部分的尾聲,以九宮格形式出現的人際情感片段,構架出了“不虛此行”的第二層涵義——情感的共建。君瀾深知,旅途往往是一段關系的轉折點,好的體驗,能夠讓彼此的情感得以共建,變得更加緊密,更為融合,在度假歸來後,成為一段關系中不可忽視的珍貴回憶。

因此,概念片中幾乎精準描繪了當代旅行者渴望的度假場景體驗,如同家一般可以共同放松消遣的空間,一起對目的地深度體驗,賞景、品當地美食,認識新的朋友等,“愛家蜜業”這四個不同人群的情感滿足,讓“不虛此行”得以深刻诠釋。

怎麼做一個有态度的旅行者(當代旅行者如何定義)3

未來的期待

對于當代旅行者,概念片所想要闡述的“不虛此行”所帶來的身份認同,在第三部分完全成型。從自我,到情感關系,再到未來期盼,盡管第三部分所占的篇幅并不大,但作為末尾升華的章節,卻承接起了更宏大的内涵,通過與生活的畫面相接,賦予了當下前往未來的通道。

在不斷加快節奏,似是推着我們向更廣大世界走去的視頻中,“未來的期待”,作為“不虛此行”的第三層含義得以顯現。

雷蒙德·威廉斯《鄉村與城市》中說,漂泊的經驗奇迹地引發人類的同情和理解,陌生的所在往往産生新的觀點、新的聲音。看見一個陌生的目的地,久違的新鮮感會充滿善意地提示旅人,生活遠未枯竭。但在這個動蕩的隔離時代,工作的高壓、被束縛的生活軌迹,難免讓人們因麻木與乏味而心生焦慮。

概念片中,從呱呱墜地,到行至耄耋,隻要看得見風景,就看得見未來。湖泊、雨水、飄雪……遠方景色被一一呈現,君瀾期待以美景,喚起人們對未來的期望。

而在更遠的未來,人們應如何看待生活與旅行?生活如何延展向旅途,旅途又如何作用于日常?在視頻中,反複出現着一個單詞“Go”,從每一個章節的專場,到在鍵盤上敲下“Go”後合上電腦,打開新的世界。

一條條或崎岖或平坦的道路在畫面中出現,它們通向的新世界,是蔚藍海島、是神聖雪山、是落日晚霞、是雪松鳴響。

君瀾憑借一個個通往遠方的畫面,給出了答案——“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旅行與度假,從來都不應是消耗,而是對生活的反哺與充能,與當代旅行者一樣,君瀾希望借助旅途打破生活的僵局,恢複和調養“短暫失去的好奇”,從景色由外而内地向内心探索,了悟自身,回到最開始“自我的釋放”。廣闊的世界,終究成為生活的種子,唯有在旅途中,找回對生活、對新鮮事物的求索,才能算得上“不虛此行”。

怎麼做一個有态度的旅行者(當代旅行者如何定義)4

概念片:與當代旅行者的共振之道

在概念片的結尾,“不虛此行”四字緩緩出現,主題被正式點出。視頻結束,但概念片的影響力卻并不會隻局限于短暫的六分半播放時長裡,而是會向整個行業輻射,成為一次現象級事件。

君瀾酒店以概念片而非宣傳片的形式,抛開了酒店宣傳視頻的傳統範式。即使是官宣活動現場,也以“首映禮”代稱,以期概念片能夠同經典電影一般,曆久彌新。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表達形式與特質,為君瀾的“不虛此行”找到了向年輕旅客傳遞的方式,既遵循了當代旅人的需求和渴望,也是君瀾給予消費者的心靈回應。

01 風景記取,觸達渴望

雪山、草原、湖泊、森林,不同的風景貫穿始終,構築起旅行者澎湃的出行渴望。君瀾的度假野心,并不僅限于一家度假酒店,而是以更廣博的視野,将酒店納入整個目的地,窗可觀風景,路可通自然。

更值得留意的是,君瀾此次的概念片中,超過90%的畫面均是由視頻拍攝團隊趕赴酒店所在當地,實景拍攝。概念片所記取的,不僅僅是美麗的景色,更是“最美的時節中,最美的風景”。

