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當我們聊到印度的時候,經常會發生一個感慨,印度人這個生活太乏味了,因為有的民族不吃豬肉,有的民族不吃牛肉,甚至有的民族什麼肉都不吃。
那你說啥肉都不吃,你這個怎麼飽口腹之欲,印度有些民族有這樣的習慣,我國的各個民族其實也有。
比如說談到狗肉問題,有的人經常說,我們知道東北很多城市,有很多狗肉館很棒,是不是這個滿族人愛吃狗肉,因為大家知道滿族的發源地在東北。
其實這是個錯誤,滿族人恰恰不吃狗肉,常年生活在東北的朋友們都知道,朝鮮族愛吃狗肉,朝鮮族的特色菜就是這個狗肉火鍋,而滿族人恰恰是拒絕吃狗肉的。
那麼講到這有的人就要問,為什麼滿族養成了不吃狗肉的傳統,這和印度的民族一樣是宗教原因嗎?
恰恰不是,其實滿族人不吃狗肉這個傳統,沒有太長的時間,咱們知道滿族的祖先是女真人,南宋時期差點把南宋打亡國。
今天的曆史文獻告訴我們,那個時候女真人不但吃狗肉,還經常把狗皮做成衣服,那麼滿族人不吃狗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相傳大概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從努爾哈赤時候開始,努爾哈赤有一次跟明朝作戰,被人逼到了一個叢林之中,明軍士兵點起火把來,要把這個努爾哈赤燒死。
多虧努爾哈赤的愛犬幾次三番跑到旁邊的小溪之處渾身沾滿水,再跑到努爾哈赤的藏身之處,用這個水浸濕努爾哈赤身邊的這個草木,結果努爾哈赤在大火之下得以存身。
由此努爾哈赤就特别感激他這個愛犬的救命之恩,所以告訴族人從現在開始,狗就是我們滿族人的朋友,任何人不能再吃狗肉了。
還有一種說法,說滿族人不吃狗肉源于皇太極的一個命令,皇太極登基之後,滿洲人雖然還沒有攻破山海關,但是在整個東北已經似模似樣了,有自己的首都。
就是今天沈陽當時叫盛京,大量的滿族人已經結束了這個遊牧的生活,從這個遊牧民轉化為了城裡人居住在盛京之中。
這個時候就有滿族大臣,跟這個皇太極提議,說咱們當年遊牧民族的時候各家都養馬養狗,還不少養養個五六條,既看家護院,又能平時當個消遣。
可是咱們這些老百姓,從這個遊牧民轉化成城市居民之後,你在城市生活中養狗,而且養狗多這個就不太好了。
每天都能聽到這個狗叫,而且狗随時随地這個尿尿拉粑粑,把咱這個城市弄得烏煙瘴氣,太不好了。
咱們既然從這個遊牧民,轉化成城市居民了,這個生活習慣就得修改一下,于是在這個大臣的建議之下,皇太極給了一條行政命令。
說從現在開始,每家每戶隻能養一條狗,多餘的狗你要麼給殺了,要麼趕快給牽走,否則咱們這個生活太不甯靜了。
生活在城市中,咱們确實有這個感覺,你要真是說一個城市上千萬人口,養了三四千萬條狗,那你這個城市簡直沒法待。
就這樣在皇太極的命令之下,狗慢慢脫離了滿洲人的生活,以往那平時遊牧民生活是一定要養狗的,那把這狗殺了吃肉,皮做衣服很正常。
後來養狗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大家提到旨意,皇上說不讓再養狗,可能大家都感覺到是不是這個皇上對狗不太喜愛。
所以慢慢的滿族人就養成了這個不吃狗肉的習慣,而這個習慣呢跟宗教無關,跟文化傳統也無關。
甚至有很多還是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滿族人,人家正常吃狗肉完全沒有任何避諱的,您身邊有沒有滿族的朋友呢,可以問問他,他的家裡吃不吃狗肉呢?
原作者:李承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