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菜場的豬肉為什麼要照燈

菜場的豬肉為什麼要照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5:47:22

菜場的豬肉為什麼要照燈(豬肉打着美顔燈)1

你知道豬肉也能“美顔”嗎?西安市民陳先生發現,現在許多肉店都懸挂着一種燈,燈光是紅色的,打在豬肉上,肉看起來分外鮮嫩,可是拿到普通燈光下,肉的顔色就不一樣了。陳先生覺得需要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美顔燈”下挑選豬肉一定要擦亮眼睛。

>>市民反映

肉店的燈不普通

燈光下無法辨認肉顔色

陳先生說,自己經常買肉,最近發現,很多肉店、肉攤的燈光都不是普通燈光。

“一般的超市、店鋪,都用的是照明的白光,但是肉店、肉攤以及超市的生鮮區,用的燈光都是紅色的。這些燈發出的粉紅色的光,打在肉上,肉的顔色都是粉紅、鮮亮的,看上去很紅很新鮮,但是拿出去之後就會發現,根本不是紅燈下的顔色。”陳先生說,紅色的燈光打在肉上面無法辨認出顔色,如果是不新鮮的肉和注水肉也會變得顔色很好看,顧客根本就無法辨認,他認為這樣的做法對消費者是一種迷惑。

陳先生說:“雖然說我還沒有因為這個燈買到質量有問題的豬肉,但是我還是希望提醒消費者,在這種燈光下選肉,要更加擦亮眼睛。”

>>記者走訪

走訪十餘家肉店

均使用了紅光燈

8月14日,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西安城南十餘家肉店、肉攤,看看陳先生所說的情況是否存在。

在高新區紫薇田園都市的一家冷鮮肉專賣店,記者看到,确如陳先生所言,鮮肉的上方懸挂着一排發着紅色燈光的吊燈。這些燈的燈罩為紅色,光源為LED,圓形發光點呈環狀分布,紅白相間。而被紅色光線照射的肉品也甚是“紅潤”,就連白色的脂肪也成了紅色。

記者近距離觀察案闆上的鮮肉,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這些肉的色澤都很鮮紅,就像加了一層新鮮的濾鏡,看不出有什麼瑕疵。記者挑選了一塊五花肉,購買之後拿到幾米之外的自然光線下,才發現這塊肉的顔色并沒有這麼紅,瘦肉的部分是淡紅色,脂肪的部分是白色。同一塊肉,在紅光燈下的顔色和自然光下差别很大。

随後,記者來到城南一家社區便利超市的鮮肉區,發現該便利超市的其他貨架上方使用的是白光燈,但在冷鮮肉區域,使用的卻是紅光燈。

在位于長安區郭杜的朱雀農産品批發市場内,記者走訪了多家肉店,發現“紅光燈”基本上是“标配”,每一家肉店的貨架、案闆上方都懸挂着紅光燈;還有部分商家在案闆上方安裝了一排紅光燈吸頂燈,紅光一照,案闆上的肉全是紅色的。

15日中午,華商報記者來到西部大道一家大型超市,豬肉區的燈并不是紅光燈,是普通的白光燈,但是在牛羊肉區,又見到了紅光燈的身影。

記者詢問了幾位肉店的老闆,為何要在肉店安裝紅光燈?一位老闆這樣回答:“人為什麼要化妝呢?就是為了更好看嘛。紅光燈一照,肉的品相更好,更吸引顧客,用紅光燈也沒什麼害處,為啥不用?”

紅光燈叫“生鮮燈”

在購物網站很暢銷

那麼,這種紅光燈到底是何方神聖?華商報記者和幾個攤販交談中獲悉,這種紅光燈叫生鮮燈,燈具城或者購物網站很容易就能買到,光源分很多種,“不是隻有紅光燈,紅光燈是給肉類使用的,還有其他顔色,針對不同的食物,都有不同的顔色。”

華商報記者打開購物網站,搜索“生鮮燈”,出現商品結果數千件,單價大多為20多元到100元以不等。華商報記者找到一款月銷量上千件的生鮮燈,點開頁面,宣傳語直接寫着“專為生鮮超市設計,賣相好,生意更好”。

記者向店家咨詢,什麼商品使用哪種燈?商家回複說,生鮮燈有幾種顔色的燈源可選擇,适用于不同場景和不同食材。

淡紅光源用于鮮肉類,可以增強鮮肉新鮮感和美化外表。

暖黃光源用于熟食和糕點,可以增強人們食欲;用于水果,可以增強水果成熟度。

綠光源用于蔬菜,可以讓葉菜更新鮮。

藍光源用于海鮮,讓水産更有鮮活力。

還有中性光源,用于幹貨區,使堅果等食材更有光澤度。

商品評論區,有買家評價:“生鮮燈”的照射讓食品看起來更鮮豔、更新鮮,連帶着店鋪生意都比之前好了。

>>市場管理

方光線非産品質量問題不做統一要求

給售賣的商品加上一層好賣的“濾鏡”,這種做法符合要求嗎?管理部門是否會幹涉?

記者就此事詢問了朱雀農産品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隻要商家售賣的産品質量沒有問題,對于他們店内使用何種燈光,市場管理部門沒有理由幹涉。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生鮮燈”本質上是一種冷光源照明燈具,不會散發熱量加速食物腐敗,或者影響其質量。不過,目前行業内對“生鮮燈”缺乏對應的标準和設計規範,不同廠家在照度、亮度、色溫、顯色指數等指标上沒有統一規範。

>>律師說法

經營者有義務向消費者提供真實、全面的商品信息

那麼,是不是如陳先生所說,商家這樣的手段涉嫌欺詐呢?華商報記者就此采訪了陝西稼軒律師事務所的王舒律師。

王舒律師認為,對于這種給豬肉打紅光的“光學營銷”手段,目前尚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予以禁止。但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及第二十條的相關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而經營者對其向消費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有确保真實、全面,且不做虛假或者引人誤解宣傳的義務。

因此,雖然法律不禁止“光學營銷”,但如果經營者試圖通過此種營銷手段,達到掩飾商品缺陷、隐瞞商品質量瑕疵的目的,緻使消費者權益受損,就觸及到了法律的底線。 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