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隻!
武漢上空飛過一群老鷹
形成了“鷹柱”與“鷹河”的
罕見景象
“鷹柱”與“鷹河”極為壯觀
今年9月24日,100多隻從北方飛往南方越冬地的老鷹從武漢市上空飛過。它們成群結隊地在空中盤旋飛舞,形成了極為壯觀的“鷹柱”與“鷹河”等奇特景象。
視頻拍攝:通訊員楊睿
專家稱,市民所說的“老鷹”,其實是鷹、雕、隼、鵟等猛禽的俗稱。當猛禽數量極多,且它們在同一時間段内集體出現在空中某一個較小的區域内時,才會形成被人們稱為“鷹柱”與“鷹河”的罕見景象。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顔軍介紹,9月24日早晨,協會的會員楊睿前往武漢市天興洲實地調查野生鳥類的分布情況與生存現狀。
當天上午10時許,楊睿在天興洲觀鳥時,驚喜地看到有100多隻老鷹成群結隊地朝天興洲上空飛來。這些老鷹應該是從北方飛過來的,它們正在朝其南方的越冬地飛翔。
成群猛禽在天空飛翔。通訊員楊睿 攝
楊睿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時說,這100多隻老鷹在天興洲上空盤旋飛舞,停留了近半個小時。有一段時間裡,這100多隻老鷹在上升氣流的托舉下越飛越高,竟飛到了數千米高空中,形成了一根由活動老鷹構成的、極為壯觀的“鷹柱”。還有一段時間裡,這100多隻老鷹排成比較密集的縱隊隊形朝前飛行,形成了一條由老鷹組成的奇詭“鷹河”,緩緩地在天空中移動。
楊睿稱,他清楚地看到,當天出現在“鷹柱”與“鷹河”中的猛禽,以鳳頭蜂鷹居多,還有少量的鵲鹞與燕隼。
燕隼在飛行。通訊員楊睿 攝
喻家山、龍泉山及八分山等地
也觀測到過境猛禽
長江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在今年9月24日當天,武漢市觀鳥協會的其他會員也分别在喻家山、龍泉山及八分山等地觀測到了數量較多的過境猛禽。
另外,在今年9月27日,極個别幸運的市民也在武漢地區目睹了平日裡難得一見的“鷹柱”與“鷹河”奇景。
鵲鹞在飛行。通訊員楊睿 攝
鵲鹞在飛行。通訊員楊睿 攝
顔軍介紹,在鳥類學中,并沒有“老鷹”這種鳥。鷹、雕、鵟、鸢、鹫、鹞、鹗、隼、鸮、鸺鹠等鳥類,均是猛禽。市民們所說的“老鷹”,其實是這些猛禽的俗稱。
猛禽都是掠食性鳥類,靠吃其他小動物為生。很多猛禽是候鳥,夏天,它們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繁殖後代;冬天,它們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
春天,它們由越冬地向北返回繁殖地;到了夏末秋初,它們又由繁殖地往南方的越冬地遷飛。在遷徙途中,猛禽飛累了也要回到地面上找地方休息。在吃飽喝足、恢複體力後,它們才會再次踏上征程。
鳳頭蜂鷹在飛翔。通訊員楊睿 攝
顔軍說,據觀測,遷徙時從武漢市過境的猛禽,其越冬地與度夏地相隔遙遠,直線距離可達四五千公裡之遠。它們的越冬地,一般在我國南方地區、東南亞國家與地區及印度等地方;其度夏地則往往在我國東北大小興安嶺、内蒙古草原上。還有部分猛禽會去到更北的地方度過夏天。
愛鳥護鳥
希望市民們
不要打擾過境的猛禽
長江日報出品 采寫:記者陳其雄 視頻:記者陳其雄 通訊員楊睿 制作胡勝
來源: 長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