我們可以在片中,看到那些在尋常旅途中,需要一些小幸運才能看到的畫面——阿拉爾荒原上的群星閃耀、香水灣的雲卷雲舒、千島湖上的水鳥争渡、王坪壩上的日照貢嘎神山……在與美邂逅的那一刻,我們會有一種強烈的沖動,就是一種握住它不放的渴望:将它占為己有,并使它成為自己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

因此,恰恰是這樣獨一無二,需要時間與空間協同作用的風景,才能一擊即中,與當代旅行者的旅途渴望不謀而合。

02 旅途場景,诠釋度假

“不虛此行”作為一條主軸,自始至終貫穿于概念片中,潤物細無聲地诠釋着君瀾的度假理念。但這一條主軸,并不能以平庸的形式反複出現,以概念片畫面,呈現旅途場景,成為最直觀的表達形式。

跟随片中人物的行為,我們可以輕易感受到度假的魅力。是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是自我開懷,是親密無間的交往,是對當地的深刻體驗,是從自我到世界,再回歸自我的輪回。這些細碎卻又閃光的體驗,如同旅途中的竊竊私語,圍繞伴随在度假體驗中。

而去探尋概念片背後的故事,我們會發現,正是因為制作團隊心懷對旅遊、對度假的初心,才讓這一份作品,愈發熠熠生輝。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一生隻做一件事。在“首映禮”上,作為概念片出品人,君瀾酒店總裁王建平表示,旅遊行業是自己終其一生并願意為之奉獻的事業。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的一樣,王建平認為旅行同樣存在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領略自然風光,第二境界是跨越自然,感知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價值觀反差,第三境界是跨越價值觀的反差,審視真實的自我。這些美好希冀都需要載體承載,酒店就是最好的選擇。以“初心”為出發點,自然能夠表達出更加深刻的内涵。

幸運的是,整個概念片創造團隊,都有着共通的願景與審美理念。君瀾酒店特聘夏勤操刀《不虛此行》的拍攝及制作,設定了“心有青雲,輕躍百川原”、“心若淡泊,輕容千秋景”和“心若詩畫,輕繪萬星海”三個章節,分别對應了風月無邊的山海,情深一往的相守以及登程前行的此刻。

他們不願做一個平庸的作品,而是選擇了“三不”——不拍傳統經典酒店的畫面、不拍酒店的軟件和硬件、不做酒店廣告。

因此,即使我們在一開始不知道酒店想要傳達的度假本質,無法準确描繪出真正的度假,但随着飽含深意的畫面輪轉,當代旅行者的感受與酒店的诠釋,終将殊途同歸,落腳于“不虛此行”。

怎麼做一個有态度的旅行者(當代旅行者如何定義)5

03 生活态度,品牌烙印

近年來,品牌定位、模式的多樣性,也激起了一種濃烈的“表達欲”,新品牌新理念新模式,決定了品牌需要“大制作”來實現完美表達。此次概念片的發布,作為君瀾品牌煥新的重要環節,同樣也在以更加當代的生活态度,進一步傳遞品牌的煥新理念,傳遞企業的高階使命。

在概念片中,君瀾既在表達度假,也在用度假表明品牌的生活态度。度假生活與都市生活的彼此交織,意味着兩者絕不割裂,互為補充,“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度假生活要有都市生活的便利,都市生活也需要度假生活的調劑。

在度假變得日益“平民化”的今日,避世但不出世,向往遠方卻也專注當下,是當代旅行者的度假需求,同樣也是君瀾在成立第15個年頭,以生活态度的樣貌,試圖在旅行者心中打下的品牌烙印。

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在當代旅行者看來,什麼是最“不虛此行”的旅途?本土度假酒店君瀾用一部概念片,以年輕人的方式,極為浪漫主義地解構着這個問題——是自我的釋放、情感的共建、未來的期盼。在新時代的度假旅途上,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彼此共振的靈魂,總能不期而遇,總會不虛此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