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喜歡養寵物龜的朋友都知道,冬眠,對于有着冬眠習性的寵物龜而言,無論是在品相的養成上,還是生長發育上來說,都有着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家養的情況下,在寵物龜出眠的時候,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人為幹擾的因素存在,其中,有些行為,在不經意間造成了出眠期寵物龜的死亡,可以說,在家養的情況下,出眠,是整個冬眠期,寵物龜需要邁過的最後一道死亡線。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怎麼盡量的保證,寵物龜安全的渡過出眠期。下文中以烏龜來全權代表寵物龜。
何時出眠烏龜何時出眠,其實并沒有什麼定數,如果是看着季度來人為安排烏龜出眠,而且處理不當的話,十有八九是會出問題的。
影響烏龜出眠的主要因素是溫度,溫度到了,烏龜自然就會從冬眠狀态中蘇醒過來,原本近乎停滞的生理機能,也會逐漸的恢複過來。正常來說,當外部環境,在最近一個星期至半個月内,最低溫度穩定在15度以上,或者保險起見的話,在18度以上,且日夜溫差也有縮小的趨勢時,便意味着冬眠中的烏龜要出眠了。
按照溫度的标準,具體到月份的話,不同的地區差别也是很大的,像兩廣等地區,可能在三月份,一些比較敏感的烏龜,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出眠了,而到了江浙滬地區,可能到四月份,烏龜還在冬眠呢。而且每年的氣候都不一樣,烏龜出眠的時間可能也會有偏差,所以,常說的出眠月份最多隻能作為一個參考。
還有需要提的是,要提防所謂假性出眠的情況,也就是在冬眠過程中,由于偶爾出現的高溫天氣,烏龜短暫蘇醒過來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出眠季來臨的時候更容易發生,也更容易被忽視,被玩家們當作烏龜已經出眠的信号,并且還付諸了行動。這種情況,如果一旦溫度回落,或者日夜溫差過大,同時又沒做好相應的防護的話,會導緻烏龜出現一系列的應激反應,出現腐皮腐甲腸胃炎等毛病,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針對出眠季,我們需要做的準備我們需要提前為即将出眠的烏龜準備好飼養的環境。對于烏龜等水栖性觀賞龜而言,主要需要準備的就是水。
雖然說絕大部分地區的自來水直接就能用,但是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用困過的水會比較好,尤其對于剛出眠的烏龜而言。
另外呢,最好需要準備一些應急的設備,預防可能突然出現的降溫天氣,以及因錯誤判斷而被人工出眠的烏龜,避免因為溫差過大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最常用的設備就是加熱棒,而對于幼龜一些體型比較小的龜,在出現此類惡劣天氣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則是水浴,在水浴環境下,可以盡量的保證水溫和空氣溫度的一緻。
針對假性出眠的烏龜,最好的處理辦法,便是不用管他。假性出眠,隻是暫時的蘇醒而已,烏龜的各自生理機能,新陳代謝依舊處于冬眠的狀态,待短暫的高溫回落後,自然便會重新睡過去。
另一種處理辦法,便是人工創造穩定的溫度回升環境,助其出眠,也就是常說的加溫。将水體進行用加熱棒等設備進行加熱,保證水溫每天上升最多在兩到三度,直至水溫達到28度,并且保持,一直到外界溫度與水溫平衡的時候,徹底加溫設備即可。升溫過程中,全程按照水龜加溫過冬的環境來進行布置。
烏龜加熱過冬,具體應該怎麼操作?全攻略
在烏龜自然出眠後,對于用椰土等介質進行冬眠的,不急着将其轉移到水中,可以讓其在冬眠環境中緩上那麼一天,之後用事先準備好的水,需要注意水溫,與環境溫度需要大體一緻,進行清洗,并且觀察體表是否存在腐皮爛甲等情況,如果有,就需要隔離進行單獨治療。
待一切檢查妥當,并且沒有問題後,便可以讓出眠的烏龜入水了,起初時,水位不宜過高,以淹沒背甲為宜,以免剛出眠的烏龜體質虛弱無力導緻淹死的慘劇發生。
還要注意的是,雖然比較建議給烏龜曬太陽,但是在适應環境期間,嚴禁給其曬太陽,避免溫差過大。曬太陽可以看情況,在出眠後一到兩星期的時候進行,曬太陽的時候要帶水曬并且有遮蔭的地方,嚴禁幹曬。
烏龜在出眠後,雖然已經蘇醒,但是生理機能還在恢複中,并且經過一個冬天的冬眠,其腸胃是相對比較脆弱的,所以起碼在出眠一個星期内,是不建議進行喂食的。
雖然在冬眠前,烏龜都會進行清腸,但是在相對漫長的冬眠期間,其體内還是會産生一些排洩物的,所以在出眠後,我們可以用電解質或者媽咪愛等進行泡水,促進其排便。出眠後,第一次排除的糞便通常呈黑色,黃色或者透明果凍色,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的,隻要不是那種發綠的顔色便沒事。
出眠後一個多星期,烏龜的生理機能大緻恢複的差不多了,便可以開始進行喂食了,但是腸胃還是相對比較脆弱,所以開始喂食時,應該少量,并且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比如一些比較有保障的品牌龜糧等等。在初始幾次喂食後,待其消化排除的糞便正常,沒有任何問題後,便可以逐漸恢複正常的喂食量了。
出眠後的烏龜,神經大多都比較緊張,所以在此期間,不要過多的去打擾他,讓其在安靜的環境中慢慢适應。同時,出眠的烏龜,可能會有一些蛻皮的情況發生,所以需要注意水質的維持,換水可以稍微勤一些。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